“大丈夫一言九鼎,决不食言。”中年人说道。
他料想这么多古玩高手都不识货,你一个年纪轻轻的毛头小子能有几把刷子。
旁边的人也摇摇头,一个毛头小子,在古玩市场这么面生,能有多大本事儿。
旁边的那些摊位老板心中暗喜,来了个二球货,待会儿说不定能从他身上忽悠一些银子。
更多的人则是等着看戏,到底是这个中年人吃得准,还是这个小伙子厉害。
秦天缓缓说道:“刚刚那位老师说的几件我就不重复了。”
随后,他拿起一个物件,淡定自若地说道:“这是一个仿造中国汉、晋时期的青铜器。又名香薰、薰炉。”
中年人眯眯眼,说道:“算你小子说对了,你倒是说说它的用途。”
秦天微微一笑,你这是要考我么,有了丹田里的信息,这难得住我。
只见他装出一副深沉的模样,高深莫测地说道:“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所以又叫博山炉。
“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博山炉初为铜质素面,后随工艺技术的发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错金、银。博山炉流行于汉代,后世亦曾使用并仿制。有名的博山炉有出土于sx省兴平县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出土于hb省mc县的错金博山炉。”
众人纷纷对秦天精彩的解析拜服,没想到这年轻人学识如此渊博,难道是哪个古玩世家的公子,从小受到了这方面的培养?
中年人还是不服气,怼道:“你说我这个是仿制的,你倒是说出个年代。”
刚好,丹田的信息有,秦天照搬过来,胸有成竹地说道:“我看嘛,这玩意儿是唐代的。”
一位老先生接过博山炉,仔细一看,点点头,说道:“这小伙子说得没错,根据我在古玩界浸淫多年的经验,这炉子就是唐代的。”
旁边的人也起哄道:“你倒是说这对不对啊?”
中年人点点头,竖起大拇指。
他拿起另外一个物件,说道:“既然这个你都认出来了,那这个应该也不难。”
秦天点点头,说道:“铜獬豸熏,也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的,年代是清朝。”
加上前面那个人说的三件,秦天已经认出了五件。
围观者说道:“已经五件了,可以半价了。”
中年人说道:“既然你这么厉害,有本事说出这是干什么的?”
只见他拿出了一个铜圈,炫耀一般递给秦天。
秦天摇摇头,淡然一笑,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无非就是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其为护身符。”
旁边一人对护身符很感兴趣,问道:“护身符这怎么说?”
秦天答道:“相传药王孙思邈有次进山为人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但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拿起担草药的扁担准备搏斗。
“这时,他发现老虎伏在地上并不追扑他,只是张开大口猛喘粗气,孙思邈发现,老虎的眼中露出哀求的神色。
“出于职业敏感,他带着惊奇走近老虎,看到老虎的喉咙被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又怕虎兽性发作咬断自己的手臂。
“正在犹豫时,忽然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从猛虎口中顺利取出兽骨。被治愈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随后转身而去。
“此事传开,江湖行医的人们纷纷效仿,铜圈便成了外出时必备之物,后人逐渐将铜圈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可以作为行医标志,二来是因为孙思邈用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们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众人恍然大悟,这小伙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被连续打了脸,中年人还是不服气,指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说道:“这个呢,这个你答出来,我给你一折!”
那胸有成竹的气势,仿佛笃定了众人没人认识这玩意儿。
秦天看了看,心中了然,原来这中年人还有点小狡猾,在上面动了手脚,将一个物件拆分成了两个。
秦天拿起旁边的一把小秤,说道:“如果只有你指的那个物件,可能一般人很难辨别,但是要是把这个戥秤放进去就明了了。”
中年人大骇,这年轻小伙子也太厉害了,一眼就看出了名堂,今天是栽了。
果然,秦天放进去之后,严丝合缝。
他说道:“这个是合在一起的,叫戥子,学名戥秤。你刚刚把秤取出来,就是麻痹大家,让大家不知道这个盒子是干什么用的,是不?”
围观者明白后,纷纷笑道:“老哥,你也太狡猾了,要是不懂用途的,打死也猜不到这玩意儿是来放秤的。”
秦天继续解说:“这个戥子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戥杆重一钱(3.125克),长一尺二寸(400毫米),戥铊重六分(1.875克)。第一纽(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最大称量)一钱半(4.69克);第二纽(中毫),末量一钱(3.125克);第三纽(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这样的称量精度,在世界衡器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种戥秤设计精美,结构合理,分度值(测量精度)为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
听秦天说得离奇,众古玩爱好者都感到汗颜,居然这种收藏价值极高的物品,他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