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揭榜从军,愿效古之李广、樊梨花
作者:神叨叨的山鸡      更新:2019-09-09 06:09      字数:2321

“嘿!嘿!

大家加把劲啊,

国公殿下都看着咱们呢,

可不能显得大家都没吃饭哈!”

一处庭院中,几名大汉正大汗淋漓的向室内搬运着一大块冰砖,领头的大汉一边吆喝着,一边卖力的指挥人们把冰砖向室内搬去。

庭院之中,几名侍女打着由内务府赶制的一顶明黄色的遮阳伞下,吴潇正双手背负静静看着正在劳作的人们。

巴库的夏季还是比较炎热的,虽然没有温度计等装备,但是凭着前世的经历,吴潇断定此时的气温不会低于38度,这才是刚刚不足十点啊,心中有些叹气的看着庭院内那有些稚嫩的树木们,连个遮凉的地方都没有。

挥挥手,示意侍女们去给大汉们打一打伞、遮遮凉后,在大汉们纷纷叩首谢恩的颂词中,吴潇在张卓的陪同下回到了屋内。

“等下就让他们先把冰砖放在这个铁槽内吧。”

指了指摆在屋内正中的一面铁制槽具,吴潇吩咐着,所幸那些赎回的华夏匠人中间,有人掌握了制冰的方法并敬献给了吴潇,要不然吴潇也不能享受到这唯一的清凉。

待大汉们将冰砖放置完毕并谢恩离去后,吴潇从张卓那里要了把匕首,拿起匕首使劲的在冰砖上砍下来几块碎冰,挖出一个比较浅的圆洞后,吴潇将茶杯放置在了洞中,给自己做了一杯冰镇凉茶。

.轻轻地抿了几口茶水,感受了一丝冰爽时,只见门外的一名侍卫给张卓耳语一番后,张卓面露喜色的走到吴潇面前汇报道:

“殿下,

刚接到通传。

今日一早,在朱雀门处,

有一自称陇西人士,名叫李天若的男子揭掉了招贤令!

随行的还有男子的妹妹,名叫李有情。

据男子自述,自小习读各种兵法并擅长弓骑之术,

从陇西一路走来,更是熟悉沿途各国风情,

据内务府派去的验试官员核查,该男子确实是如其所说一般。”

在推出招贤令时,为了防止有滥竽充数、鸡鸣狗盗之辈混入,吴潇专门委托华生从文教司那里组织了一批验试官,专门用来测试前来应贤之人的真才实学,这些验试官都是由吴潇治下目前那些才能最高的一批人来兼任。

听说已经经过了验试官的核查,又是从华夏万里而来的陇西人士,吴潇不由得点点头说道:

“陇西李氏?

若是真的话,想必确实如其所言熟读兵书并善弓骑之术,

从学于家世的话,也许是李信、李广一系的后裔吧。”

将杯中冰镇茶水饮尽,重新倒上一杯并置于冰砖上,吴潇感受着腹中的那股清凉,问道:

“今日朱雀门的告示官是何人啊?

另外三门可有揭榜者?

这个李天若兄妹二人到了何处了?”

“回禀殿下。”

听到吴潇询问,张卓回道:

“今日朱雀门的告示官为巴库学院的学子,名叫李破虏。

除朱雀门外,其余各门并无揭榜者。

至于李天若兄妹二人,由李破虏陪同,正在内城城门处的候客亭中等待您的召见。”

由于内城中并无太监,除随身侍卫外,一应服侍、杂役人等皆是女子,身为内务府总管的吴巴,以内外大防的名义,专门营建了这座候客亭,说是亭子,其实是一个包含亭子在内的没有房门的开放式建筑,所有需要进入内城的男子,除了之前运送冰砖的有任务在身的内务府人员外,其余男子,包括打算觐见吴潇的官员,在未得到允许前,都暂时在候客亭中等待。

“已经在候客亭了啊,

那你就亲自去一趟吧,

把这个李天若兄妹二人请过来吧,

顺便把李破虏也叫来,我考考他最近学识如何了,

马上就要出征,身边还缺个合手的文书啊。”

望着领命而去的张卓,吴潇不禁起了一丝别样的心思,补充说道:

“这个李天若的学识已经由验试官核查过了,

不过他自称弓马娴熟,

能够万里之遥而来,相比马术是没得说的,

至于弓术嘛,我觉得你可以先试上一试,

顺便也可以跟他切磋一下刀剑等近战之术。

说起来,他是陇西人士,你是甘陕人士,

算得上半个乡亲,切磋一下也不错嘛。”

......

候客亭的亭子内,李破虏正带着李天若和李有情两人坐于亭中,一边饮茶一边闲聊着什么。

“真的没想到,若不是李公子亲口所说的话,

我实在是无法相信有情竟是一位女子啊。

女中豪杰,失敬失敬。”

说罢,李破虏以茶代酒敬了李天若二人一杯。

“贤弟不必如此,

我们兄妹二人即已揭榜,

自然当以真面目示人,

我妹若仍是以男子名义相见的话,

反而显得我们兄妹下乘了。”

李天若将茶水一饮而尽说着,而李有情却杏目微皱道:

“破虏贤弟,

我有情虽是女儿身,

但自幼与我兄长一同熟读兵书,

至于弓马之术同样娴熟,否则也无法行此万里之路。

沿途所见所闻让我们兄妹二人感触良多。

幸得今日见此咱们汉人张贴的招贤令,

遂行此揭榜之事,惟愿能从军一场,上场杀敌!”

言未说罢,兄妹二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后说道:

“贤弟,

我兄妹二人可是出自陇西李氏,

正是李信之后,今日揭榜从军,

我李天若愿如先祖信、广一般,辅佐汉国公开疆扩土!”

“我李有情,愿如樊梨花、穆桂英一般,建功与疆场之上!”

十四岁的李破虏,虽然自小也经历过颇多的磨难,但更多的是在如同养父一般的华生教导下,以习文为主,从未学过武艺,此时,见二十四岁的李天若和二十岁的李有情两人,竟有如此厮杀与疆场之上的豪情壮志,不由得内心钦佩道:

“且让小弟再敬二位一杯!

能有两位大能前来辅佐国公殿下,

华夏必能在这群狼环伺之地,

再创神州盛世!

干杯!”

一时之间,候客亭内杯声四起,一幅觥筹交错好不热闹的景象。

正当此时,却听得脚步声想起,伴随着一人大喝道:

“好狂的口气,

竟自比李广、樊梨花等先贤!

也罢,

且让我来试试你们的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