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锻炼团队推演能力
作者:大江东      更新:2019-10-01 10:59      字数:3348

张泓的第一次爆粗口逗笑了赵城,赵城煞有其事的问道:“感觉很惊讶?”

“不,我是被你的追根溯源所惊叹。厉害。还有吗?”张泓想听更多的东西。

“有啊。我们去查找卫瓘所有的信息,赫然发现,卫瓘的儿子卫恒是参与当时一本古书籍的修复和文字的科考工作的。而这本书叫做《竹书纪年》。”赵城的话让张泓的眼睛瞪大。

“《竹书纪年》!那不是甲骨文……”张泓讶异的看着赵城。

“对啊,甲骨文的发现,那个时候很多人叫做蝌蚪文。卫恒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做《四体书势》。我们也知道晋朝是非常崇尚书法的,这《四体书势》堪称书法界的百科全书。那么,王羲之作为书圣,能不看《四体书势》?”赵城询问道。

“当然得看了,而且认真看。”张泓想也不想的说道。

“对,当然得看了,尤其是卫家,姓卫的书。那么,我们来整合一下王旷的家族,五代以内的家族。”赵城开始给张泓进行总结。

“好的。”张泓点着头,迫不及待的想要等赵城说完。

“我让我的团队去查找王旷的时候,查找了王旷的母族,惊讶的发现,王旷和司马睿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夏侯氏。之后,我们好奇夏侯氏的渊源,就去查王旷的母亲夏侯氏的母族,结果发现王旷和司马睿的姥姥是羊氏。”赵城顿了顿继续说下去。

“当我们看到王旷和司马睿的姥姥是羊氏之后,我们去查了羊氏的母族。这个时候发现羊氏有个兄弟叫做羊瑾,有个姐妹嫁给了王乂。至此我们知道王旷和司马睿的舅舅就是王衍。同时查找羊氏的堂兄弟,发现羊氏的堂姐是司马师的续弦妻子羊徽瑜,堂哥是被羊耽养到大的羊祜。”赵城裂开嘴笑的很开心。

“根据这些信息,发现司马师、羊徽瑜、羊祜、王乂与羊氏、夏侯庄与羊氏是一辈的人,而为了查找羊氏和羊徽瑜的母族,由往上走了一层。这个时候发现……羊氏的母亲是辛宪英,羊徽瑜的母亲是蔡氏。而蔡氏……”赵城笑起来,看向张泓。

“蔡氏是蔡邕的女儿,是蔡文姬的亲姐姐,而蔡氏嫁给了羊衜,蔡文姬嫁给了卫仲道。所以蔡氏和卫氏跟王旷本来就有渊源?”张泓顺着了解下去。

“没错,按照王旷母族是这样的。但是,少了王羲之母亲那一支子,对吗?”赵城笑起来。

“等等……王羲之母亲姓什么?”张泓感觉卫仲道这个人不简单。

“特别有意思……姓……卫!”赵城一字一顿的说下去。

“卫!”张泓傻眼了,“姓卫!卫烁的堂姐妹?”

“对啊,所以……为什么卫烁教王羲之?那可是卫烁的外甥啊。”赵城点着头。

“这个卫氏是谁的女儿?”张泓想要弄明白。

“这个查起来就废了一点力气,但是好在,我们找到了一点线索。”赵城笑起来。

“是什么?”张泓好奇道。

“我们去查找卫瓘的儿女,发现次子卫恒是兰陵贞世子,这个封号……有些意思,我们都知道曹魏之时,多以王爵嫡长子为世子。长子卫密被杀之后,活着的时候只给了爵亭侯的爵位,而卫瓘平反的时候,世子的称呼给了次子,而且卫瓘终其一生也不是王啊。”赵城笑起来,“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确实,卫瓘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孩子没有机会做世子才是。而且翻遍史书,也不见贞世子是什么意思,也没有贞世这个词汇。”张泓点着头。

“所以,卫恒到底是何许人?为什么次子是贞世子?不觉得有意思吗?”赵城笑起来。

“很有意思,确实这个称谓超乎寻常。”张泓也不得不感慨。

“再看看三子卫宣,卫宣是卫瓘儿子里面最出色的,娶得是司马炎的女儿,驸马爷。可是司马炎的岳父去诬陷卫宣,导致夫妻二人和离。和离之后,司马炎主持婚事,想让卫宣和女儿复婚,可是复婚的当天,暴毙而亡。卫宣死后也没给追赠的说法,这又是……为什么?”赵城循循善诱的说道。

“这也是个问题。对啊,为什么呢?”张泓也陷入疑问之中。

“好,我们再来看另外两个儿子,卫岳和卫裔,提也未提,连官职都没有,这很奇怪,不是吗?”赵城询问道。

“非常奇怪。”张泓点着头,“那卫瓘他的女儿呢?”

“卫瓘的女儿,历史记载是差点嫁给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衷的,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后来被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去嗲了。那么问题来了,卫瓘的女儿没有嫁给司马衷,那么卫氏女去哪里了?”赵城询问道。

“卫氏女……没有记载吗?”张泓一脸疑惑。

“史书只是记载了卫氏女通过卫瓘的一些故交,平反了冤屈,卫恒得到了兰陵贞世子的追赠。那么……为什么呢?”赵城笑起来。

“那么卫恒是不是问题的关键?毕竟卫恒有《四体书势》,这个也许是文字上的成就。”张泓似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去查卫恒这个人。后来我发现……卫恒他的家世很不一般啊。”赵城笑了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张泓好奇道。

“我们看卫恒的妻子,卫恒的妻子是王氏。而你知道王氏的父母是谁吗?”赵城笑起来。

“谁啊?”张泓隐隐觉得答案呼之欲出了。

“王浑和钟琰的女儿,你知道历史上有姓名的女人,都是了不起的女人吧?”赵城说道。

“这个知道。钟琰……姓钟?钟繇的后人?”张泓一脸诧异的问道。

“就我所知,钟琰是钟会的之女,钟繇的孙女。你知道,王羲之喜欢钟繇……”赵城点拨到。

“难道说……卫氏……是王羲之的妈妈?!”张泓不可置信的看着赵城。

“我和我的团队也是这么猜测的,所以去查证据。结果发现……”赵城笑眯了眼。

“发现什么?你快说呀……”张泓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浑和钟繇一共生过的子女有王尚,封关内侯;王济,跟石崇斗富的第二人,铜钱铺路的那位奢侈巨富。”赵城笑眯了眼,“跟王恺与石崇斗富珊瑚有一拼。”

“啊……他呀……有影响,还有呢?”张泓好奇道,“还有其他的吗?”

“其他的,有王澄和王汶,而王澄也同时有个重名的,是王衍的亲弟弟,你觉得是不是很有趣?因为王敦杀王澄,这个王澄到底是王浑的儿子,还是王衍的弟弟?”赵城笑着看向张泓,“科长是不是觉得过于巧合了?”

“是啊……提到王澄和王敦,我还想到了一个关键的人呢……那就是卫玠……难道……”张泓眨了眨眼。

“中国四大美男子,宋玉、潘岳、卫玠、兰陵王,其中看杀卫玠的卫玠就是卫恒的儿子……”赵城歪着头,喝下一杯酒,看向张泓,“是不是……太巧了?”

“卫玠!卫恒!这太巧了吧?”张泓不可置信的说道。

“对啊,就是这么巧合。这个时候我们看王浑和钟琰的女婿都有谁。”赵城继续说下去。

“嗯,好。”张泓兴致勃勃的听下去。

“大女婿和峤,二女婿裴楷,三女婿卫恒。这三个女婿恰好和峤、裴楷、王济都被潘岳骂过,而且是刻在石柱上骂的。不觉得有点意思?”赵城笑起来。

“或者说潘岳与和峤、裴楷、王济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张泓好奇道。

“这个就无从得知了。但是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卫恒是卫瓘的次子,发现了蝌蚪文,修复了《竹书纪年》,写作了《四体书势》,妻子王氏是王浑与钟琰的女儿,而钟琰是钟繇的孙女。所以严格来说,卫恒是钟繇的重孙女婿,还是卫瓘的儿子。所以卫瓘……钟繇……都有了……”赵城笑眯了眼。

“卫瓘……钟繇……都系在了卫恒的身上,而卫恒是卫瓘的次子,时候追赠兰陵贞世子……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卫氏女是卫恒的姐姐,那么卫氏女应该是继承了其父卫瓘的文笔,卫氏女跟卫恒之妻,也就是卫氏女的弟妹切磋钟繇书法技艺也是可能的。所以这个时期……卫氏女学会了卫瓘和钟繇两种书法技巧?”张泓跟着赵城找到的信息开始总结。

“大概是这样。”赵城笑起来。

“假设卫氏女会钟繇和卫瓘两种笔法,王旷又是继承了蔡邕的笔法,所以王羲之从父母那里继承了钟繇、卫瓘、蔡邕的笔法就成立了。而证明卫氏女嫁给了王旷的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卫恒的追赠上,那个兰陵贞世子的名号上。这个名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张泓疑惑起来。

“如果拆开去看,确实没什么意义,最多是卫瓘位列三公,儿子继承世子之位。但是卫恒是次子,这不太对。所以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赵城笑起来。

“是什么?”张泓好奇的问道。

“贡献特别大,给的特殊加冕。而能有特殊贡献的,只剩下《竹书纪年》和《四体书势》,而贞又有光明和正统的意思,也许卫恒是因为参与《竹书纪年》修复而给了敕封。如果真是这样……”赵城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