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找上门来了
作者:小藤萝      更新:2019-10-06 10:01      字数:2017

这五万兵力光是调过来都花了三天的时间,这还是南平国四分之一的兵力,可见苏青是下了大工夫的!但是金国已经损伤了一万多的兵力,他们对于南平国商议的盟约,他们吸引火力,南平国在后面包抄的战术已经不信任了,也开始消极应对,大渝的兵力一来,他们就跑,等大渝士兵疲软了,他们又反过来追,双方都不再损伤兵力了。

而慕容琦玉最后的一封信,成了南平国和金国信任崩塌的最后一根稻草,信里明明白白的写着,若是南平国能主动退兵,不再与金国结盟,往后狼头坡的小马驹将每年赠送南平国一千头。苏青看到信觉得好笑,他要这些马驹做什么?南平国物资丰饶,其国土上水脉众多,士兵大多都是要求水性极好的,至于战马嘛,也就只有与大渝接壤的这片边境上的将士用得上,每年的战马光是他们本土的就已经绰绰有余了,哪里还需要大渝给他们输送。

他看完信之后便又照着惯例把书信焚烧了,而这消息传到金国将领的耳朵之时,他们再也坐不住了,气得把苏青和南平国过往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再也不理睬南平国的任何消息。

见金国没有再打的意思,欧阳焕便将全部兵力转向苏青大部。萧家军士气满满,早在在慕容琦玉来到北境的时候,便已经明白告知于他们,若是能助他在北境站稳脚,为他日后回京做好准备,他在回京之后便会给与他们丰厚的报酬。欧阳焕来到北境之后,他们更是知道如今是釜底抽薪背水一战了,没有任何退路了,他们卯足了气跟着将领们拼杀。

而粮草方面,从青云县往北的地区这些年都是萧家军的势力范围之内的,京中的剧变也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朝堂的更新换代总容易引起人们的惊慌,特别是在还有战事的情况之下。大皇子他们是没有印象的,但是太子爷他们确是有所耳闻的。去年在北境遇难的时候,他不顾危险,只身一人去南平国当人质换来了帮兵,这样的家国大义怎么不感动人。相对比,他们更推崇太子爷,更希望他能登上帝位,所以在当地的州县官员带领之下,他们也纷纷拿出自己的钱粮来支援萧家军,支持慕容琦玉。

苏青大部与萧家军大战了两天,双方都损伤惨重,苏青向金国将领求救,让他们趁机反扑萧家军,告知萧家军现在兵力不足三万,只要他们合力,必能将萧家军歼灭。

金国将领无动于衷,五里开外的萧家军驻扎地,仍旧每天烟火漫天,看着也至少驻扎了两万兵力。他们也知道两军交战,双方都损伤不小,而苏青告知他们萧家军还有三万兵力在他们那边,金国将领相信他们才怪!

此时太子爷书信一封去长宁县,命当地的官员管制着当时养马的百姓和马场主,把马匹都往南迁,连一个小马驹都不能遗落立马迁移!

金国将领得知长宁县的马被迁走了,趁夜追击上去。

太子爷早已派兵在半路等候,他们在狼头坡的半山腰上埋伏,以五十多只小马驹引金军上前来,然后近身痛击他们。大雄随后带着小部队在后方拦截他们,遇到有溃败下来的兵丁便上前歼灭。狼头坡山脚处有一狭窄通道,是撤退必经之地。大雄带领着士兵将金军的尸身重重堆叠在路口,直接将通道堵死。金军若是要通过这条通道,就必须从他们同伴的尸身上踩过去。通道长约百丈,堆砌的尸身被金军踩得肉沫横飞,残肢与血水流得到处都是。金军的士兵们有胆小的,恶心得把胆汁都吐了出来,双腿打颤直接跪倒在原地,而后又被后面不断退下来的士兵踩踏在原地,激起一阵哭嚎声在通道里回荡。大雄就站在通道面前,过来一个他便用长缨枪挑起,直接往通道里面扔,撞到了一片人,撞到了身后的一片人,又陷入踩踏与哭嚎的人间炼狱之中。

没了金军在前吸引萧家军的火力,苏青也准备赴死一战了。连着在小狼山县打了半个多月的仗,双方都筋疲力尽,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而京中,自打与欧阳焕立下赌约之后,毒蝎便回京将欧阳焕的情报告知大皇子。大皇子不信,他暂未收到任何战报,认为毒蝎这人听信欧阳焕的花言巧语,搅乱军心,在宫中当着许多官员的面斥责了他,并命他赶紧出兵围剿练兵营,三天之内,一定要让练兵营在京中消失!

官员们听见这话都心里暗暗打鼓,练兵营中的许多士兵都是他们沾亲带故的亲戚,自打听见要攻打练兵营的风声之后,他们的家中每天都有人来求他们周旋。在毒蝎出了宫门之后,他们便找到他,让他千万手下留情。

毒蝎也因为有着与欧阳焕的五天之约,所以也是慢腾腾的派兵。等到了第三日,在兵部的催促之下,才对练兵营佯攻了一次。崔晋带兵与他周旋了许久,战事持续了一天,双方损伤都不大,倒是把周遭的百姓们都吓得不轻,纷纷携妻带子逃离家园。

等到北境开战的消息传入京中,毒蝎便被派往北境去攻打萧家军。而崔晋则开始密谋营救萧老将军。

而此时的南境也与大理国陷入战争之中,沈崇之前的老部下当年也是骁勇善战的,在与大理国打了五天之后,兵部眼见他们占了上风,也派兵前去支援。

太子爷在北境抗击金国与南平国的夹击,而大皇子却在宫中准备趁着这时机登基,引得民众甚为不满,朝堂的许多大臣听闻太子爷的消息,也开始消极怠工,一面翘首盼着太子爷的回归,一面暗暗打探着圣上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