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舰艇从太阳系南部减速穿过外围的微星碎片。
这些碎片都是超新星爆发形成太阳系的时候没能合成行星或者卫星。
它们既没有被行星俘获,也没能摆脱太阳引力的星云碎片,属于柯伊柏带。
我们整个母舰艇由四部分组合而成,其中三部分分别由拉歌朗曰号,博利叶号,麦克思维号环绕而成,这三艘飞船都是科学家工程师们在海王星的基地里建造的。
三艘飞船都拥有曲率驱动与核聚变双动力系统,合成的舰艇最高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制动的最短时间能够达到63小时。
也就是说飞船从静止状态加速到百分之十光速或者从百分之十光速减速到零只需要不到三天时间。
三艘飞船环绕的中间一部分是我们与蓝星人在黑域里花费91天时间,用他们残骸组装的一个能够在低光速飞行的飞船。
他们称之为蓝星号,四部分构成了一个外表像飞碟一样的飞船。
蓝星号飞船容积最小,动力最差,装满了他们蓝星人的文明和基因,但里面的神经元计算机和反物质能量动力系统能够让整个母舰在低光速的黑域运动。
这四部分都可以任意结合或者解体,被称为母飞船,整个飞船合起来有一个小城镇那么大。
拉歌朗曰号舰艇从母舰艇中脱离出来,改为常规核动力,围绕着天王星外侧航行,同时派遣了小型飞船出来。
不久之后我跟随着研究人员搭载上了这艘名为特斯拉号的小飞船,沿着天王星上空飞行几百千米后登陆到了天卫四。
太阳系有很多行星,但是火星之后的星球要么是气态行星,要么是冰巨星。
星球内部环境变化比较大,气压不稳定,以前能源运用不成熟的时候,为了稳当起见,不会直接登录气态行星,而是先行登录在这些行星的卫星上。
这些卫星很多由冰体水和岩石构成,有些不错的卫星有大气,比如土卫六和木卫二。
有些卫星有地下海洋,比如木卫三木卫二。
有些内核和地幔之间存在着一层液态水,例如我们正准备登陆的天卫四。
天卫四上有岩石,建立在卫星上的地基就稳当,空间站也可以放置得久一些。
天卫四是离天王星最远的卫星,是质量第二大的卫星,也许也是这个原因,天卫四上面保留有空间站的遗址。
这个天卫四表面积728万平方公里,表面积展开也不够华夏大。
听他们说其它一些行星的卫星上也检测到有几个仍旧运行的空间站,只不过这个离我们运行的轨道比较近,而且这里的空间站接受到我们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就立马给我们反馈了,反馈信号比较强烈,于是我们就选择先登陆这个卫星。
一个经历100万年后的空间站,还能留下什么?
我带领着这群科学家踏上天卫四,名义上是我带领,实际上我和观光客差不多。
因为这些科学家对管理毫无兴趣,觉得管理人员浪费时间,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都不愿意成为管理者,推来推去,我才成为了舰艇上3号舱的舱长。
这艘舰艇上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没有科学天赋,没有感染弓形寄生虫的人。
这些科学家一心投入研究,除了学术上的交流,在人际关系方面简直毫无城府,对人类社会历史政治学一些文学研究几乎没多大兴趣。
这些人很容易成为那些蓝星人的工具,非常优秀好用的工具。
他们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曾经拥有的人类文明,完全忘却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完完全全投身于科学。
他们就像是以前互联网刚诞生时一群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除了网络游戏,其它东西都不感兴趣,我们曾经将这些人称之为网瘾少年。
当然了,以前在华夏的网瘾少年可是要送去进行电疗的。
现在这里不同,首先他们沉迷的是科学不是网络游戏,而且这里巴不得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为技术继续进步做贡献。
这群科学家是贪婪的吞噬者,所有自然科学知识都一律不放过,蓝星人也是学神级的人才,据说他们的记忆可以遗传。
可他们很快就达到了蓝星人文明的技术瓶颈,现在这艘飞船上的科学发展状态是,蓝星人不会的,他们也突破不了。
我们这个队伍本质上的带领者应该是赵大锤,我和他一同曾经是王大海的助手,据说他是王大海的发小。
他原来是一位天文物理和地质学家,只不过因为飞船上实验条件限制才与我成为王大海的助手而已。
天卫四上面很多岩石,飞船停在一个平地之后,一台挖掘机从小飞船里开出来。
我们根据他们提供的坐标,信号从不远处的一个峡谷位置发出,估计距离地面近2公里处。
空间站的入口已经因为长年的地质运动堵塞了。
挖掘机里伸出了几条触手管道,管道头像一条条蚂蟥一样将前方的岩石嚼碎成泥土排出来。
这台钻地的挖掘机器人很给力,半个小时就将这个这个入口给清理干净了,挖了一个两公里深的小洞,入口处出现了一个古老的电梯入口。
我们沿着这个古老的电梯进入空间站,电梯并不深,看出来这个这个空间站原来并不是一开始就建立在地底2公里深的,而是经过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和潮汐作用才到达那么深的。
果不其然,空间站里没有碳基生命的存在,仅仅是一些计算机和机器人。
密封的空间站里面还有一个微型核聚变供能系统,电磁波接受和发射系统,都属于低耗能的待机状态,这些机器人都处于宕机状态,供能系统也因为核聚变装置损坏而停止了运行。
我们的到来让它们活跃起来,一些机器人和计算机开始了工作。
“亲,您好,欢迎来到奥伯龙卫星,威廉32号空间站,我是天喵精灵,正在为您服务。”一台计算机还在工作,检测到我们的到来,在眼前亮出了显示屏,发出了声音,说的貌似是英文。
这就说明了这个空间站还是属于我们百万年前的人类文明建立的空间站。
“天喵精灵,信号是你发出的吗?”一个女子问道。
我认识她,她叫周淑仁,也是一名华夏人,负责飞船的对外通讯的通讯工程师副组长。
“是的呢!这边接收器检测到您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被您唤醒了呢!”
“天喵精灵,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是什么物种吗?”
“地球上面的情况不清楚呢?”
“人类是什么时候灭绝的?”
“不清楚呢,最后一个向我发起的通讯是在660250个地球年的时候,也就是514652个地球年前。”
“你知道地球上是什么情况吗?”
“请稍等,正在为您查询……”
“是这样的,你们人类在木卫二,土卫六以及天王星和海王星上面都有冷冻休眠舱,这边只是在这里负责接收和发射你们的信号,很多冷冻休眠舱的休眠时间极限都超过了休眠极限,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不清楚呢!”
看样子天王星这边也仅仅是一个信号站,这个人工智能智商还是比较低的,我们想要弄清还得去往木卫二。
我们在这些计算机里搜寻了一段时间后,我从周淑仁口中得知这个信号站还是当年主和派留下的一个空间站,建成于我们主战派与主和派战斗的时候,难道这百万年来人类的科技毫无进步?
哪怕是几十万年前地球在灭亡的,这几十万年来,科技也毫无进步?还有几万年呢?
这些时间足以让科学在升级到另一个层面上了吧?
然而这些科技居然还是停留在当初主和派科学研究的阶段。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我们离开地球后不久,地球上的人类就因为某种原因灭亡了。
至于那些其它行星上的休眠舱,估计是在灭亡之前就逃离了地球。
问题又来了,那么地球生物灭亡之后为何不返回地球呢?
“亲,欢迎下次光临哦!”天喵精灵说完之后陷入了休眠。
我们决定派一些机器人留在这里修理一下这个空间站,剩下的人离开这个天卫四,去寻找其它星球寻找幸存人类的痕迹。
经过商议,我们拉歌朗曰号的五百人号人前往海王星去唤醒上面的人类。
其它的几艘飞船将分别前往木星土星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