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黑山无青绿,近观紫岭层层波。
不知谁人修仙洞,来往行人驻足多。
何叹何悲有起落,奇特地貌解洒脱。
万丛山中独一味,挺首昂胸神气阔。
《紫山游》凉生-big聪
每每想起我写的这首诗,就能想起我与那放羊的老人坐在紫色的山包上,畅谈的一个民族小人物英雄的神奇而又奇幻的故事。
南宋末年,皇帝昏庸,加之朝中宦臣握权,贪财忘义,勾结金兵犯境,导致住在边境的百姓尝尝受到金兵的侵扰,当地的官员坐视不管,任由金兵烧杀抢掠,残害百姓,
俗话说,乱世自有英雄在。就在百姓已经对着南宋王朝不抱任何幻想时,一位大义凛然,一身正气的将军——岳飞,带着他的岳家军,惩强除恶,诛杀金兵,使边境的百姓迎来期盼已久而短暂的和平。失去希望的边境人民再一次被岳家精神唤醒,积极参加岳家军,精忠报国,随着岳飞南征北战,惩治四处作乱残害百姓的金军。
然而幻想总是容易破灭,短暂的几年后,岳飞被秦桧奸臣陷害,导致岳飞被皇上处死。消息迅速传开,边境的百姓得知心中的英雄死去,个个悲痛欲绝。而那蓄谋已久的金兵趁百姓悲痛之际,悄悄潜入城中烧杀抢掠,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报复。
金兵直直插入边境城中府衙,在任为官的赵玉杰,快速号召府内衙役,拼死抵抗,将大波金兵困在院中,为手无寸铁的百姓争取时间。为官清廉的赵玉杰,快速从后门逃出,指引四处逃离的百姓拼死逃出城外,躲在城外不远的山包上。
匆忙的逃离来到安全之地,赵玉杰和数名百姓站在山包上望去,只见城内火光重天,是不是传来百姓被残杀的叫声,众人脸上忧虑重重,完全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如何过下去。
深明大义的赵玉杰,看到百姓垂头丧气,快速爬上一大石上,激昂的说法:“乡亲们!抬起希望头来,不要丧气,如今我们的岳飞将军虽然被人陷害而死,可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还在,只要我们活着,定能将这肆无忌惮的金兵消灭。”
百姓听到赵玉杰的说辞,一壮士走出人群问道:“大人,我们只是一群手无寸铁,毫无缚鸡之力的农民,怎能将这蛮族消灭,你就不要骗我们了。”
赵玉杰一听,接过话反驳道:“不试试怎么知道,难道我们就任由他们宰割吗,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绽放出光芒后在死呢。”
壮士听了赵玉杰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呼声大喊:“伐金兵,保家园。”
壮士的一声呼喊,身后的百姓也被唤醒,一同与那位壮士和赵玉杰,共同呼喊着“伐金兵,保家园。”的口号。
赵玉杰见百姓激情被激起,止住了百姓的呼喊,叹了口气说道:“乡亲们,如今那金兵已经将城内霸占,我们以是无家可归,既然要随我赵玉杰一同讨伐残酷的金军,那就听我指挥可好。”
百姓奇口答应,赵玉杰也跳下大石,看了看脚下的土山,对着百姓说道:“如今我们逃出城外,但是金兵定会前来搜寻,我看了看,这土山土质刚硬,不如我们在这里挖上几口悬洞,好让我们有个安身之所,也让那金兵无处可寻。”
百姓一听,觉得赵玉杰所言极是,便遵循赵玉杰的指挥,在悬崖上挖开了洞穴。
足足一个月,质地坚硬的土山,被人们陡峭处开出一个又一个的方形洞口,随着赵玉杰吆喝,人们握紧垂绳,缓缓降落到洞口,小心翼翼走进另外一副世界的洞中,不由得佩服赵玉杰和那几位壮士辛苦付出而得来的成果,个个拍手叫绝,而赵玉杰完全没有享受百姓的称赞,不停的指引着百姓哪里道哪里是谁的地方。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困意的侵扰下,纷纷睡去。赵玉杰也拖着疲惫的步伐躺在土床上睡去。不知过了多久,正当他们睡得正香时,被洞外一阵阵吵杂声吵醒,只听有两人对话说道:“你不是说,你看到这里有大波的宋民吗?怎么不见了?”
“我也不知道呀!我今天早上还见来着,他们静静的坐在这土包后面,一个愁眉苦脸的。”
“那就奇怪了,那么多的人,不可能凭空消失了呀。”
“就是,这到嘴的鸭子还能跑了,四处找找吧。”
两人对话完毕,一阵匆乱的脚步在洞顶跑过,洞中的百姓个个屏住呼吸,生怕这金兵发现他们,而惹上杀身之祸。
脚步渐渐远去,赵玉杰坐在土床上陈思了很久。直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蹑手蹑脚的将几位健硕的壮士叫醒,静静的爬上洞顶,一路小跑来到了一队金兵的驻扎之处,趁着金兵不注意,潜入营中,将十几位金兵杀死,赵公明和几位壮士分工合作,将粮食,武器带回洞中,分发给瘦弱的百姓。然而,这一次的成功,更是证明了他的以小博大战术,只要洞中缺少了什么,便悄悄溜入金营将其带回洞中。足足过了一年之久,洞中百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城内的金军,被赵玉杰一伙搅和的整夜不能安睡,整日无精打采的。
这天,赵玉杰带着几位壮士,悄悄潜入城中,直奔那守城将军府中。在哪金朝将军刚睡下时,赵玉杰几人快速冲入房中,举起大刀向床上看去,就在他们刚砍了两刀时,房间的蜡烛突然被点燃了,只见金兵齐刷刷的从院外涌进来,个个手持利剑,虎视眈眈的对着赵玉杰几人。而那位将军也没闲着,就在赵玉杰几人惊恐之时,举起自己的大斧将赵公明几人手上之剑全部砍断。剑刃快速落地,金兵随声而动,将赵玉杰几人扣押,带到正堂。
金朝的将军快速穿好衣服,来到赵玉杰几人押跪的正堂,恶狠狠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受何人之托,前来刺杀本将军。”金朝将军说完,只见赵玉杰几人昂头挺胸,完全没有搭理这位傲气的将军。
金朝将军见赵玉杰几人不言语,走到跟前,突然拔出弯刀,手起刀落,伴随着扑通一声,一位壮士便倒在血泊中,抽搐了几下,便没有了呼吸。
将军看了看他们,继续问道:“是谁派你们来的,在不说,我就在杀一个。”说罢便走向另一人,慢慢的举起手里的弯刀,正准备挥下时,那人哭嚎着说道:“将军饶命呀!我们没有受任何之托,只是因为将军在城中烧杀抢掠,我等为为报仇,才来刺杀将军,将军饶命呀!”
“越来如此!总算找到你们了,你们就是那群逃走的草民吧!”金朝将军快速收回弯刀奸笑道。
将军刚说完,那人便接过话来说:“是的,是的,我们就是那群人,求将军饶命呀。”
金朝将军听着那人的话转身向赵玉杰走来,笑着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本城的城官吧!找了你很久了,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部费工夫。”
赵玉杰听了将军的话,快速起身扑向将军,将军快速伸腿一踹,将赵玉杰踹出好几米。痛苦挣扎的赵玉杰大声吼到:“你这个杀人禽兽,你不得好报。”
金朝将军完全没有理会赵玉杰的话,严肃的说道:“我累了,将他们押下去,等明天再说。”
金兵随着将军的话音将赵玉杰几人押入地牢,等待明天将军的发落。
地牢中的赵玉杰,想了一晚,他始终不明白为何那将军不将他们就地处死,而非要等到明天呢。
赵玉杰保持着这样的心思,一整夜都在胡思乱想与挣扎中度过。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只见几位魁梧的金兵大步向牢房走来,将赵玉杰带上马车,那位贪生怕死之人在金朝将军的逼迫下,将金兵带到百姓藏身之处,并将百姓藏在洞中之事如实交代。金朝将军发下指令,将赵玉杰几人压在洞顶,大声对处在峭壁上的洞口大声吼叫:“洞内的百姓听着,你们的的赵大人,被我金朝抓住,只要你们从洞中走出来,我便饶了你们赵大人的命,若不出来,就等着给他们收尸吧。”
洞外的声音,清晰的传到百姓的耳中,百姓一下乱了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只见洞外不断的重复着逼迫的声音,而那位贪生怕死之人也在洞外吆喝和劝说着洞中的人们。
金朝将军见威逼毫无起色,便命令部下放下绳索,悄悄的向洞口落下,就在金兵刚到洞口处,被洞中长矛挨个刺死坠落悬崖。金朝将军将一切看在眼中,抽出大刀将赵玉杰身边一人砍死,绑起绳索钓到洞口,来警示他们。
就在洞中百姓飘忽不定时,赵玉杰大喊道:“伟人不顾身先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乡亲们,你们千万不要出来,牺牲我赵玉杰一人即可,我不能因为我而连累大家,乡亲们,保重,来世在为你们谋划好的生活。”
赵玉杰快速将心中之话说出,一头撞向一旁兵士的弯刀上。一股鲜血倾泻而出,流淌在土包之上,鲜血肆意横流,将整个土山染红,就连山包上的花花草草也被染红,随着一阵大风刮过,赵玉杰血流之处,燃起了熊熊大火,将金朝兵将火火烧死,大火久久不息,足足然了三天三夜。直到南上防御的宋军极力反击,将城中金兵打败,占据城楼后,这以鲜血为燃料的大火才慢慢熄灭,而那赵玉杰的尸体,依旧毫发无损的躺在山包之上,而这个山包,完全变了颜色,从原本的黑色变成了如今的紫色,山包上原本郁郁葱葱的花草也沉睡土中,好似在陪伴这赵玉杰一同长眠一般。
洞中的百姓,看到城楼上再一次升起宋朝的大旗后,纷纷爬出洞穴,见到大义凛然的赵玉杰孤零零躺在山包上,不由得想起他为百姓所做的一切,誓死都不愿让百姓受罪,一个个跪在赵玉杰的尸骸前,痛哭起来。
一些回到城中的百姓,将城中最好的棺木台上山包,将赵玉杰放入棺椁中,用绳索钓入他为救百姓而挖出的洞中,好让他永远陪伴着他好心为百姓做贡献的结晶。
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只要城中出现了民族英雄,便将他们放置在赵玉杰挖出的洞中,只为了让人们更好的记住他们。
而这本身奇特的山包,现如今披上一层紫色的外衣,又被人们誉为英雄冢,更加显得神奇独特,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