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黑暗大萝莉      更新:2020-03-19 10:09      字数:2244

第二天一早,张笑天就被外面闹哄哄的声音吵醒了,叫来下人一问,原来今天百城诗会几乎九成九的百姓都来凑热闹了,都想看看谁能取得头筹,成为第一才子,听说有可能被选为驸马,参加热闹的更多了,就连城外的百姓都进城了,现在城里都是人,商贩看准机会都出来叫卖,所以城里闹哄哄的。

张笑天起来洗涑后,拿着报名贴带着杜老怪出门了,白虹也带着一群手下混在人群中,随时保护张笑天。

百城诗会举办地在皇城的鸿胪寺,鸿胪寺是接待外宾的地方,这次诗会是皇帝提议举办的,所以地点选在了鸿胪寺。

张笑天来到鸿胪寺外时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旁边围着的百姓人山人海,鸿胪寺三门齐开,这样可以加快参加诗会的才子进入速度。

这次诗会参加人选进门后必须作诗一首,有翰林院学士评选,通过后才算晋级,这样也算避免滥竽充数。

排了一个时辰张笑天才进门,有专门人员搜身,进去的人每人发一支毛笔和一张纸,所有参加诗会的人都在思考,鸿胪寺作为招待外宾的场所地方很大。

所有人表情都不一样,有的表现轻松,有的抓耳挠腮,张笑天思考了一会就写了一手打油诗,写完后交给旁边侍卫,交给那些翰林评选,只要你的诗读的还算上口一般都能过。

这次参加诗会的有几万人,入门诗这一环节就刷掉了几千人,有的人紧张,有的人是没有才学的,通过的人都会发给一块木牌,上面有你的名字。

入门环节过后,所有没通过的人被清理出去了,剩下的人有考官出题目,才子们看考题作诗。

不一会有考官拿着题目出来了,牌子上写着,夏,现在正值夏天,正好应景。

夏天的诗不少,张笑天拿着重新发给他们的宣纸,思考了一会。

一首宋代杨万里的诗,写在了纸上。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落笔,签上名字,交给旁边监视的侍卫。

侍卫把张笑天的诗交给了一名胡子花白的考官,老者正在喝茶,看到侍卫交上来的宣纸,知道是有人写完了,放下杯子拿过来一看,本来还以为这么快交题的诗,写的匆忙不会有什么好诗,仔细一看眼睛一亮。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阅读之后,显然这是一首佳作,几个考官也过来寻看了这第一个交卷的诗。

几人看过之后都感觉不错,互相品鉴,最后几人都请那位年龄最大的翰林品鉴下这首诗。

老翰林思考了下,缓缓的说,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几个翰林听后,都很佩服老者,最后在下面画了一个勾。

几人也注意了这首诗的作者,张笑天,希望还有更好的佳作,都是一些爱学问的人,看到一首佳作都很高兴。

半个时辰后所有人都交卷了,有的人得意,有的扫兴,最后经过审核,通过的人只有一千人,剩下的都被请出鸿胪寺了。

外面的百姓看到这么多人都被清理出来,感到差异,这比试也太严了,不理百姓差异,早有官员把通过考核的诗张贴出来,围观的百姓都过来看,不管认字不认字的,全都过来看。

杜老怪和白虹等人也在外面,看到张笑天的名字在上面都很佩服这位大人,不仅武功好,文采也这么好。

不理外面的热闹,鸿胪寺内,通过考核的才子们,都被带入了一个大殿,大殿里安排了很多供桌,几人一个桌子,这次的考官身份就高了不少了,各部左右侍郎,员外郎,都是各部尚书副手,这可都是不小的官了,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副部级大官了。

所有才子坐下后,一名四旬中年人站起来,看着所有才子,缓缓的说,诸位才子能通过初选进入这里,想必都是有真材实料的,这次的考官都是各部左右侍郎,希望你们认真对待,拿出最好的才学,就算不能通过,表现好的,各位大人也会考虑收一些人做门生,才子们一听,顿时双眼放光了,都摩拳擦掌想要好好表现,几个考官也微微一笑。

那个中年考官又开口到,本官李承泽,现为吏部侍郎,下面由礼部侍郎赵大人出题。

一名身材中等的老头站起来,看着一众才子开口道,经过几位大人商量这次由本官出题,这次举办的百城诗会,有一百多个大城才子参加,可谓是一场盛世,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我们唐人好酒,所以,本场诗的题目就以,酒,来做为题目。

话落,侍卫们开始分发纸笔,这次的题目有点另类啊,往往作诗都是以风景人物为题材阿,平时喝酒到是有些小令,可是以酒做诗的还是头一次。

张笑天没理会这些才子,正仔细思考呢,除了张笑天,最为轻松的就是边上的一个青年,这人是礼部尚书公子,确有真材实学,更想不到的是他老子早把题目告诉他了,这礼部侍郎是他老子的手下,早就串通一气了。

此人名叫,王通,他父亲就是礼部尚书,王中宁。

还有一名黑衣青年,此人是大安城知名才子,杜德明,才学非常好,号称京城第一才子。

这两人非常轻松的就开始动笔了,张笑天也正在思考,这次应该抄袭那个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