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人生理想
作者:何霸天      更新:2020-04-20 21:24      字数:3295

两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湘汨驿道的五段工地早已同时开工,已初具雏形,进入了漫长的攻坚环节。龙家后院,微风轻拂,树影婆娑,金光摇曳。龙剑琴、龙剑鸣、龙剑姝和龙知远围坐在顾老夫子的身边,跟顾老夫子聊天,听顾老夫子讲学。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能仅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实践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也老夫平时多带你们劳作实践,在生产实践中了解知识。常人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是不足以为信的。”

“今天讲学就到这里。现在开始提问。”

“夫子,《庄子?齐物论》记载:‘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此作何解?”美丽不可方物的龙剑姝俏声问道。那清婉柔媚的声音宛若丁冬的山泉,又如出谷的黄莺,动听至极。

顾老夫子望着求知若渴的龙剑姝,微微颔首,笑道:“这是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老夫以为:人醒所见所感为真,梦境所见所感为虚。庄子以为不然。庄子认为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不同;庄子是庄子,蝴蝶是蝴蝶,这二者不同;生是生,死是死,这二者也不同。庄子以为,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只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觉得人生短暂,生命易逝,觉得短促的人生难以把握,难以认清,因此,产生人生虚幻如梦的感觉。有时候,我们因为一些偶然的,感性的因素影响,将身边存在的真实迷失在虚幻的现象中,甚至,连自我意识也迷失在其中,难辩真伪。”

顾老先生沉思片刻,接着说道:“看透虚幻,直指本质,何其难也。这篇文章,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开阔的想象空间而备受文人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客骚人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后世作品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李商隐的《锦瑟》。”

顾老夫子用一种黯然神伤的音调,缓缓念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龙剑琴被这首诗深深地感动,喃喃的附和着,念叨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人生在世,当顶天立地,无愧于心;人生在世,当如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遨游九天,俯瞰人生。”

“好!大丈夫当如是也,不为世俗所羁绊,站在世界的颠峰,俯瞰人生。”顾老夫子赞叹道。

“剑鸣,闻剑琴之言,你有何感想?”顾老夫子兴致来了,点将道。

“夫子,说诗说文我是不太懂,呵呵,我来听夫子讲课,主要是想看看夫子是不是隐世的武林高手。若说谈感想呢,我倒希望有朝一日,武林第一高手收我为徒,传我绝世神功,成为当世大侠,行侠仗义,扫尽天下不平事。”

“好!行侠仗义,扫尽天下不平事,有志气!不过呢,剑鸣,若想扫除天下不平事,可不仅仅是成为绝世高手就能做到的。我问你,何谓行侠仗义?不读书,不明事理,弄不清何为不平事,你又如何扫除天下不平事呢?”顾老夫子望着龙剑鸣,淡淡笑道。

龙剑鸣凝神看着顾老夫子,陷入沉思之中。

顾老夫子没有管龙剑鸣,看向龙剑姝笑问道:“剑姝,你呢?”

“小女子没什么感想。只希望父母兄弟和亲人永远安康,还……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说到后面,其声音细不可闻。龙剑姝说完,脸含羞意,面带桃花,看得一旁的龙知远直咽口水。

“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去感受,去体悟,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知远呢,你也说说吧。”顾老夫子道。

“我?”站在一旁发呆的龙知远没料到顾老夫子会点到自己,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夫子你可是问我有什么人生理想?……呵呵,我其实……,其实……”他瞟了一眼旁边的龙剑姝,讷讷的说道,“我只是想成为一名富商,多娶几房姬妾。”

“哈哈哈”,众人抿嘴轻笑,唯独龙剑鸣却肆无忌惮的笑出声来。龙知远羞愧地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顾老夫子环顾众人一眼,神色郑重地说道:“知远,老夫以为追求财富,追求幸福生活,并不为过。你聪慧机警,不宜妄自菲薄。时下重农抑商,并不可取。我以为后世之人必将对商人重新定位。老夫不认为商人没有创造价值。”

顾老夫子见众人似乎不太明白,继续说道,“好比现在的修路,龙家、柳家、高家、县衙,其实并无充足的银钱,但却能将湘汨驿道修得风生火起,为何呢?答案就是经商。这只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生产的粮食、衣物卖给了流民,换回了他们支付出去的银两。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不再以商人而耻辱,而是以成为商人而自豪。”

顾老夫子继续说道:“尔等想法甚好。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目标,若能数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朝着目标不断进步,定可站在人生的颠峰。除了《庄子》,我还带了不少书,你们可以认真读一读,进了县学就读不到喽。唉,……。”顾老先生叹息了一声。

(当时学校禁止诸生读某些著作,如仙、释、《庄子》、《列子》一类著作,他们认为这类著作,扰乱儒家的伦理名教,败坏世人的心术,分散诸生求道明德的精神,因此诸生不可泛读。就连《孟子》一书,也按明太祖朱元璋的意旨进行了删节。

洪武三年,朱元璋读该书时,对书中的民本思想很不满,曾愤怒地说:“孟子这老头儿,如活到今天,我非严惩他不可!”至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委派儒臣刘三吾等人删去该书中对皇帝不敬,带有民本思想的语句、章节。如把《尽心篇》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离娄篇》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一章;《万章篇》的“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八十五条,全部予以删除,剩下了一百七十余条,编成了《孟子节文》。《孟子节文》颁发全国各级学校,作为标准的读本,科举考试也仅仅以该书的一百七十余条为出题范围。)

“先生,今日在课堂上,您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当下诸生,应该更多的接触社会民生,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但书本的知识,也是实践的总结,既然从书本能轻易学到别人实践得来的知识,为什么我们还要从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呢?”龙剑琴问道。

“呵呵,书本的知识固然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但那只是别人经验的总结。别人总结的经验,也有可能是错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的事情,不同人的感悟和体会也总是不同的。书本学来的东西终究浅,哪有亲身经历的深刻呢?讲到民生民本,我们哪个人又不是民本的一份子?我等深处其中,可又有哪个敢说自己真正了解了民生民本呢?”

“可是最近天天在家读书,也不能了解民本民生嘛。”龙剑琴低声讷讷说道。

“哈哈哈,”顾老夫子看着龙剑琴笑了笑,说道,“静极思动。好,好,好,明日,老夫便带你们几人出去走走,看看这民本民生。文武之道,还是得一张一弛。”

“夫子,我也要去。”龙剑姝平素最少出门,连忙央求道。

“晚上我跟令尊说说,你明日着男装随老夫一起去吧。”顾老夫子看了龙剑姝一眼说道。

龙剑姝顿时欢呼雀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