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道中落,上学开始生活条件就没那么好了,虽然不记得幼年时期过得如何,但听说来的是小康生活,记事比较晚,那时候开始就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耳边重复着:你家里穷。穷是什么概念,我没有理解,我有地方住,风吹不到雨淋不到,我有饭吃,逢年过节有肉吃,我有零花钱,虽然只够买几根辣条,我有衣服穿,有姐姐的也有阿姨买的,我有时下流行的东西,比如小学五年级时流行复读机,我也想要,可能是要习惯了,并没有发觉家里面的经济已经满足不了自己所有的需求,而且还不是必需品,但那时老爸还是给我买了,在家听英语磁带,出门听音乐,放在自行车前框里,颠簸着去上学,一路上跟着哼,过得相当开心,没心没肺的无知的开心。
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家里穷,大概是从阿姨们给我买衣服开始,以前不知道自己出门什么样子,但是第一次跟老姨出门逛街的经历我记忆尤新,从头到尾我都是低着头,绞着手指,谁问我什么我也是切切诺诺的小声回答,最后把老姨气的不行,不光是觉得丢人,虽然大部分是觉得我这个样子丢人,后来我也这么觉得,不知是天生内向还是怎么,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亲人们之间的交流都很少,更别说是陌生人,我不仅害怕跟他们对视,还害怕跟他们说话,觉得一切光鲜亮丽的环境都与自己格格不入,那些会反光的东西都是那么的刺眼,那些扬声器里的音乐是那么孤独。
一开始买新衣服都是表妹和我一样的款式不一样的颜色,后来就只有我的,我听到阿姨跟表妹解释说我家里条件不好,要多照顾一下。我听到这些,心里很不舒服,我不喜欢欠人情,不管是亲人也好朋友也罢,我宁愿没有这种照顾,也不想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存在,不想说,就因为我家里后来经济困窘了,我就应该被看做不同对待的对象,而且还把这种感情灌输给我的同龄人,让我在同龄人里面受到异样的眼光。我还记得堂妹说的一句话,那时候大家还那么小,我家里养的猫不见了,我跟她讲了,她说:猫嫌家贫,只有狗不嫌家贫。当时心里非常自卑,脸上有点挂不住,虽然她说出了事实,可事实是那么打脸,那么难受,一个小孩子这么说,可见大人们是怎么看待的。
后来我离家越来越远,我想到远方去,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我只想远离这个给我难堪的地方,而随着我走的路越远,我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不再畏畏缩缩,不再害怕与陌生人平视交流,我习惯了昂首挺胸的逛街,回到家,我也是底气十足,虽然我仍旧不是个富人,可是我的精神层面富过了他们,这就够了。
最近带着家里的小孩子出去逛街,见到她的那种小心翼翼,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我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可我成功改变了自我,过上了高于家里人的生活水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选择了离家远行,到外面看看,到外面生活,走出去,从身体到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