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们为什么要同意呢?”首领指着文乐,大喊一声:“给我抓住他!”
“既然你们执意要虐杀无辜,那请恕文某先行一步了。”文乐爬上城楼的墙头,目光扫了眼地面,神色凝肃。
“好,我答应了,二皇子可比这群城中废物有价值,要我放掉也行。”
为了不激怒文乐跳楼,首领只得答应他的条件,打开城门放走守卫,风岩部落有些人只能不甘心地看着刚刚与之厮杀的守城兵卫走出城门。
文乐从城内的墙头一路饶到城外的墙头,确认剩余的人全部出城后,方从城楼下来,一步步来到风岩部落面前。
虽然失去了几个女人,但收获了一个皇子,这笔买卖怎么都划算。
所有人都大笑出声,文乐也扯起嘴角,说不上笑,更像是一种释怀。
因齐家谋逆,他选择冠以代表砍去齐氏双足的文之一姓,本可以当做文乐悄无声息地死去,但他看着城中血肉横飞的景象,终究想要为其他人留一线生机。
不知道这个无关重要母家获罪的二皇子竟然因为御敌戌城死了,宫中的人会如何看法?
看着首领掌中握着的长刀,文乐下定决心,把手中剩余的信号弹对准首领。
看见火光的一霎那,首领纵马躲避,信号弹冲向躲避不及的小喽啰,烫得他们龇牙咧嘴。首领顿时怒上心头,举起长刀砍向文乐的脖颈,偏偏在要砍中的那刻理智占了上风,这个人还有大用,不能杀了他。
文乐没有等到脑袋落下的痛楚,于是直接上前往刀上撞去。
首领大为震惊,可收刀的速度如何赶上文乐撞刀的速度。
千钧一发之际,一只离弦的羽箭射中长刀,刀身随即断成两截,那只箭矢余势不减,不但没有随刀落下,反而直直地刺中首领胸口。
风岩人大惊失色,不约而同往刚才箭矢射来的方向望去。
一袭束袖白衣再次张弓,这次是三只箭矢齐发,离弦即中三人,文乐身边的危险人物清除殆尽。
谢暮白淡淡道:“二皇子,微臣救驾来迟了。”
手中满弓待发不发,从文乐的角度看过去,谢暮白这一次对准的是他。文乐闭眼,耳边风声刮擦,血肉被重击的声响清晰可闻,文乐睁开眼,气息未绝的首领偷袭不成再遭重创,彻底没有举起武器的力气,勉力撑了两下栽倒在地身死。
“谢大人又救了我一命。”文乐颔首。
谢暮白左手提弓,右手抓缰绳,寻找新的目标。
作为长住京城之人,自然知道二皇子并不是所谓的受了齐家连累才来到此地。旧朝历代多得是开国皇帝把亡国贵族女子纳入后宫,就算她们把后宫弄得乌烟瘴气,也决计影响不了朝政。
有精锐兵马助阵,把风岩人打得落花流水,谢暮白下命要抓活的当做人证,残余的风岩人只得缴纳武器投降。
回城的人自发打扫战场。
文乐走上前,向谢暮白解释:“当年文某逃离皇宫,是害怕覆巢之下无完卵,恐会被他人陷害,所以在边塞躲躲藏藏。但文某敢对天发誓绝没有不臣之心。”
“你待如何?”
谢暮白倒很想看看文乐有何打算,当年二皇子失踪一事虽被压下,但依然有不少大臣知晓秘辛,永安侯就是其中之一,永安侯推测二皇子是被齐家的部下藏起来。
或许齐家的目地是为了保护二皇子,但这一行为无疑于挑衅皇帝,甚至会被怀疑想用二皇子的名号另立新君。
“文某会自请回京。”
“二皇子不必与我说这个。”
“在此之前,文某会襄助谢公子完成任务。”
“二皇子说笑了,我可没有什么任务在身。”
“清缴敦煌白氏,整肃边疆风气,我猜这就是圣上派你来的原因吧,”不待谢暮白回答,文乐继续拿出筹码,“文某在边塞多年,多多少少还是收集了一些证据的,谢公子何妨考虑一下。”
得到获胜的消息后,白栀和白夫人相继入城,文乐不再与谢暮白对谈,改而对白栀微笑:“原来越姑娘安然无恙,城中担心你的百姓可以安心了。”
白栀问:“文大人不怀疑我是私自出城弃你们于不顾?”
“我相信越姑娘的为人,你如若一定要出城定有自己的理由。”文乐道。
“承蒙文大人的信赖,越桃自当摆酒设宴款待守城的所有人。”
“所谓投桃报李,假如越姑娘也真的愿意相信本官,又何妨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知呢。”
白栀夜半失踪人心惶惶,文乐为了查清她的来历翻找名叫越桃的入城登记信息,他终明白哪里不对劲,户籍上写的京城养蜂夹道早在三十年前就改作官衙宅邸,根本没有商户居住在那里。
但观白栀的行为举止,她真是探子的话,不显山不露水的如此善于伪装,大可趁第十日护城行动出卖自己换取利益。文乐暂时压下这件事,一边安慰大家,一边制定御敌步骤。
“若要他人吐真言,首先自己得没有遮遮掩掩,对吧?二皇子。”谢暮白笑道。
“二,”白栀吃了一惊,见文乐真的点头承认,才敢把“皇子”二字说出。
“你这断句很有歧义啊。”谢暮白调侃。
“是吗,那我再来一个,二——”白栀故意拖长尾调,半晌才慢悠悠道:“姑娘?”
谢暮白嫌弃地望她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
“你们?”文乐看到他们对话这一幕,心下有些了然。
“重新介绍一下,她叫白栀。”谢暮白面容平静。
“所以你是敦煌白家的人?”不怪文乐有此一问,此地姓白的几乎全是一个家族出来的人。
“不是。”白栀自然而然地摇头,她状似觉得好笑道:“若我真是,户部怎会允我来这边经商,怕是连路引都拿不到。”
“白栀的父亲自请离族,现今族谱除名多年,此白非彼白。”谢暮白替她补充,他要看看文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乍然得到这个答案,文乐愣了一瞬,随即神色恢复正常,眼中流露些许笑意。
“你果然就是当年惊了我的马的女孩子。”
原来齐阮说的惊了马的人是他,如今正主正在面前,白栀不免尴尬道:“幼时顽劣,教文大人受惊,白栀理应道歉才是。”
文乐笑道:“无妨,当初是我没看到草丛里有两个女孩子,害得你们险些被马踢着,该致歉的应该是我才对。”
谢暮白斜眼,“你进京之时失了忆,哪里记得那么多从前的细节,小心被谁骗了都不知道。”
既已得知答案,文乐无意纠缠,寒暄几句后往都护府进发。
不过是幼时见过面,对当时的文乐而言根本微不足道,更遑论年纪尚小无从起什么男女之情。一晃经年,曾经的女孩子亭亭玉立,俨然一副不认识的模样,文乐就猜到要么白栀是装的,要么她真的不记得。
文乐只是怀念当初在马场无忧无虑的时光,那时自己还是显赫的二皇子,大都护带着他来到边塞游玩,没有阴谋诡计,只有无尽欢愉。
后来二皇子的亲人一个个没了,而白栀作为偶然的见证者,无端让他回忆起那段遥远的记忆,文乐怕自己忘了这段回忆,这才是他接近她的原因。
还好,自己有机会回到京城了。无论此行是生是死,文乐都非去不可,假如要这样隐姓埋名地度过一世,还不如回宫搏上一搏。
夜晚降临,乌垒城灯火宛若长龙,房屋上的灯笼从街头直到街尾,城民载歌载舞,歌唱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曲子。
庆祝护城顺利的晚宴很丰盛,酒过三巡,谢暮白依然没等到白栀。
顺着心中猜想,他往城中安置流民的地方而去。
风岩人毁坏了不少房屋,加上抢走粮食,不少人没有生计只得一大堆地依靠救济暂住于此。
白栀把地窖里收藏的食物拿了出来蒸煮,她的语气带了歉意:“棚子养的不够了,这些是几个月前的烟熏肉,是南方的做法,过年了炒上一碟味道不比新鲜肉差。”
“这是你们过年准备吃的,我们怎能……”其中一个年长的推辞。
“无论放到哪个时节,总是要吃的,就算是熏干的肉也只能保存一段时间,封城之时没有冰块运送到地窖保持温度,再不吃就真的浪费了。”白栀让他们放宽心。
她忽而想起什么,好奇道:“我吃腻了关内的食物,今年的年夜饭想尝尝不一样的,不知道乌垒城吃的是什么?”
光是闻着美味就令人沉醉,被勾起了馋虫,城民喋喋不休说着菜品和做法,白栀则拿出一本小册子记录做法。
有许多食蔬白栀没有见过,于是询问是何外形,城民双手比划,结果越说越玄乎,最后想出办法,把描述的东西画在册子上。
接过图册,白栀欣喜地打开一看,一些线条密密麻麻,一些线条只有简单的两三条,她不自知地挠挠脸。
谢暮白目光温和,即使没有面对面也知晓她的窘态,他勾起唇边,把案板上的食材切碎,放入沸腾的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