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郭嫣
作者:龙游水      更新:2020-08-02 18:29      字数:4046

暑日午长暖风熏,蛙躁蝉鸣曲径幽。

这些日,天渐暑热,人心也跟着浮动不止。朝野内外,各方消息都在暗中流传。

休沐日午后,司马懿在达观居旁的小花园里纳凉,靠着木榻读姜太公的《六韬》,此书六卷,以战略战术见长。他以前读时,大多读的是“武韬”“龙韬”等后五卷,这几卷更重用兵布阵和战术策略。

近日赋闲,又将第一卷“文韬”细细读了一遍,这一卷更重谋略文伐,偏于攻心计。觉得相当精彩,获益匪浅。

长子司马师前来问安。

“子元,你来得正好,这部《六韬》,你有空也看一下。”

司马师接过,“父亲,听二叔说,尚书台的奏章,以赞同征西者居多。老臣们虽也有上书反对的,但是大多心存顾忌,迟迟未动……”

“子元,世事如棋。识局者,生;掌局者,赢。”司马懿从塌上起身,负手而立,表情莫测。

“若是不出所料,征西将军的人选,极有可能在夏侯玄等几人中择出。征西长途远涉,少则数月,多则逾年,中护军担负皇城守备重任,不能一日无将啊……”

“父亲的意思是?……”

*

忽听门仆气喘吁吁来报,郭太后派人送东西。

哦?快请快请!一边说着一边整具衣冠快步迎出。

*

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公公手执着拂尘坐在前厅正中,中等身量,模样伶俐,容长脸面。依稀记得是在太后宫内伺候的几位贴身近侍之一。

“近日天气躁热,太后惦记各位老臣身体,特意派咱给各位老臣们送些西域进攻的凉茶和清心丸,可以避邪解暑。”

司马懿双手接过,满面堆笑,恭敬道,“老臣万分感激太后恩典,感谢太后记挂。”

一番寒暄后,遣去闲杂人等,司马懿让心腹陈管家从书房暗格里捧出一个檀香盒子,道,“前些日,老臣在征伐舒城时,从民间得着块玉,虽不值什么钱,却冬暖夏凉,养人是极好的,特敬献与太后,是老臣的一点心意。烦请公公代劳。”

“还有这个金如意,小巧玲珑,是笑纳乐公公的,公公若是不嫌,捎着把玩一二,权当解闷了……”陈管家在旁堆笑奉承道。

那位公公伸手接过,在手中掂了掂,满意地点点头,眉开眼笑着揣进袖中。

瞧着左右无闲杂人等,这才凑近了司马懿,低声道,“太后说,宫里人多嘴杂,有些话不便在宫里说,托小的给太傅大人带句话……”

“大将军属意夏侯玄都督雍凉,领兵征西,此事估计八九不离十。不出意外的话,到时中护军空缺,太傅有何打算,也可早作些准备……太后还说,若是两国交战,群臣当戮力同心,齐力合力才是……”

“多谢公公!这是自然。请太后放心,老臣定当尽心尽力!”

“小人还要去卫司徒、蒋太尉等几位大人的府上送东西,就先告辞了。”

司马懿客客气气地送他出府,只要是宫里的人,哪怕身份是个内侍,都不能大意。

瞧着那位公公虽有些面熟,却有些叫不上名字,遂似无意地问了句,“今日劳烦公公特意跑一趟,请问公公贵姓?”

“不敢当,小人姓乐。”那公公转身笑道。

看着那乐公公马车远去。司马懿在府前注目许久。

*

当年,郭太后以罪臣之女的身份罚没入魏宫时,正是毛皇后宠冠后宫之时。

毛皇后出身河内商贩之家,相貌娇美,读书不多,在曹叡还是平原王时就已随侍左右,是其妾室。曹叡年少时曾被父亲曹丕怀疑血脉,刻意冷落了一段时间,甚至一度打发到封地平原国,过了一段没人管没人问的苦日子。都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连他出身河内大族的元配虞氏都有些瞧不起他。那段日子颇吃过一些苦头,没少受人冷眼。

反倒是毛氏出身普通,没有太多心机,也没有嫌弃曹叡,始终同他夫妻恩爱。有些时候,还要把一些舍不得吃的用的留给曹叡。

后来曹叡继位后,感念贫贱时夫妻之情,不顾众人反对,黜了虞氏,封毛氏为皇后,并大封其娘家族人,毛氏一族遂跟着鸡犬升天。可谓宠极一时了。

毛后的弟弟毛曾就是此时受封入宫的。毛曾长得同胞姐半点不像,形容有些猥琐,又风流好色,且男女不挑,但凡好看的就敢厚着脸皮上手。人更是烂泥扶不上墙。沾姐姐的光受封入宫,封为都尉后,不少人都在背后讥笑他。

此人好色之名,因其竟然胆敢骚扰宗亲名门公子夏侯玄而人尽皆知。

因了这桩事,毛曾更是臭名远播。只是碍于他胞姐是圣宠正隆的皇后,谁也奈何不得。只是,但凡稍有廉耻心的,都对其避之三舍,尽量绕着毛都尉走。

*

郭嫣被罚入魏宫之初,只是后宫浣衣房作杂事的一个普通宫女,她做事伶俐,又善于察言观色,事无巨细,皆能料理妥当,让人挑不出什么错儿,渐渐被毛皇后注意到,看她样貌灵巧,头脑清楚,手脚甚是伶俐,又能识文断字,在跟前传个话念封信什么的,都省去不少事,就安排到身边做贴身宫女。

因了这层关系,后来才有机会接触到毛后的弟弟毛曾。

郭嫣刚进宫时,相貌并不算特别出众。几年之后,可谓女大十八变,出落的越来越水灵。渐渐为毛曾注意到。

在毛都尉猎色多年的眼里看来,郭宫女即使素面示人,却难掩天生丽色,而且这几年身量比以前长高了些,显出了身段,近处瞧着更是别有滋味,令人心痒,想入非非。

后宫戒备森严,严禁男性随意出入。但是毛都尉是毛后的弟弟,就另当别论了。

借着到昭阳殿探望毛后之机,毛都尉明里暗里朝郭宫女递过几回眼风,奈何郭嫣不知是不懂还是装傻,对他传递的眼神儿并无理会,只是面上仍待他客客气气的。毛曾赏的那些钗环首饰,也都被郭嫣转眼就如数上交给了毛后。

越是得不到还就越想要。暗的不行,索性就来明的。毛都尉找了个机会,跟姐姐毛后说,想让她给皇帝姐夫求个情说句话,把郭宫女要到自己身边作个小妾。

“你个没出息的,家里那么多妻妾了,还不够你瞧的么?郭宫女可是作为罪臣之女罚没入宫的,你长了什么胆敢要这样的女人?再说,这宫里的女人,包括宫女,自然都是皇上的,没皇上发话,谁都休想打主意。”毛后怒其不争地戳着弟弟的额头教训他。

毛后一是瞧不上郭嫣出身;二是使唤她习惯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这么伶俐能干的丫头,也并不真想放她出去。

一而再再而三,毛都尉几次撩拨不成,越看郭宫女越觉得抓心挠肝,欲罢不能。

色欲薰心之下,遂趁一次毛后午间歇息时分,特意挑了那个时辰入宫探望,遣走余人,只留郭宫女在偏殿伺候。

先是几番出言调戏,见其仍不识抬举,忍不住欺身上前,上下其手。郭嫣毕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惊慌失措间拿香炉砸晕了毛都尉,拼命逃了出去,碍着他是皇后弟弟的身份,既不能呼救,也不能声张,更不敢贸然出去让其他人看到她衣衫不整的模样。

想来想去,只得到毛后正在午憩的宫殿外面跪着,等她醒来。

毛皇后算是于她有恩,她相信会得到明断处理。

*

跪了半个时辰,毛后终于醒来,瞧着垂首而跪的郭宫女,问是何事?

郭嫣含着泪,几句话一说,她就心下了然,明白发生了何事。自己弟弟是什么货色她再清楚不过,肯定是老毛病又犯了!就随口安慰了郭宫女几句。

听说毛督尉竟被砸晕了,不由心生出不满和怒气。

由郭宫女带路,匆匆过去偏殿内室,看到弟弟人还衣冠不整地躺在地上,也没人喊御医过来瞧瞧,颈侧肿着老大个包,一副衰样,简直丢尽了人!

几个宫女和黄门内侍在外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恼羞成怒之下,毛后忍不住要找个人撒气,也为了自己和弟弟的颜面,转身抬手就赏了郭宫女一个响亮的巴掌!

“不知羞的贱丫头!竟打主意到本宫弟弟身上了……”

郭嫣捂着脸,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扑通跪倒在地,一句话不敢多说。

她原是大家小姐,父母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长大,自己也争气,虽是女子,却一直是家族子弟榜样,人人交口称赞。

自入魏宫以来,身为郭家长女,为着合家老小着想,也一直谨慎小心服侍,从不敢出半点错,这是她第一次挨打。

并且是挨她尽心侍奉了几年的主人的打。

*

郭嫣又回到了她最初进宫时呆的地方——浣衣房。

这一次在浣衣房,还不如初进宫时,少不得有人在背后戳戳点点,猜测鄙夷。

“她怎么又回来了?”

“听说是被皇后罚了……”

“人不可貌相,这人瞧着老实,可有心眼呢,说是居然想勾引……”

郭嫣在浣衣房度日如年。

*

被罚去后宫浣衣房做了一个月的粗活儿后,郭宫女才又被“恩准”回到了昭阳殿伺候。

毛皇后毕竟用惯她了。郭嫣端庄朴素,不像那些妖艳狐媚子让她不放心。而且后宫之中,像她这么伶俐有眼色又识字懂进退的宫女并不多。

此后,她服侍时愈加小心谨慎。

*

一年后,毛皇后回乡省亲一个月,郭宫女本该随行侍奉,却在临行前感染风寒,只能留在宫中。

毛后前脚刚走,郭嫣便开始了着手准备。

身为罪臣之女,她以前,从未想过要在这宫里久呆,更没想过同皇上扯上任何关系。只想着尽快熬到二十五岁,被放出宫去,与家人团聚。

一个响亮巴掌瞬间打醒了她这个梦!

这个巴掌教会了郭宫女,一个女人,无论多么遵规守礼,多么要强能干,身后若没有男人撑腰,总是免不了会被人故意找茬儿欺侮的。

郭嫣怀着复杂的心情将平时收藏积攒的一些衣服首饰和胭脂水粉拿了出来,在铜镜前若有所思,精心挑选,细细试穿比对。

自入魏宫,她尽心尽力侍奉毛皇后,除了宫内给宫奴们按季分发的一些服饰,她已多年不曾为自己添新衣。收藏的这些衣服,料子式样都不错,有不少是毛皇后不要,随手赏给她的,都是崭新,她以前从未穿过。

*

郭嫣心思缜密,侍奉毛皇后的几年,连带对陛下曹叡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也都谙熟并牢记于心。

毛皇后在宫里时,每日申时三刻,会差郭宫女到嘉福殿后殿给陛下送参汤。

先前郭嫣每每素面简服,无心争宠。纵有些姿色,皇帝身边成天莺燕成群环绕,也并不会注意到她。毛皇后也是因为她这点,才每每放心让郭嫣去送汤。

如今她一番精心梳洗打扮,再揽镜自照,恰似刚擦亮的蒙尘的珍珠般明**人,赫然是一位清丽的绝色佳人,连自己都觉得镜中之人有些陌生。任人不注意到她也难。

连送了三日汤后,郭宫女进了嘉福殿,就没再出来。第二日,曹叡传口谕,封其为夫人。

自此,魏宫再无郭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