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不知道该头疼还是高兴好。
有这么个小姑子,想必以后会很省心,至少不用担心她会给自己找什么麻烦。
但也为此感到心疼,虽说不给别人添麻烦是良好的素质,但亲哥哥怎么都在这个范围内。
江德铭照顾江德华是理所应当的事。
白若雪决定了,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得好好教教江德华才行,不然她这性格很容易吃亏。
别看江德华嘴上咋咋呼呼的,实际上是个热心肠,很容易相信别人。
这怎么行?
如今城里人的心思复杂得很,别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
而江德铭也在想着该怎么安排江德华才好。
对比起刚从农村出来那会,江德华如今已经成长了许多,成功的从一个文盲变成了半文盲。
这是不行的,扫盲的课程必须给安排上。
不过也别指望江德华在学习一道上有多大的成就。
老江家在学习一项上,的确没什么天赋,就连江德铭也是因为系统开的挂,不然哪考得上水木大学。
不过可以让江德华去学点什么技能,不管什么时代,身上有样技术,总能生存得更好一点。
等她学得差不多了,再考虑给江德华安排工作的事。
敲定了主意后,在饭桌上江德铭便跟白若雪商量起送江德华去哪上扫盲班好。
白若雪好歹也曾是中戏的教授,对这方面的事情自然知道得要比他多。
江德华听着哥哥嫂子旁若无人的讨论着给她找扫盲班的事,顿时忍不住了。
“哥,嫂子,我看这个扫盲班我就没必要上了吧?先前在岛上的时候,安杰嫂子教了我不少,我现在都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江德铭闻言扫了江德华一眼,她这种标准的学渣抗拒上学的言论,让他更是坚定了送她上扫盲班的决心。
对着江德华训斥道:“会写名字很了不起吗?我跟你说,这学你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都什么年代了,还抱着以前的那种老旧思想。”
江德华顿时急了,硬着脖子说道:“二哥,你这是强人所难,你这样我还不如回大哥那去呢!”
江德铭乐了,道:“哟,还知道用成语了,不错啊!”
随即他双手抱胸,道:“你可以试试,看看大哥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江德华一阵语塞,她又不傻,江德福肯定是听江德铭的,她这个年纪最小的只能任由两个哥哥安排。
既然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只见江德华一脸委屈的对江德铭说道:“二哥,我也不是不想学习,但我实在没有那个天赋,一看见书本我就头疼得要死,哪还学的进去啊,您就行行好,放过我吧,除了上学,让我干啥都行!”
江德铭没好气的翻了翻眼,道:“你这话说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送你去坐牢呢!”
江德华小声嘀咕道:“对我来说,上学可不就是坐牢嘛!”
“行了,你还是死了那条心吧,这学必须得上!”
说到这里,江德铭的表情也开始变得认真起来,道:“德华啊,我也不是故意为难你,只是时代已经变了,你要再不学习的话,以后真的会寸步难行,别的不说,以后你侄子或者你儿子女儿找你问作业,你却大字不识几个,不觉得难堪嘛?要是孩子狡猾一点,把60分的试卷改成90分,你也看不出来啊!”
江德华仔细一想,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自己丢人没关系,但不能给孩子丢人啊!
“那,我就去试试?”
“这才对嘛!”江德铭笑着揉了揉江德华头,但转瞬觉得不对,又立马把手给收了回来。
江德华这会都二十来岁了,早就不是以前的那个黄毛丫头。
白若雪在一旁宽慰道:“放心吧德华,肯定不会安排太难的课程,咱们从最简单的开始,京城这边的扫盲班都开设那么多年了,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你放宽心就是了。”
江德华苦着脸点了点头,她还得说啥?认命就是了!
解决了江德华的事后,江德铭将头转向一旁努力充当着干饭人的程宝珠。
语重心长的说道:“宝珠啊,你也一样,你先前受的都是繁体字教育,现在内地实行简体字已经十多年了,你还要在内地待很长的时间,不把简体字学会的话,会遇到很多麻烦。”
程宝珠听了后,认同的点了点头,繁体字跟简体字的差别还是挺大的,认识简体字的人能看懂大半的繁体字,可学习繁体字的人,却有很多简体字都认不出来。
别看程宝珠只是充当白若雪的保镖,但她要想融入内地的氛围,就必须得尽快学会简体字,不然连报纸都看不懂,还怎么了解时事?
而且程宝珠现在也看明白了,港城那边的人视内地如洪水猛兽,实际上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边的情况。
实际上内地的生活虽然贫困了些,但生活氛围却别有一番乐趣。
而且发展很是迅猛,很多连港城都没有的‘高科技’产品,在内地却已经大量发售了。
加上地广物博,还有充足的底蕴,再过些年,恐怕就是港城那边得仰望内地的情况了。
而且程宝珠很看好大陆的市场,别的不说,就内地的人口数,真要实行港城或好莱坞的那一套影院制度的话,纵使两毛钱一张票,加起来的票房也是港城拍马都赶不上的。
不想当巨星的女侠不是一个好保镖,对于她这个立志成为天王巨星的人来说,怎么也不可能放弃内地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学习简体字就成了实在必行的事。
一旁的江德华见程宝珠点头答应,心里也稍稍的松了口气,能有个伴一起学习是再好不过了。
吃完午饭后,白若雪和程宝珠两人带着江德华出去逛街。
虽然上次她来京住过几天,但才住了一天,就出了棒梗偷东西的事,紧接着就搬去了李云龙那,对四合院周围的环境并不熟悉。
之后指不定就要定居在京城了,肯定要对附近熟悉才行,起码得知道供销社在哪,菜市场又在哪。
不然有钱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而江德铭则是跟徐正去了另一个地方。
他之前让在岛国出差的李阳明帮他搞了点东西,算算时间的话,也应该到了。
两人开着吉普车,一路来到了邮局,刚好是他们的上班时间。
江德铭在柜台上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拿着本厚厚的簿子翻了一阵后,总算找到了江德铭的名字。
“找到了,江德铭,有一件从港城由来的快递,是摩托车?”
“对!”江德铭用力的点了点头,随后出示了一下自己的证件。
邮局的工作人员后看完后点了点头,将一张提货单交给了江德铭,道:“拿着这个去后面的仓库提货就行。”
“谢谢!”
跟工作人员道完谢后,江德铭带着徐正来到了邮局后面的仓库。
出示提货单后,仓库的管理人员用一辆手推车,将一个巨大的木箱给推了出来。
看着这个木箱,江德铭有些为难,吉普车是肯定装不下的。
干脆直接拆掉骑回去算了!
这么想着,江德铭跟仓库管理员借来了工具,当场就拆起了箱子。
不一会,一辆聚集现代化的橙色摩托车便呈现在江德铭眼前。
从这辆车的设计上,已经有着后世摩托车的雏形。
这辆名叫本田cb750是岛国本田公司在60年生产的,采用四缸发动机和盘式制动器,最高时速高达125英里(200公里),可以说是此时最快的摩托车之一。
虽然如今国内也已经有了幸福250,江德铭依旧觉得不大满意,虽然皮实耐用,但以当前时间的顶尖摩托车还是要逊色许多。
一开始江德铭看这种的是哈雷wla,就是电影《丑国队长》中主角骑得那一辆车子。
迈克那边也的确答应了要免费送江德铭一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到。
在这之前,骑这辆本田也行,不过还得改装一番,这个橙色实在是太丑了,另外避震,坐垫什么的都得改装,要做就要做的最好。
等哪天骑腻了,就捐给魔都自行二厂,让他们好好研究研究。
那边可是能人辈出,硬生生的从一个自行车厂转型为摩托车厂,制作出的幸福250还成了世界上最大批量的摩托车生产型号之一。
听说当时的陈厂长是看到世界各地都有生产出自己的摩托车,咱们却只能靠进口,心中不服气。
然后觉得自行车跟摩托车相仿,既然能生产自行车,就肯定也能生产摩托车。
然后,还真给他做出来了。
很神奇吧?
后世吉利汽车创始人的经历跟这位比起来实在是弱爆了。
所以说,这个年代的华国真的是能人辈出的时代,只要敢想敢做,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哪像后来生存在某浪上的那帮网络废柴,只知道羡慕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一个劲的跨越。
完全没想过要自己做,甚至做出比他们更好的东西。
在江德铭和徐正的共同努力下,两人将摩托车推出去后,抬起来挂在吉普车的后边。
没办法,油箱是空的,想骑也没法骑。
随后直接将摩托车拉到了最近的一家机修铺。
看着这辆从未见过的摩托车,机修铺工作人员的眼睛都直了。
听到这是岛国货后,心里也没什么抵触的情绪。
咱们憎恨的是那些在华国胡作非为的岛国人,对于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有好用的一样会拿来用。
好好研究一喜,等再过上几年,指不定就成了咱们自己的技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看到这种玩意,大家伙一下来了兴趣。
现在的工人大多数都有一颗努力钻研技术的心,现在见到没见过的东西,自然得好好研究下。
当江德铭说出自己的要求时,机修铺的主管直接拍着胸口应承了下来。
顺便给江德铭写了张条子,江德铭收下后便离开了。
也不担心车子会被拆得七零八落,更不担心出现更换零件的事。
开玩笑,这可是国营的,换零件对他们又没有什么好处,被发现了可不是赔钱就能了事,那可是得坐牢的!
一番折腾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江德铭又去了最近的一家随身听厂,看着已经拉起了大框架,只要人手齐了后,就可以正式生产的新厂。
感觉这速度还是有些慢,不过对这个时代的要求也不能太高。
目前新建的随身听厂一共有三家,想要满足日益渐增的订单是不够的。
江德铭已经想着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进行选址建厂了,在原世界中,索尼生产的随身听总销售量达到了两亿五千万台,虽然是囊括了所有的型号,但也是个极其庞大的数量。
等到随身听接近淘汰的时候,就把mp3给弄出来。
随身听在市场上还能流行二三十年,这个世界已经足够江德铭把mp3弄出来了。
mp3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储存技术,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开厂的事起码得等下半年,而目前的纳米科技还有一个大项目要实行。
为此上面还特意出台了一些列的条文,想要利用大米科技新项目在市场进行试验。
试验失败还好说,要是成功了,整个华国将会掀起一番从上至下的大浪潮。
作为大米科技的掌舵人,江德铭其实还是挺担心的,因为这个项目将会得罪许多人,那些人加起来,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
当然,成功了的话,去买东西吃饭的时候,就再也不用受那些鸟气了。
从随身听厂回到轧钢厂大院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白若雪和江德华她们早已到家。
看江德华一脸兴奋的样子,就知道她并没有因为身处陌生环境而感到胆怯害怕,这点还是挺好的。
吃晚饭的时候,江德铭询问了一下江德华逛街的收获。
江德华当即兴致勃勃的讲了起来,从菜市场贩卖的那些菜,到供销社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成了江德华嘴里值得关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