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初站起来,亲自为萧宸斟了一杯酒,继续道:“你这般孤寡一人,当真不觉得无趣?”
萧宸眉头微拧,喝酒,摇头。
谢云初也有些无奈,也暗自咬牙,也会暗中去调查卿长安,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个‘庶长子’。
翌日早朝。
萧蓁蓁穿了一身连夜赶制出来的亲王朝服出现在大殿之上,左瑞阳等昨夜虽然已经知晓皇上的决策。
但,亲眼看到萧蓁蓁神情严肃,眼里似透着杀气般走上殿时,还是有被小小的震撼到。
“这,这不是亲王制服吗?”有大臣疑惑的问。
左瑞阳,卿诚世相视对看,对啊,可不就是亲王服饰吗?封的还是越王……
周羽七看着一身亲王制服的萧蓁蓁,只觉得她今日眉眼冷峻,身上散发着几分亲王的威严。
卫疏影轻轻的碰了周羽七一下:晋宁公主封王,你们是不是早知道了?
周羽七微微挑眉:只比你早一步。
只早一步。
好啊,这架势,他算是看清楚了,这朝堂的女臣子,萧蓁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
太医院的女太医,并未涉及政务,更不用上朝堂,而萧蓁蓁,她就是苍云国的第一位女王爷!
萧蓁蓁走到萧宸身边,“皇兄。”
萧宸微微含笑,“看来,皇上早就有意封你为王了。”要不然,这制服能那么快?
“应该是。”
她昨晚刚回黎棠宫没多久,就有人送亲王制服前去时她才反应过来的。
细微的议论在一声‘上朝’后,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萧瑶在仪仗的簇拥下坐上龙椅,群臣山呼吾皇万岁,直至她道:“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众大臣纷纷起身,对萧蓁蓁那一身亲王制服表示疑惑,这制服必定是早早就准备好的……
萧瑶看了唐安一眼。
后者持着拂尘出列,“晋州之乱已全面平叛,反贼常威昊、龙祥飞以及其九族于十日后菜午门处决!”
众位大臣直呼皇上英明。
唐安继续道:“皇上对此番平叛有功之臣进行封赏,现宣周轶清、羽潼、张永昭进殿听封。”话音一落,就有小太监将风尚册子递上来。
唐安将册子打开,继续大声道:“周都督之子周轶清战功显赫,着封为征越大将军,赐良宅,黄金千两。
前暗卫营副将李羽潼封为晋安大将军,赐良宅,黄金百两。
常州太守张永昭举报之功、平叛有功,提升为江南巡抚使,赐良宅,黄金百两,常州郡守丞,李银谷着升为常州太守。
前暗卫营,赵羽护为卫将军……”
封赏足足宣读了一刻钟。
“谢主隆恩。”
周轶清、张永昭等人纷纷跪下谢恩。
看着大殿内跪在地上的有功之臣,萧瑶走下龙椅,走向周轶清,“周将军,快请起。”
周轶清看着皇上的手,男女有别的想法一闪而过,再看皇上那坚定的眼神,也顾不上什么,直接虚扶着起身,“臣多谢皇帝陛下。”
萧瑶微微颔首,继而将羽潼,张永昭等诸多有功之臣全部搀扶起来。
世人非要说什么男女有别,什么手腕,脚腕都不得看一眼,否则就非要嫁娶,那她就非要打破世俗,难不成被她扶起来过的人,都接触了她的肌肤,都要入赘她后宫?
兵部尚书道:“此番为国捐躯的将士,还请皇上抚恤其家属。”
“准。”
“臣代捐躯将士多谢陛下恩赏。”
萧瑶抬手,让兵部尚书起身,又看向萧宸道:“此次晋州之乱,宸王殿下、谢云初亦功不可没,宸王殿下,可想好要什么?”
萧宸出列抱拳,“皇上在臣无功在身时封赏了臣,臣不敢要什么,若真要,”他略微想了想,“那就请皇上为万千将士加赏军饷。”
“准!”
什么都能省,唯独军饷却不能!
“晋州一案,尔等劳苦功高,今夜,朕设宫宴,群臣皆为诸位接风洗尘。”
“谢皇上。”
“谢陛下。”
萧瑶回到龙椅,“如今我大苍云风调雨顺,民富国强,在晋州之乱前后,越城国贼心不死,竟敢骚扰我边境子民,诸位爱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
这都封周轶清为征越大将军了。
萧宸出列,“回皇上,越城国原就是我苍云的附属小国,如今是越来越自大,屡屡试探,应一鼓作气,将越城国收复以绝后患!”
萧瑶点头,眸光扫过左瑞阳、卿诚世、卫疏影,周羽七。
“臣附议。”
“臣附议。”
所有人都跪下,纷纷赞同宸王殿下的提议。
“既如此,”萧瑶看向周轶清,“征越大将军。”
周轶清上前一步,单膝下跪,“臣在。”
“你可愿出征越城国?”
“臣定不负陛下之使命,不胜不还朝!”
“很好众位爱卿可有异议?”
满朝文武,谁会有异议?
只是,“皇上,周将军到底年岁小,是否要另派有经验的主将前往?”
萧瑶看向左瑞阳道:“越城国兵力,不过是比晋州,荆州军多那么一万兵力罢了,有晋州之乱的经验,朕相信周将军有这个能耐。”
左瑞阳微微沉目,“皇上,臣等都清楚,周将军是新起猛将,但年龄毕竟太小,若派周将军一名主将前往,恐会军心不稳啊。”
周轶清道:“启禀皇上,臣愿立军令状。”
萧瑶哈哈一笑,“朕看得出来,周将军雄心万丈,”她眸光放在了萧蓁蓁的身上,“晋宁公主。”
“皇上,臣在。”萧蓁蓁出列。
“既然大家担心军心不稳,那朕就封晋宁公主为越王,代朕亲征,与周轶清一同前往边境,必破越城国如何?”
萧蓁蓁单膝下跪,“臣谢皇帝陛下隆恩,臣愿代陛下前往,不破越城国绝不还朝。”
“好,很好!”
左瑞阳眉头微微沉,领头高呼:“皇上英明。”
萧宸也道:“皇上英明。”
“皇上英明。”
“皇上英明……”
文武百官纷纷赞同。
山呼之声里,萧瑶的眸光多次落在萧蓁蓁的身上,若将来,这朝堂之上,除了身后执扇的宫女,还有别的女子站在这大殿之上,那才苍云国最鼎盛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