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神瑛子陪王伴驾赏灯识谶谜1
作者:凌豌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63

宝玉虽掉进水池受点风寒,却是他与那年黛玉掉进井里一样,是脱凡胎换仙骨必由之路。再加黛玉那灵芝露之助,睡了一觉不但好了,而且红光满面,精神倍增。

二人住在皇宫内,陪太子皇子们读书写字,说文论诗几日,又陪嫔妃公主们弹琴下棋几日。又与众人一起为元宵做准备。糊灯笼做绢花,装饰车辇船轿,自有皇后嫔妃,带着宫娥太监们忙活,可抄那成千成百条对联灯谜,便是这二位的事了。

一直忙到正月十四,才将各样东西准备好。

二人总算松了口气,领了皇上赐的晚宴后,回到红梅阁歇息。

那黛玉抚弄一阵琴弦,与宝玉说一会子话。因知皇上已传令刘家镇书院众书生、百姓由小吏带头,在皇城四周设灯观灯。又知京城四周百姓已涌进了京城。虽高兴,又有几分担心。便借口屋里闷,走出屋门,来到水池边上。

见池中水已化尽,知道天气已暖。

再看看那升起的寒月,光照大地,照的四野如同白昼一般。

梅花依旧飘香,那柳技已没有了冰凌雪扮,而且可以捏到许多小小的嫩苞。……

黛玉立在梅花下柳丛前,取下头上那珠儿,看看,却看见贾环正抱着贾草往水井跟前走。连忙说:“神仙姐姐,快救我的孩子!”

再看那贾环自己已经掉进了那水井了。小草在井边大哭。有人来了。

黛玉笑了。

又冲着那佛珠轻声暗问:“神仙姐姐,告诉我,这元宵节可太平吗?”

不见珠孔儿反映,却听耳边有人道:“灵芝娘娘还了宫,天下就太平了!”

黛玉吓了一跳,四周瞧瞧,不见一人。可耳边还有人在说:“您忘了您自个是谁了?还有您今日那夫君又是谁?接你们的仙辇已等你们多日了。还不赶快回宫?”

黛玉忙问:“怎么回?又回哪去?这父母儿女,学生书院又该怎么办?”

那人道:“若不回去,大祸酿成,后悔晚矣!切记切记!”

黛玉再问,却觉那珠儿在手中颤动。忙细看,孔内显出一群人,在乱吵嚷,为首的正是那胡老二。而御封张国师就安坐在一边的团蒲上,闭目养神。

黛玉忙问:“他们要干什么?”

那声音笑道:“要夺你们那宝贝!”

黛玉急道:“我们有什么宝贝?这不是找借口洗劫长安吗?京中十万百姓的性命可不是能开玩笑的!神仙姐姐帮帮我,好歹别让他们胡来!无论如何,等过了节再说不行吗?”

那声音道:“节前节后都是灾!如果你二人立即回宫,任事都没有了!”

黛玉跺脚:“这会子怎么走?”

那声音道:“不早给你说过吗?”

“唉呀,好我的姐姐,只有两天了,节就过完了。我与宝玉随你到天涯海角。这两日你不能帮我挡一挡?”

……

不见回声。黛玉央求:“好姐姐,要走可以。可宝玉那块玉还藏在刘家镇林家院那井里,你能帮我取回来吗?”

“我不是你姐姐,我是黎山圣母驾前使女。是替圣母传话给你们二仙。您的元神被圣母扣留在了宫中。那玉,还有那宝剑拂尘,我一并给你取来!只是三日之内,你二人必须离开凡界!否则玉帝嫌你们留恋凡尘,必打散你们元神,下界变牛变马,即便是圣母娘娘也救不了你们了!”

黛玉闻听,如同霹雳,半日无语。

又听到那使女道:“三日内,不论有何难事,你可吞下这玉珠,便会知道该如何了。那时候,本方城隍土地也会帮你们的!”

黛玉还想问,便觉手中一沉,定睛一瞧,只见双手中不但有那珠子和添了那宝玉,而且有了那柄拂尘和宝剑。

黛玉看着这些绝世奇宝,心中一酸,腿一软,便坐在了在梅花下的地上,泪如雨下,放声哭开了。

宝玉在房中久等黛玉不见来,便来池边梅林中找他,见她坐在地上痛哭,忙扶他起来问缘由。黛玉伸开手让他看。

宝玉瞧见了他手中宝玉,拿过来细瞧大喜:“久违了,我的宝玉!”又看见了那宝剑拂尘,“你使什么法子将它们取回来了?”

黛玉哭道:“宝玉宝玉,你可知你是谁?我又是谁?‘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回南海,’”

宝玉莫名其妙,应对了一句:“‘云堆罗汉风吹移步西天。’这…这是什么意思?你…你到底怎么了?”

“你即对上了下联,岂能不知意思?‘无立足之地,方为干净’!凡尘热闹,父母恩重,儿女情长,却要抛弃了!……这让咱们怎么才好啊!”

宝玉心中一惊。又听黛玉哭道:“苍天,让我们怎么才好啊?”

哭的宝玉心里直发慌。见黛玉在风地里泪水纷飞,硬拉她回到红梅阁里安慰。

黛玉见太监宫女们过来相问,忙掩饰:“想孩子了。”

又找了一根蓝丝带儿,将那宝玉穿好戴在宝玉项下,掩好衣襟。又将拂尘宝剑挂在墙上,吩咐众人不要动。

王公公见黛玉无端满面落泪,决不像是思念孩子,却又不好问,又见平白不知从那来的几样东西,只在心中直犯嘀咕。偷偷动一动,又沉地拿不起来。更觉得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