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绛珠女显神现灵护镇救书院1
作者:凌豌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28

……

且说宫中。

各宫娘娘,皇子公主都聚在与红梅阁只一墙之隔的上苑御花园里玩耍,先有一班歌伎在小戏台上吹拉弹唱。歌伎歇息了后,皇后又带着众位娘娘皇子公主,由黛玉陪着观灯猜灯谜。使得这里也十分热闹。

因见一灯上只写了一个“仙”字,众人猜不出来,一位嫔妃娘娘偷偷拉黛玉衣角。

黛玉明白其意,给她耳语。那娘娘明白了,一拍巴掌笑道:“皇后姐姐,我猜着了,是李太白的那句‘山从人后起’!”

众娘娘一想:“对对对!”皇后也笑了。

又往下瞧,又是唐诗一句:“目迷更云沙。”各人又七嘴八舌猜,猜不出。

有几个嚷嚷请皇后猜。那位娘娘又拉黛玉衣角。黛玉暗拉住她手,在掌中写了一个字。

那娘娘一想:“有道理!”便大声道:“是个‘渺’字!”

谁知道她们那小动作让一公主看见了,指与皇后:“母后,他们说悄悄活,泄谜底哩。”众人笑了起来。

皇后笑看着黛玉道:“怪不得。有你林夫人在此,有什么谜猜不出来?”又指她笑道,“是不是该罚你酒三杯?”

黛玉忙跪下叩头道:“不敢不敢。三杯酒不是把我灌到糜子地里了?还是罚个别的吧!”见她说那可怜,众人笑了起来。皇后也笑道:“听你说的多可怜?可不罚你不就违了这猜灯谜之忌?这样吧,我出三个谜,答出来便罢,答不出来嘛,决不能饶恕!”

黛玉无奈地道:“是!”

皇后命他起来,想了一想后道:“你仔细看着啊!”又手指着红梅阁院里伸出来的几朵梅花,走过去亲手摘下一枝。便道:“打一诗句!”

黛玉看看那香味扑鼻的红梅,笑道:“可是李太白的那句:‘一枝红艳露香凝’?”

皇后点头,又指一假山上的“寿”字:“林夫人,猜猜!”

黛玉四处瞧,瞧见了那轮寒月,抿嘴一笑道:“但愿人长久!”

皇后看见御花园中那昆明湖上的几只彩船,指与黛玉:“也是一句诗!”

黛玉凝目寻思,笑道:“出没风波里!”

皇后笑道:“这些我说只能算一个,都是哑谜一。我还要出第二个:‘刘备哭荆州。’打一句词!”

众人笑了起来,纷纷恭维皇后才学好。

黛玉笑着心中也赞叹皇后才华。又想想问:“皇后娘娘,这谜底可是那句词:‘空悲切’?”

皇后点头笑道:“真是不愧为才女。不过我让猜第三个谜,是一首律诗,射八句唐诗!行不行?”

黛玉无可奈何地道:“那只好试一试了!”

皇后便笑着念道:

“辉煌满地桂宫近, 宝鼎火熄钟声闲。

春气蓬蓬寒冬过, 月路如霜鸟连绵。

空谷鸣琴隐士弦, 桃园深处咫尺远。

仙姬美娥神仙地, 琼楼玉宇模糊天。”

听这长诗,众娘娘公主互相看看,吐吐舌头,都看黛玉如何对。黛玉也知其意,不敢大意,便一句一句地对来:

“皓月当空宝镜升, 金炉香烬漏声残。

风吹龟鼓山河动,一行白鹭上晴天。

………”

正要往下对,忽觉头上珠儿乱颤,顺手取了下来,一眼瞧见孔里刀光剑影,火光冲天,不由大吃一惊。

皇后见他动作古怪,伸过手:“让我看看你这珠子!”

黛玉赔笑道:“一颗佛珠,只因是我母亲之物,配了个银簪子便戴头上了。”

皇后道:“几次见你,头上总有这个珠子,便想知道是个什么宝贝。”

黛玉只得将那珠子捧了过去,可暗中念道:“变旧些!”

皇后接过珠子一看,果然是颗擅木佛珠,与大拇指一般大,枣红色的,看来时间太久了,十分陈旧,隐隐还有一小小的裂缝。皇后左右看,看不出什么蹊跷,便还给了黛玉。

黛玉接过来,更觉珠子颤栗的更加厉害。一瞅:珠内闪出的正是刘家镇书院!黛玉心如油煎,见娘娘盯着自己,忙跪下叩头:“臣妾腹痛难忍,先去去再来吧!”

皇后问:“不舒服了?还是答不上来了?”

黛玉慌忙乱点点头。

皇后见他神色不安,信以为真,笑道:“那先去吧,呆会就来!”黛玉叩了头起身道:“谢娘娘!”一说完回头就走。

奔回红梅阁,合掌捧着佛珠暗念:“神仙姐姐,快救刘家镇百姓和我们那些学生啊!”

那珠子里没动静,黛玉想起那黎山圣母的侍女之言,什么元神,被留在了黎山,自己有事吞下那佛珠便有救。忙将那珠子吞了下去。便觉身轻如飞。可又该怎么办便不知道了。

却听见一个老翁的声音:“灵芝娘娘,土神见礼了!”

黛玉低头一瞧,是一个三尺来高的老头儿。忙问:“你是谁?你说什么?”

那土神笑道:“灵芝娘娘,那年大旱,你来这宫中求救与当今天子,我曾不是见过您吗!我是本方土地,黎山圣母早打发待女与小神说了,要帮你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