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书籍如此之多,不过却多是修心养性之书,若是没有发生靖难之役的话,叫我在此住个十年八年倒也无所谓,但是现在碰到了这样的事情,那个朱棣贼子,生性彪悍,死在他手中的儒士不在少数。.不知太极拳放在哪里了,若是我找到了就好了。”
整个藏经阁如此之大,想要找出太极拳修炼之法实在比较困难。
即便是方府的藏书楼唯有上万册藏书,想要有目的的找出一本书也是十分困难的。
方贤虽然前世里读了无数的仙侠小说,里面俱是将修真多少奇妙,长生不死之类。但是真正自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却感觉修炼并不是如此的简单。
不简单的想法,来源于这些日子以来所闻所详。
不过这些都是毫无头绪的猜想,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将自身的修为修炼好,争取能够在朱棣大军攻破应天之前做出一番壮举。
“来到此处,我还未来得及休息,松溪道长就将我送到了此处,怕是我父亲真的要将我关在这里一年吧!”方贤一边一本又翻着一本的看着,一边心中揣摩父亲方孝孺的意思。
“时间已经不多,只有四个月左右,我该如何是好。”方贤想道。
“对了,现在虽是天晴,但是此地却宛如黑夜,修炼神魂再好不过。”方贤走到门旁轻轻敲击了三下。
“小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果然如同方贤猜测的一般,徐岱岩和李天目并未开门,而是在门外喊道。
“你能帮我拿点檀香和一些药材来吗?”
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想,方贤徐徐嘘出一口气,看来此次父亲确实下决心不让他卷入这场祸乱之中了。
“好,不知小先生要什么药材。”
方贤将平时修炼武功用的药材告诉了他们,并且叫他们寻一炉子和煎药的瓦罐来。
很快一阵脚步声传来,方贤知道他们已经去拿,于是回到了藏经阁中央,再次翻起了书籍。
正当方贤看《玄都宝藏》看得起劲之时,徐岱岩和李天目拿着东西走了进来。
“小先生,你要的东西都已经放在了这里,我们先出去了。”
方贤点点头,“嗯,好!”
两人将东西放在了西北角落里,然后便匆匆走了出去。
方贤此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个藏经阁里面,等到两人走出去之后,放下手中已经看完的那本《玄都宝藏》,继续拿起下一本。
“这藏经阁里面还真是书籍众多,光这玄都宝藏就够我看上好一阵子了。”
大约半柱香的时间之后,方贤拿着手中的玄都宝藏边看边走动了一下,突然,走到放玄都宝藏这个大书架的边缘,一本书吸引了他。
“咦?这本书怎么是大红色的,似乎和其余的玄都宝藏完全不一样,我拿来看看。”
方贤将手中的那本玄都宝藏塞进去,又将书架边缘那本大红色的书籍抽出,只见上面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宋体字——《玄都宝藏》。
这本书很厚,足足有几百页。
方贤看见之后,第一反应就是看背面,却发现根本没有写“全真教”三个字。
“怎么不是全真教编著的?”
方贤疑惑了起来,要知道《玄都宝藏》乃是元朝之时全真教教主尹志平编著的,可是这本大红的《玄都宝藏》却似乎并不是。
方贤读过许多人的笔记或者书籍,知道若是一本书是由自己编写的,那么背面必定会留下自己的大名,这是默认的规矩。
即便是少林寺、全真教、武当派、昆仑派这些翘楚也不能避俗。
只是这本《玄都宝藏》实在太过怪异,封面大红不说,而且根本没有写任何人编著,甚至连一个刻章都没有,光秃秃的,却又显得那么的和谐。
“反常必有妖,既然这本玄都宝藏和别的不一样,那么里面一定有怪异。”
方贤带着好奇的心思,翻开了《玄都宝藏》。
玄都宝藏开篇就讲:武学最终,乃坚固肉身,超脱生死,绝非杀戮逞强。世间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坚固则能载人直达苦海彼岸。
第二讲的是:世间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无边,筏终腐朽,唯有神魂坚固,则可舍弃舟筏,以自身之力,游至彼岸。
“嗯?这和通天经上讲的一摸一样?”
方贤心中依旧疑惑,又翻看下去。
果然下面首先写的是武术的修炼,分为练肉,练筋,练膜,练骨,练脏,练髓,换血,明窍八大层次。
而神魂修炼也如同通天经上所写的那般分为十大层次,为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夺舍,雷劫,阳神。
开篇讲述的都是方贤懂的明白的,自然一目十行舍去不看,直接翻到正文部分。
正文第一篇的标题写着《修炼法诀》。
“难道这上面记载了修炼之法?”
不明所以,方贤眼光略过望下去,只见上面写着《上清通天经》、《玉清元始经》、《太清太上经》乃是修炼至宝,世间修炼之法千万,唯三卷经义并列榜首。
“什么,我得到的通天经居然是修炼之法之中的榜首?不过这元始经和太上经又是何物?”
方贤看见这三个名字顿时眼皮一跳。
传闻世间原有一本宝藏名为《鸿蒙造化经》,乃是讲超脱的无上法门。后不知何故,被三位大神通者得到,《鸿蒙造化经》逐分为三卷经书,一卷为《上清通天经》,一卷为《玉清元始经,一卷为《太清太上经》,俱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精华的无上法门。
《上清通天经》乃是修炼神魂的无上秘诀,《玉清元始经》则是修炼武术的无上秘诀,而《太清太上经》只闻其名,未知修炼之法。
但是若要真正超脱彼岸,需要三卷经书一起参悟,只可惜当年封神一战之后,仅存的《上清通天经》和《玉清元始经》也不知所踪,更别说从未现世的《太清太上经》了。
佛家有三尊大佛,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而我道家也有三位天尊,分别为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方贤看得如痴如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读到这里,方贤蓦然醒悟:“传闻当初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即为鸿蒙,混沌元气又化生阴阳二气,即是天地,阴阳二气又化生三清,即为三清天尊,三清之相和,可生天下万物!”
再看下去之时,却已经不再讲解三卷经书,而是讲解另外六部宝典。
哪六部?
“这《上御玉皇典》、《下御勾陈典》、《北御紫微典》、《东御太乙典》、《南御长生典》、《北御后土典》究竟是何宝典,居然能够排在修炼法门的第二?”
方贤只知道道教有六御,分别为统御万天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统御万雷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星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统御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以及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先是三卷超脱之法乃是取自三清天尊之名,后又有六部宝典取名自道教六御,这其中究竟有何秘密?
“传闻六御源自天地**,宇宙是巨大的空间,分为上、下、东、南、西、北。这玄都宝藏说六部宝典若是能够集齐,一同修炼亦可超脱彼岸,大千世界果然奇妙。”
方贤啧啧赞叹道,他不时浏览下去,这本《玄都宝藏》其实并非什么修炼之法,而是一本杂论,记载了各种修炼之法和有名的宝贝。
比如无上的七宝,盘古幡,太极图,混沌钟,玄黄宝塔,十二品金莲,七宝妙树以及诛仙四剑。
看见这些耳熟能详的宝贝的名字,方贤不由感叹了一声,“想不到这些居然全是真实存在的,当真稀奇。”
得到了这本《玄都宝藏》,方贤几乎就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修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