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率领众将在议事厅召开军议,参加会议的众将都是踊跃请战出兵长安。
尤其是魏延,更是磨刀霍霍,恨不得肋下生翅,能飞到长安去。
眼望着众人高昂的战意,秦峰下令,高顺、安罗绮、廖化、秦宜禄跟随出征,廖化负责粮草押运,秦宜禄负责军法。而魏延、吕步、任峻留守中牟。
魏延一听竟然要他留守,当即不干了,大声嚷嚷道:“主公,我要上战场。主公,我的双刀早已饥渴难耐啊!你还是换个人留守吧!”
秦峰瞪了魏延一眼,教训道:“中牟,是我军的后方基地,是我军将士竭力守护的家园,没有大将坐镇,将士们怎能在前方安心作战?我要你留守中牟,也是对你的考验,我们走后,你就要负责整个中牟和梁县的防线,还要筹备粮草支援前线,种种任务殊为不易。我还担心你完不成这等重要任务。”
秦峰一番话说得言辞切切,魏延听后觉得留守责任确实十分重大,无奈只能听命。
秦峰又拿曹操攻打徐州,老巢反被奉先公抄了的例子,提醒魏延明白留守的重要性,又安排魏延和吕步、任峻好好协作,留守时管好后方。
秦峰原有老兵九千多人,这次新训练的五千多兵已经可以上阵使用。秦峰将这五千人马分别补充到凌云营、陷阵营还有刺刀营。
当日下午,秦峰、高顺、安罗绮、廖化、秦宜禄集合兵马,率领凌云营和陷阵营八千多兵马向西出发。而魏延的刺刀营接近三千人马留守中牟。
向西穿过荥阳、成皋、巩县、偃师,经过两日一百多里的急行军,傍晚秦峰率领军队来到了洛阳近郊的白马寺。秦峰在白马寺扎下营盘,再往前走八十余里,那里就是河南郡与弘农郡的交界处――函谷关了。那里有西凉骁将张济率领七万多西凉军驻守。
宁静的晚风吹拂着大地,夕阳将大地洒满金辉,秦峰站在军营辕门前,感受着风中带来的故乡熟悉的气味,痴痴地望着远方的洛阳城。在落日的斜晖下,远处的洛阳城露出残破的城墙,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在天地间蜷缩着身体。望着洛阳残破的模样,那一段段熟悉、痛苦的记忆涌入心头。
唉,秦峰闭上眼睛长叹一口气,记忆里的伤害,总是不能轻易忘怀的。秦峰摇了摇头,转身想要离开。
秦峰一转身,才发现安罗绮也站在身后。此刻安罗绮也是痴痴地望着洛阳城,右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右眼眼罩,怔怔地出了神。
望见安罗绮这副模样,秦峰知道看见洛阳城,同样勾起了安罗绮凄惨的记忆。
秦峰正要走过去安慰安罗绮几句时,一个小校前来传令:“启禀将军,李进将军率燎原营三千多人马已赶到军营。此刻,高将军和李将军请您前去议事。”
秦峰早在大军开拔之时,已传令李进前来白马寺会合。李进之前一直在梁县开采铁矿,开展屯田。李进离洛阳本来很近,但要安排留守人手,要押送大量粮草而来,反而就比秦峰晚点赶到洛阳近郊。
梁县距弘农郡一百多里,比中牟离弘农近很多。李进此番前来,肯定能带来一些弘农的消息。
一进大帐,李进就赶忙前来参见,一个月没见,李进那宝石般的眼珠里精光更甚,看来这一个月在外独挡一面的历练,让李进气势增长不少。
按位次坐好之后,李进首先禀报了一下梁县开采铁矿的进展情况。李进已在梁县找到了露天铁矿,正在派人开采,料想再过一个月就能开采出来。
秦峰闻言大喜,修书一封给吕步,要吕步大力支持梁县开采铁矿。
说完铁矿开采之事,众人开始商议攻打弘农郡张济之事。
高顺拿出一张巨大的地图铺在大帐地上,秦峰一看赫然是弘农郡的详细地形图。
“高将军,您这地图如此详尽,是如何弄到的?”秦峰好奇问道。
高顺拈须笑道:“为将者焉能不知地理。昔日我和主公在长安之时,眼见长安守不住,就将大将军府里的六十五张天下驻军地形图取了出来。可惜眼下战乱不止,这上面标注的驻军和存粮之数,已经无效了。”
望着这么详尽的地图,秦峰大喜,命令道:“秦主簿,你出使朝廷时经过弘农,还被张济扣押在弘农两个多月,对弘农地形熟悉,就由你能介绍下弘农郡的地形吧。”
秦宜禄恭敬称是,走上前来,用个树干指着地图,介绍弘农郡的地形:“这弘农郡坐落在长安和洛阳两大都市之间,地势险要。北面隔黄河与河东郡相望,流经弘农郡的这段黄河极其湍急,很难渡河。”
“而弘农多山,东部的崤山方圆百里,地势险峻。从西到南是秦岭向东延伸的枯纵山,熊耳山和伏牛山。西面有陡峭的华山,山上都是原始森林。而弘农郡的诸城就分布在这些群山怀抱的狭窄平原上。”
秦宜禄接着由东向西讲说弘农郡的城池:“崤山之东是函谷关,函谷关紧靠河南郡的新安、陆浑等县城地势平坦,是弘农郡的粮仓。经函谷关往西走,就是崤山中部的洼地,渑池坐落在其上。穿越崤山之后,地势重新放缓,黄河在此和北上的烛水相交,陕县、曹阳和郡府弘农城都集中在这块狭小的平原上。再往西,被华山所阻,道路蜿蜒向南,在弘农城二十里处再折向西,穿过秦函谷关就是弘农郡西接长安的潼津和华阴了。”
秦宜禄出使一回,果然对弘农郡的地形了解得如数手掌。
高顺站起来,在地图上比划道:“前几日斥候已查明,张济军的驻扎情形。张济派其侄子张绣扼守在渑池,他则率主力部队在陕县、弘农城机动。”
“张济如此安排,真给我军可乘之机。我军可一军向西北进军通过函谷关之后,直攻渑池。另一军向西南进发,绕过枯纵山、熊耳山,沿着浊水向上进攻陕城和弘农城,各个击破张济两叔侄。”
姜不愧是老的辣,高顺此计大为可行。帐中众将听得都是暗自点头。
就在这时一个小校进来禀报:“弘农传来重要消息,张济军队防御部署发生重大调整!”
(兄弟们,多投投票啊!谢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