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飘零塞外一沙鸥
作者:嗟余听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25

飘零塞外一沙鸥

兼析词牌名《人月圆》

文人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吴激虽然在金国的地位高、待遇好,且被捧为金国词坛领袖。但作为一个艺术造诣精深的文人来说,他的文化人格决定了他只能借温馨的爱好和伤感的情事来抒写根深蒂固的亡国之殇,家破之痛。

据洪迈《容斋题跋》记载:洪迈的父亲洪皓出使金国被羁押十四年。有一次,在燕山,洪皓应邀出席金朝张侍御家的朋友*。在酒会上,张侍御让一群漂亮的MM出来佐酒,其中有一个楚楚可怜的侍儿与其他金国丫鬟的装束迥异,眉宇间隐隐有哀伤之气,面容凄凄戚戚。这位流落北方沦为歌妓的才色双绝唱歌侑酒的姬妾一出场,就引起吴激的注意。就问她的出身和来历,谁知她竟然曾是宋朝宣和殿婢女、曾嫁徽宗生母陈皇后娘家人。参加宴会的北宋遗民,都为其身世感慨唏嘘,相约专门为她各写一阕乐章,来抬高她的身份和地位。轮到吴激,他抚视前迹,感慨平生,怆浪满怀填了一首《人月圆》: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短短的几行字,圆熟地融化了杜牧、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诗句。

其一,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其二: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三:白居易的《琵琶行》的第四部分的前两句和最末两句: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据刘祁《归潜志》记载:宇文虚中(叔通)是当时金朝的文坛盟主,有些看不起对小他一辈的吴激。在这次*上,宇文虚中先行赋了一首《念奴娇》, 有“宗室家姬,陈王*,曾嫁钦慈族。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之语。等拜读了吴激的《人月圆》后,茫然自失,自愧不如。后来,有人求作词的,他不无嫉妒地说:“吴郎近以乐府名天下,可往求之。”其推重如此。

据《填词名解》介绍,《人月圆》这个词牌名是因为北宋*驸马爷王诜(晋卿)的《元宵词》有:“华灯盛照,人月圆时,”之句而得名。又因为吴激这首词的末句,取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泪湿,”故又名《青衫湿》。《中原音韵》注:黄钟宫。

另有一次,吴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的白城)邂逅流离在此的原宋室梨园乐工、善于鼓瑟的宋朝老姬,勾起了他的故国旧君之思和干戈漂流之恨,敏感的神经又一次受到刺激,不觉填了一阕《春从天上来》: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无情的岁月,残酷的现实,已使美姬变成憔妇,容姿不再。吴激何尝不是如此?

金代元好问《中州乐府》曰:“好问曾见王防御公玉说,彦高此词,句句用琵琶故实,引据甚明,今忘之矣。”这首词当时在金国的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据元好问《中州集》卷二记载: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县)人。归金朝后碌碌州县,年六十余始入翰林。终于忻州刺史。皖城有玉照乡,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本,仿照吴激的词意,填了一首《鹧鸪天》: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笛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此处不论“吴姬”是虚是实,而词中的家国之思已跃然纸上。陈廷焯评此词“*酸楚”,所论甚当。这里既有“婉”,更有“悲”,一种悲愁交加、撞击心扉的“排荡之力”。

吴激以上的两首词不仅在金国流传,还传播到了南宋,甚至流传到了海外。

元朝时从高丽来华,曾任西海道安廉使的李齐贤也写有《人月圆》“马嵬效吴彦高”一阕,句法多有效吴激之处。又《居易录》载:“高丽宰相李藏用,字显甫,从其主入朝于元。翰林学士王鹗邀宴于第,歌人唱吴彦高《人月圆》、《春从天上来》二曲。藏用微吟其词,抗坠中音节,鹗起执其手,叹为海东贤人。”于此可见吴激令词《人月圆》影响之一斑。

长歌当哭是一种无奈。吴激从一出生就决定被卡在了上苍为他预设的时代厚壁上,孤独无援,他注定要在历史的夹缝中老死。1142年(金皇统二年)的孟夏时节,52岁的吴激出仕河北深州太守,仅仅三天,他就驾鹤西归,留下了《东山集》和《东山乐府》著作二卷,走完了他作为大宋遗民,作为金朝词坛巨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