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山东滕州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
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父亲是位能工巧匠,母亲非常贤慧。先进文化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的勤奋、纯朴与灵敏,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等手工工艺。同时,他拜师求教,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一位深沉、博大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墨子一生都过着清苦的生活。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兼爱非攻。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二,天志明鬼。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三,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四,非乐非命。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五,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战国末期,墨家后学将该派的著作汇编成《墨子》一书,《墨子》一书是墨子言行的忠实写照。此书文风朴实无华,但部分内容即难懂又难读,以致两千来年,很少有人问津。直到近代,才有学者认真解读这本古书,才发现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对光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有着较深的研究。这一发现,震动了当今学术界,使近代人对墨家乃至诸子百家更为刮目相看。
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成就和贡献是巨大的,在宇宙论方面,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没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属性不会离开物质客体而存在,属性是物质客体的客观反映。人之所以能够感知物质的属性,是由于有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在数学方面,墨子把点、线、面、体分别称为“端”、“尺”、“区”、“体”,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定义,而且跟现代定义基本相符。此外,墨子还对十进位值制进行了论述。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墨子》中记述了丰富的力学知识。上面写道力学是研究机械运动的科学,并给“力”下了定义,他研究的杠杆定律要比阿基米德早二百年,如果早发现的话,杠杆定律就被命名为墨子定律了。光学上墨子阐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并提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理论。声学上对声音共振现象有了模糊的认识,并灵活运用到了军事战争中。墨子还是一个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在止楚攻宋时与鲁班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而且熟知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墨子的哲学建树主要是认识论和逻辑学。
墨子的科学造诣之深,成就之大,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堪称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中的佼佼者之一。**高度评价他说:“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