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找工作
作者:液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040

银,不要做梦了。

银还在被窝里睡觉,做着美梦。被老妈用铁锅打了一顿。

好疼,银你不能再啃老了。去找份工作吧。

话说,银已经失业两年了。先前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工资么不死不活的样子。

银不想被当成廉价劳力使用,晋升通道也不行,他不会拍马屁和没有关系。

所在的公司是从事IT技术开发的,所在部门主要是做各种移动设备产商的OEM项目,在过去的5年中,N公司一直是公司的最大的客户,其营收一度占到公司一半的财政收入,LZ由于工作关系需要与客户公司进行合作开发,也经常在欧洲出差,出差的地方主要是N公司的德国分部,偶尔也去过两次N公司的芬兰总部,甚至还有后来的běi jīng分公司。所谓IT行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见证了N公司从2008年的最巅峰,一直到去年的最没落,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

1)公司的理念:作为前世界第一的手机公司,规模不可谓不大,光德国分部据说就有两千多人,公司大了,也就官僚了,人也懒惰了,也变得自傲了。记得当时我们推荐了一些可以会流行的新功能给一个新产品部门的产品经理,该产品经理看了后,连连摇头说NONO,详细一聊,原来他看到N公司所有其他的产品中都没有这些功能,所以认为这些功能没有必要。我们也演示了三星;HTC等其他公司的新产品跟他进行沟通交流,结果被这哥们一通鄙视,在他看来,N公司的产品才是最好的,最符合市场需求的,所以很多新的项目也没有谈成。熟不知,此时Android的市场已经攻城略地的抢占大块市场,N公司还沉浸在自己老式的RTOS手机系统中,无新功能和新亮点推向市场,焉能不败。当然N公司也有一些眼界开阔的产品经理,我记得有个年轻的产品经理,办公室中摆满了市面上各种最新款的手机,各个产商的都有,这位哥们对每款手机都做过一些研究,了解每款手机的亮点,我们向他推荐新产品演示也容易沟通,不过遗憾的是这位产品经理资历浅,人微言轻,很多产品和项目不能完全决定,我们也失去了很多项目机会。

2)员工的加班:在德国很少有加班的,周六加班要申请,周rì是法定休息rì,不允许加班的,除了一些景点和餐饮店等,连超市都是关门的。正常N公司的标准工作时间是早上8:30上班,下午5:30,通常有些员工来的很早,7:30到公司,下午可以4:30就下班了,一般很少有员工下午6:00以后才走的。我们和N公司同一项目组的是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由于我们自己的事情比较多,经常拖着下班,N公司要有一个员工陪着。有一次,因为一个项目比较紧,我们一直拖到7:30才下班,最后下班的时候,陪着我们的那位哥们笑着跟我们说:从他爷爷辈开始的规矩今天到他这辈,就被打破了。我们问Master,开会时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汇报给他,然后再由他汇报给老板,最后再由老板来决定处理。这哥们估计原先也不是做项目的,对整体状况不了解,搞得每次开会的时候,běi jīng公司的员工都要跟他解释一番。到后来,每次开会的时候,běi jīng公司的QALeader干脆说不用叫他了,我们自己讨论一下就得了,到时候姐们我自己汇报给老板算了。不然叫他来,每件事还得跟他解释一番,最后关键他也没有决定权,最后还得汇报老板。这哥们就是打酱油的。

6)手机公司的前景预测:N公司当年在手机市场是有很多次失误的。最近的两次一次是没有跟进做Android市场,因为当时N公司自有的智能手机平台Symbian还很火,占据着很大的一块市场份额,或许当时N公司还看不起Google,觉得做网络的公司怎么能做手机系统,结果没有搭上Androi这趟车。另外一次是前两年开始做bian给抛弃了,卖给了艾森哲,其实当时Symbian还是有一些市场份额的,N公司应该是不再投入Symbian研发,但可以仍然出货,通过逐步减少出货量让Symbian市场慢慢萎缩。这样一来可以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另外给Symbian的开发者也有一个缓冲期,不至于有一下子的冲击。N公司的WindowsPhone手机推出,虽然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但是前途仍然渺茫,WindowsPhone的市场仍然微不足道,第三方开发者也不太看好,好在N公司的产品线比较全,从高端智能机到最低端的老人机都有,所以还能撑到现在,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知道,这两年N公司在亚非拉市场的低端机,是公司一块很大的营收来源。不过,这也给国内很多做亚非拉市场的山寨机公司不小压力,呵呵。

韩国的S公司,LZ只在国内做过一个项目,了解不深,但是从S公司的运营模式看,基本上是:用做山寨机的的思路来做智能机,也就是不停的推新功能新亮点的机器,紧跟市场需求,虽然每样功能做的一般,不如水果机jīng细,但只要比大部分手机公司质量要好就行。

至于水果机公司,是典型的强势领导人型公司,即:公司的兴衰完全取决于强势领导人的战略眼光。领导人赌对了,公司也繁荣一时;领导人要是赌输了,整个公司也跟着垮掉。这几年媒体一直把Jobs捧成了神,但LZ个人认为:从一个成熟公司的架构看,Jobs不算是一个很好的CEO。Jobs是一个顶尖的产品经理,他对用户需求和市场保持着敏锐的嗅觉,对于产品有完美主义情结,这是Jobs能推出革命xìng产品的根本。但是做为一个CEO,他们没有良好的管理和团队培养能力,不然当年也不会把苹果搞得快要垮掉,自己也被赶出公司。后来回归苹果后才大有改进,除了自己的反思,估计也和交了这么多学费有关吧,呵呵。Jobs以后的苹果,再也没有推出革命xìng的产品,现在的iPhone5充其量也就是4的升级版本,除了Jobs,再也没有人给苹果带来一次革命。这一点对于苹果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苹果公司的盈利产品线很单一,一旦这些产品停滞不前,就很快会被韩国S公司赶上,以S公司的速度,LZ个人认为也就2~3年时间就可以赶上。说不定到时候大家看那时的苹果公司,就像看现在的N公司。

LZ自身在IT行业干了12年了,从5年多前进入这家公司开始,差不多都是做的N公司的项目,上次偶尔翻了翻护照,发现在N公司德国呆的时间居然有将近20个月了,回过头来想想,发现干了这么多年个人发展几乎任何长进:还是拿着差不多进公司时的薪水,身体也胖了,肚子上的呼啦圈也粗了,工作的热情也没有了。唯一的收获就是在德国这么长时间,附近的很多小国都跑过了,权当免费旅游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