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师徒之间
作者:王德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53

第二十六章师徒之间

本草堂诊所坐落在东城角一条老街和一条小巷的交接处,紧邻?第二中医医院,相通的四开间铺面,面积约有一百二十平米。占总面积一半的两个铺面用作药房,一间铺面被隔成四个独立的诊断室,剩余一间分隔成收费处和候诊室,整个诊所布置得古色古香,不用看招牌,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中医诊所。

诊所负责人刘明理,已年过七十,原是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退休后因慕其名找到家里请他诊治的病人不少,干脆就自己申办了这家私人诊所。诊所开业几年来,刘明理才深深感到现在个体行医的艰难,由于江湖游医和庸医的招摇撞骗,由于医疗纠纷频频见诸于媒体,这就致使不少民众对医生良莠不分,对个体医生更是丧失了信任。既怀疑其技术又怀疑其药品,也怀疑其收费,在这种背景下,要经营好一家诊所实属不易。在医院里,医生只需要对病员尽职尽责即可,可一家个体诊所的负责人却事必躬亲,单是把好药品质量关就颇费心思。如今药品批?场很混乱,不仅西药,中药材?场上伪劣药品也比比皆是。如往白蔻砂仁里贯注硫酸镁,用碰柑皮冒充陈皮,往净银花里搀银花藤等等。更有黑心者,将药厂取汁后的药物烘干后返回?场销售。药物制剂就别说什么依古泡制了,不少经营者就连饮片咀片也分不清楚。至于用假充真用次品充上品的,也不在少数,如假阿胶假鹿茸假虎骨等等,其混乱程度让搞了一辈子中医药的刘老中医倍感吃惊,于是对把好药品质量关特别重视,且颇费了一番心思。先,在进货渠道上,他经过多次比较筛选,确定了中药材?场上几家比较重视信誉的经营户,其次,药品泡制他选择了自己动手,药房里两个中药师,就是他想办法挖来的宝贝.都是能识别药材真假且中药炮灸极佳的行家好手。有了这两人把脉药材质量,刘老中医才算松了口气。作为一个行医几十载的老医生,他最明白药物对一个中医的重要性,中药的作用效果因产地不同和等级差异而有很大差别,如果不把握好这一关,一个中医,即使你是华佗再现扁鹊重生,要成为一个好医生恐怕也很难。

每天清晨六点,刘明理老中医都要和两个中药师中的一个提前到达诊所,炮制一些当天所需用的药物。老年人睡眠少,他把这当作了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选择这个时间制药,也是经过再三考虑才定下来的。诊所是一排独立的商铺,房后有一大片空地,空地前面是滨河公园,再往前就是清河了。同其环境宽敞,在这个时间段炮制药材不会影响邻居,也无碍于观瞻市容。经过约一个小时的炮制。到八点钟诊所开门营业,炮制好的药品或装药格或晾晒,都已收拾完毕,而诊所一天正常的工作也就开始了。

刘明理老中医到达诊所时,今天应到的林药师还未到,打开卷帘门上的小门走进诊所,他突然听到有打鼾声。他开了灯,赫然看见郑新躺在他自己诊断室里的床上正呼呼大睡。刘老医生不禁吃了一惊。很显然,郑新昨晚没有回家,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以刘明理对郑新的了解,如果不是因为什么意外,他一般是不会在外面过夜的。我诧床,换个环境就睡不着。此时,刘志医生想起郑新爱说的这句话,不禁心里一沉,难道中医医院真认为郑新那张处方有问题?

在刘老医生眼中,郑新是个不可多得好中医。这孩子,天资聪颖,又很勤奋,对歧黄之道,深得要领。这对一个系统掌握了西医学的医生来讲,尤属不易。说实话,两年前,当郑新找到他,说要从医院辞职到诊所来工作,亦要拜他为师时,他心里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郑新辞去医院的职务很可惜,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喜欢郑新加盟诊所。刘老医生和郑新的父亲郑伯仁虽说不是很熟。但在一些中医研讨会上也见过几次,且已神交已久。对于郑伯仁在中医内科和针灸方面的造诣,刘明理有很深的了解,并深有体会。因为紧邻中医医院,刘老医生因一些病人往来于医院和诊所之间,和郑新也早有接触。对其医术和人品都很认可,经常感叹后生可畏。郑新加盟诊所,本草堂诊所必然如虎添翼。但刘老医生对郑新拜他为师的请求则有不同看法。在他看来,以自己的能力,不具备收郑新这种已具相当高水平的医生为徒。郑新之所以愿意以一个主治医师的身份做他的徒弟,他知道郑医生主要是看中了自己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的独到之处。但这种独到之处是可以通过同行磋商进行交流的,不一定非得以师徒的名义进行。他把这个意思对郑新讲了。郑新却依然坚持拜师一说,说古人尚有一字之师之说呢!更遑论玄妙深奥的中医学。无奈之下,刘老中医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

郑新来到诊所后,跟刘老医生抄了三月处方。在这三月中,刘老医生在传授自己经验的同时,也接受了郑新许多比较新颖的观点,彼此都感到收益不小。刘老医生认为,这那里是授徒,明摆着就是两个同行在互相交流和学习。所以在心里从不把郑新当徒弟看,而是执同辈之礼。这使郑新常常感到有些不安。

郑新单独临床后,病员日益增多,门诊量已直逼刘老中医,刘明理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庆幸自己没看错人。这是一个可以成为一代名医的医生,刘老医生现在越来越相信这一点。他时常在心里寻思,某天将自己祖传的几张秘方授予郑新。刘明理无子嗣,孤家寡人一个,如果刘氏祖传秘方能在郑新手里扬光大,岂不是件天大的好事!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祖传秘方传与有志弘扬中华医学的后辈,岂止是救人一命!它有可能救人千命万命呢,那又该造多少级浮屠呢?那一定是座直插云霄的通天宝塔!想到这里,刘明理老中医感到很欣慰。

正是因为对郑新寄托的希望很大,刘老医生对郑新的大事小事都很关注。昨天傍晚小柳一来,刘老医生就直觉有事。因为自郑新辞职进入诊所之后,诊所的病人就与日俱增,这对?第二中医医院的门诊多少就有点影响,因此医院里不少人对郑新颇有微词。有些和郑新本来关系不错的人因为避嫌,也很少来诊所找郑新。小柳代表贾志同医生前来索要处方,使刘老医生隐隐有点儿不安,虽说他知道从药方上,医院赖不了郑新什么,但刘老中医担心医院某些对郑新心怀不满的人借机做文章。

昨夜一宿未睡好,今儿一大早又见郑新睡在诊所里,刘老医生很想叫醒郑新,询问一下夜来都生过什么事情,可当他看到郑新睡得很香甜的样子,便打消了此念,他想郑新有可能才入睡。正在此时,林药师来了,一见刘老医生就说:“刘老,中医院昨天又死了人,刚才死者亲属把花圈都摆放到医院大门口了!”

“是么?我看看去。”刘老医生心里一惊,边说边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