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卫山县
作者:泰极长流      更新:2019-08-18 06:25      字数:2533

最终叶晓一共统计了五十二人,随后,叶晓拿出了一个册子。

开始按着上边的名字开始点名。

不管是当官,还是做什么,只要是管理层,刚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手下的人,并且让手下的人认识自己。

叶晓站在众人面前,面色平淡,看不出喜怒哀乐,这就让人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始终保持着神秘感,让人对他有一丝畏惧。底下的人搞不懂上边的人心里在想什么,自然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除过身居要职的,其他人都已经到了,各位想必也知道我是谁了。本官姓叶名晓,陇右金城郡人士,是今年考取的的进士。承蒙皇恩浩荡,朝廷指派我来到卫山县上任。既然来了,叶晓就绝不会辜负朝廷的期望,也不会让卫山县的父老乡亲们失望。各位都是为县衙里办事的,我自然得认识认识。我每点一个名字,点到的就站出来给我做个自我介绍,职位,特长。以后调兵遣将至少该知道谁是干嘛的。明白了吗?”

底下一片沉默,随后好象是有人反应过来说了声明白,剩下的人这才稀稀落落的喊道明白。

叶晓看着一盘散沙一样的众人心里略微有些失望。如果说是杂役这样也就算了,可是那些官兵也是如此,这要是关键时刻一点纪律也没有怎么执行任务。

大概是时间站的长了,后边直接有人坐在地上,叶晓走到侧边才看见那几个嘻嘻哈哈谈论着什么的人。

“这几个是谁的人?”

原本坐在地上的人一个激灵站了起来。

黄大年一看是自己手下的几个衙役,走到后边一人屁股上踹了一脚。

“你们几个,没看到大人在上边训话呢吗?是想挨板子了。”

这几脚不轻不重的倒像是和几个人闹着玩似的。叶晓也不多说什么,抓了几个出头鸟,人群据安静多了。偶尔有人搭两句话也不影响。

他们以为是仅仅是要点这些下边的人,没想到是从县丞开始。

“曹生。”

县丞显然没想到连他也要说。

曹生是个六十有三的老汉,不过看上去却是面善。

“啊,属下曹生,秀才出身。家在卫山县,祖上是开私塾的,如今由我兄弟当私塾先生。”

叶晓点了点头,道:“曹县丞家里是开私塾的?”

“是这样的,大人,属下偶尔也会在私塾讲课,不过私塾的先生是我兄弟。是迟我三年的秀才。”

显然,曹生这样说与其开始略显自豪的,不过还是佩服眼前的年轻县令,年纪轻轻就高中皇榜。曹生一家确实算是在这卫山县有点名气了,书香门第,大概可以这样形容吧。不过可能和叶晓脑海里想象的有点出入这个私塾在他见了之就会明白。

“刘关阳。”

刘关阳显得有些不太自在,他知道这件事叶晓一定会过问他的:“属下刘关阳,是刘家村人士,童生。”

“黄大年。”

“属下黄大年,习过些花把势,猎户出身。没读过书,就会写自个儿的名字,特长?就是力气大。”

叶晓的个子已经算是高了,那时候吃得好身体才能长得壮,为啥那些家境富裕的人家身体就是比寻常人好,就是因为从小吃的好啊,体格嘛天生是一部分,然而后天又是一部分。黄大年这个子还要比叶晓高出一些。

“王山。”

“小人王山,莲花寨人,祖上是猎户。”

……

许多衙役家里都是当猎户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是庄稼人出身。

当然,这边的民情就是这样,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物产丰富,很多村子也都是山根,山腰。川地实在是少得很,所以猎户和庄稼人甚至是对半来分的。

“罗武。”

“小的罗武,是罗河村人士,念过私塾识得字。”

罗武正式那天门口通报的那个衙役,看上去还很年轻。叶晓看得出这叫罗武的年轻衙役身体底子很好应该是家境比较好,从小身体就没亏过。

“许正三。”

叶晓又喊了一遍,却不见人群中有人站出来。

黄大年走了上前对叶晓说:“大人,许正三前年就不来衙门里做差了。”

叶晓皱了皱眉:“前年就不曾来了?你确定没有记错?”

“是的大人,几十个人在衙门里做差,都清楚现在没有这么个人。”

叶晓对着刘关阳道:“刘主簿,这是怎么回事?黄捕头说这人前年就不在衙门里办事了,可你的账本上却又他的银子支出。最近的还是上个月,这么说,他不在衙门办事却领着衙门的银子已经有两年了。”

大院里的人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大人,这,这人是许家的,是县令大人,额不,上一任县令,李福大人与许家。这……”

“哼,我管他是谁家,管他认识谁,一个人挂着名不办事,足足领了两年的空饷。这笔银子是从你手里支出去的,不是吗?”

“大人,这不关我的事啊,是李大人。”

“总之,这笔银子,给我讨回来。否则,依法查办。”

刘关阳还想说什么,却是张不开嘴了。实在是怕这是越说越严重把自己给绕里边了,他心里正好好合计这些事该怎么解决。

然而,事情不是他想平静就能平静的。

后边连着点了十几个人,都没有人站出来。叶晓的脸黑了,下边的人更是快要炸锅了。

叶晓几乎是念了三十多个名字,都没有人站出来,问黄大年,黄大年要嘛就说,早就不在衙门里了,要嘛就是衙门里更本就没有出现过这么个人。

只有两个人实在山民来抢劫的时候被杀了,还有一个是抓罪犯的时候因公殉职了。

接下来,杂役,狱卒,点完人数之后。足足算出来七十六个已经确定不是衙门里的人。

然而,这些人都在衙门的账目上,每个月都领着钱。

“一个人就算是每个月不到一两银子,且不算其他的虚实,刚才所念的这些人每个月就是从衙门里指出少说支出五十两银子。一年就是就是六百两银子。这里边最少的是八个月,多的有一两年三四年,甚至是连着领了五年的空饷的都有。这些银子都去了哪里。”

“这是我手上的第一笔帐,还有一堆账本堆在我的案子上没有过目。刘主簿,我想你是不是该给我有个交代?今年这才是上半年,总帐上衙门可是欠着五百多两银子呢。我这寻思着,我这刚一接手卫山县,卫山县的帐上就欠着五百两银子。这银子事该让谁来还?我这椅子还没坐踏实呢。我现在要是一封折子送到郡府,上边的要是问下来,我只能把管账的交出去了,不管这银子能不能填上,这杀头的罪总是要有人来背的,我想是谁出的帐,就该找谁,你说是不是,刘主簿。”。

刘关阳背后已经湿透了,直接当这众人的面朝着叶晓跪在了地上。

“大人,大人饶命啊,这不关属下的事啊。我只管写帐啊,这都是李大人交待下来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