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章 楼船
作者:万世梦      更新:2019-09-11 19:15      字数:2221

此京城自然非彼京城。

全是因为在京口临江的北固山处居高临下建立此城,所以得名“京城”。

而我之所以了解这么清楚,是因为情报——

武进、京城,两城相邻,而京城为吴军事重镇,务必避开。

然而,此时我们竟然给人家送上门来。

而且看这旌旗招展,弓戈齐整的模样,显然准备已久。

甚至可能是早已有准备。

难不成是我们队伍里出了奸细?

我看向船头站着的向导,他是唯一不属于死士编制的人,又是最有可能影响我们航行方向的人。

然而未等我再想太多,向导突然转过身来,疯狂的打着撤退的手势。

船和城的距离已经足够近,我们谁都不敢说话,生怕惊动吴军。

说不定人家不是等着我们呢?或许只是碰巧罢了。

我心存侥幸的想道。

却听的三声鸣金。

分别是城头上和两艘楼船上传过来的。

城头的女墙,楼船的战格和女墙。

凹凸处闪现出许多士兵——我只看到这,之后就没顾上看了。

且说众人。

在向导说完之后,便开始慢悠悠的划着船,准备开始转变方向。

待到三声鸣金,却突然都像疯了一样,开始拼了命的划船,我虽然不是很熟练,但跟着节奏划还是能做到的,毕竟多个人就能快一点,就能多一丝逃生的希望。

渔船急速的打了个弯,差点翻倒,按照向导指挥的方向朝对岸划去。

既然已经被发现了,便也不在乎声音什么的,向导立在船头大声的招呼其余十几艘船。

只听得背后嗖的一声,一只冷箭飞来,正中向导的后心。

向导张了张嘴,但是没有发出声音,便一头栽进了滚滚江水中,也没来得及挣扎,便消失在了江中。

其余的人都是恨不得肋下生翅,赶快离开这个地方,自然也是没人下去救他。

时间紧迫,导致我们都忽略了吴军射掉向导的用意。

楼船的船头呈方形,其上也没有帆,看起来极为笨重和行动缓慢。

然而,当一艘楼船横亘在我们和对岸之间时,我才发现楼船两侧的甲板上布满了浆手,整艘船像一只短粗的蜈蚣。

人手是船的主要动力,人多了船自然也快了,所以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两艘楼船以极快的行进速度将我们夹在中间,占据了我们上岸的路。

甚至于一再压迫我们的航路,即使我们想转向朝上游去,也调转不过船头。

只能顺游而下。

按说我们小船飘的快些,但楼船上有浆手在,速度始终能和我们保持一致。

楼船的楼是在甲板上又多盖出来的,所以即使只看舱体,也是比我们高出了一大截。

更毋论上面多出来的三层楼。

我们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在地窖里看着外面楼上的人。

我第一次切身的体会到井底之蛙的感觉。

无论是武力,还是船只,还是速度,我们都完全的处于劣势。

但奇怪的是,吴

军并没有动手,而是一直保持着不让我们脱离的船距,就这么一直跟着,把我们夹在中间航行。

且楼船上除了浆手外,我们似乎也看不到别的吴军。

当然,后来我发现是我所处的位置太低了,所以看不到。

就这样相当于被挟持着走,打不过,跑不了,所以过了一会后我们干脆都放弃了摇浆,任其漂流而下。

吴军依旧是没有动手。

怎么形容呢,那种感觉,就好像被两个一言不发的铁塔般的壮汉挤在中间,要带着去什么地方一样。

“从长江一路下去……是海!”此时一名死士突然惊呼道,脸色有些苍白。

难不成要把我们扔海里去?

这陈年的渔船渡江已经是强撑着,至于出海,稍微遇点浪头怕是就葬身鱼腹了。

借刀杀人么?

我仔细想想,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将我们弄到海里,既解决掉了我们,又不会因此而引起与魏国太大的摩擦。

况且由于我们的敏感身份,曹操会不会大肆追究都是个问题。

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脚下如浮萍的感觉,被挤来挤去,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去向。

“不行!不能就这么放弃!”

许是人在绝地时最后的求生信念,众人再度拿起桨来,拼了命的划着,尝试着能不能逆水而上,冲出包围。

但在刚才我们所需要对抗的只是水流,现在挤在两艘大船中间,还受着他们划桨的干扰,也就堪堪能保持个原地不动。

速度一差下,很快我们就从大船中脱出来。

然而未等我们再做反应,大船随即又赶过来将我们夹住,同时这次在船尾后拉了铁链,防止我们冲出去。

看来吴军是铁了心要将我们甩出海去。

怎么办?

我们三人都没有说话,但从对方脸上的焦虑却能看出同样的疑问。

这第一次领个队伍,就要全军覆没了吗?

还有远在蜀地的师傅和师伯……

有人尝试着攀船尾困住我们的铁链上去,禁着风浪的摇晃一路上去,下面的人看得跃跃欲试。

却见船头冒出一柄刀来。

那人两手都在铁链上钳着,以保证自己不被晃下去。

还没换过手来就被一刀枭了首级,我们看着他的头,甚至看见他猝然的眼神,泯然在海中,绽出一朵灿烂的血花。

在江中愈染愈大。

而他的尸体似乎是被铁链和衣甲缠住,只是在上空晃荡,洒下血花来。

船后拖出一条绵延的“血尾”。

“算了算了,大不了出海嘛,又不是没出过。”

“对。”

“是啊。”

简单暴力的震慑比什么都有用,人们转眼间就打了退堂鼓。

英凡倒是尝试过能不能推动楼船,但脚下踩着的是我们的小船,并不是坚实的土地。

人力终究还是抗不过自然。

徒劳无功,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安静的坐下来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我也忍着晕船坐下来,看向远处水天相接之处。

十几列细舟忽然出现在远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