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章 顺水人情
作者:万世梦      更新:2019-09-11 19:15      字数:2314

至于为什么叫南北堂,我不知道,也没人确切的知道,似乎是从英门创立初始就有了。

南北堂。

师兄在确定无人尾随之后,从衣服内衬掏出一块薄的白色巾帛,铺陈在旁边的桌上。

上面有字

“玺于坚墓中,待尔等率人取,至于所引之人,在临行前有自具之求吾之。”

大概意思便是说玉玺在孙坚墓中,需要我们带人去取。

至于所带之人,在临行前会自动配备好的来找我们的。

这倒是与当初撤退的命令对了上。

原来是当初后宫混乱中,玉玺被扔到了井中,机缘巧合下被孙坚捞到。

随后孙坚便带着其逃回了江东。

然而孙权江南称帝,自是不需要旧印玺,所以玉玺倒是做了孙坚的陪葬。

而曹操不过所封魏王,名义上依然是汉家天下,所以才需这汉家的旧玺。

之前有苏一和侯飞在,接到任务出发前自然有他们去搜集情报,但现在,我们三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门路。

只好在踯躅两日后准备南下,当然,临行前也少不了对那些不安分的人一些敲打。

下山。

一路向东南行去,水陆齐用,风尘仆仆,自不细表。

高邮湖。

已经毗邻两国边境。

而在高邮湖上,我们见到了这次的死士。

渔民打扮,以至于可以完美的混入当地渔民中不被发现。

甚至我们在第一时间见到他们的时候,有些怀疑曹操是不是在糊弄我们,找了一批当地的渔民来充数。

不过凭借他们的手段,很快就使我们相信了是水军精锐。

这样打扮不过是为了装成渔民,更加容易混过边境。

继而由中渎水南下,到江都。

由于这边本就没有魏的水军驻扎,加上中渎水河道窄水势小,并不适合水军大船通行,所以吴国对此的防备并不重。

偶尔有三五渔船在其航行,两国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民间贸易对于百姓来说算是生命线了。

不过为了尽量降低被发现的可能,我们都是分成两三船潜过去的。

做贼心虚,总觉着四、五艘船的目标都有些太大。

化整为零,分散向江都驶去,找了个事先找好的偏僻地点汇合。

从高邮湖出发的时候,师兄是单独带队,我和英凡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两人一起走。

没了两个老人,我们一时间确实还有些胆怯,只好两人合作。

汇合地点是在江都临江的一面。

中渎水流经高邮湖,最后流入长江,江都便是在长江和中渎水的交汇处。

长江天堑,极宽阔,找个能藏十几艘小船的地方还是比较容易的。

唯一比较操蛋的是,长江水急,加上我们船小不禁晃,很快我和英凡就先后出现了晕船的症状。

好容易捱到靠岸,我一踏上岸就直接跪在了地上。

英凡的状况还比我好些,扶着我,两人踉跄着朝树走去。

靠树坐下,但头昏的感觉依旧没有变,能吐的东西刚刚在船上就已经吐光了。

现在只能双眼无神,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那是我看过最长一次的日落。

一直盯着太阳从半空到全部没入山的那边。

因为我们一直在等人,所以时间比较宽裕,也没人催我,任我慢慢的在那恢复。

我们等的人,自然是师兄。

虽然是化整为零,但整体我们还是分两批来出发的,师兄自然就是第二批。

却不知为何,我们在此处等了已有几个时辰,师兄所率的人和船竟是没有一个出现在这里。

迷路?

被抓了?

我紧握了下拳头,身上的力气已经恢复七八,起身问正站在江畔的英凡“怎么,师兄还没有消息吗?”

英凡看向来路,叹了口气道“没有,不过我已经派人去找了。”

夜色将临,师兄却还没有来。

不过即使师兄此时来了,也不方便再行动,今晚似乎只能在这露宿了。

我们开始着手准备夜宿,至于吃食倒是不缺。

是夜,天气渐凉,倒是没有蚊虫。

只是听着层叠的江水拍打在岸边,我就想起白日在船上的那番晃荡,腹中就开始闹腾起来,睡的实是不舒服。

半梦半醒间。

只听声音嘈杂,睁眼正看到一抹勾月挂在天际。

月下,是师兄带着的队伍,和师兄。

我缓了下劲,起得身来。

正遇到师兄大步跨上岸来,面色通红,口中似乎在低声的咒骂,但又似乎不敢让那些人听到。

可能是师兄因为势单力薄被欺负了?亦或者是双方起了争执?

这是我猜测的。

这种事情自然不好直接开口问师兄,但从第二天的表现来看极有可能。

盖因为第二天师兄坚持要和我们一起走,绝不分兵。

我和英凡本就经验不足,行进艰难,这下倒是落个顺水人情。

……

我们的计划是经京江,从武进郡入吴,而后由河道直取云阳。

根据曹操的布帛上所写,孙坚的陵便是修在云阳郡。

至于京江,其实就是长江,不过是由于毗邻对岸的京口,所以这段长江又名京江。

而在地图上看来,武进至云阳这条河道的长度和长江最宽的地方相差不离。

这次的任务,似乎很简单。

没有秦岭那茂密的山林和,和白子山诡异的天气,除了有些晕船外,我甚至有一种来此处观光的错觉。

说来惭愧,在小地方的河里我们还能玩玩,但此时到了长江。

我们三人完全失去了方向,只能任凭手下人行船。

“去武进。”——这是我们的命令。

但实际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座石头城。

石城旁还停着两艘楼船。

上建三层楼。

一、二层均设战格,第三层是露天的,建有女墙。

旌旗林立,战格女墙旁都有寒光闪烁,桨手也都列好两侧,严阵以待。

一副军事重镇的模样。

但在情报中,武进不过就是一座驻有几百人的小城,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人。

除非,我们的行踪被泄漏了。

吴军有了准备。

很快我的疑问就有了解答,因为我看到了石头城上的刻字——“京城”。

遒劲有力的大字,配上斑驳的赤色,那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