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回 大同王血战城门 勤王兵杀入燕京
作者:宁静远方      更新:2019-09-12 14:10      字数:6096

番王阿剌知院见大同王发兵攻取永定门,他离开了大同王营寨,前往答儿不花王大营调兵去了。

大同王一见阿剌知院王亲自去广渠门外答儿不花王营中借调人马,前来永定门助战,他的元帅王保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心中无优了,决定马上发兵永定门下。遂下令,击鼓聚将。

少时,众番将、平章、都督、哨长齐到帐下,大同王下令三军,调动人马,并当众番将传谕,瓦剌主阿剌知院王元帅王保为联军先锋。当众拨给了王保一万五千人马。

番将王保遵令,到了大帐外,点齐一万五千人马,离开了大营,直奔永定门土城外杀去。

番将先锋王保领兵走后半个时辰,大同王亲统大兵两万为后合,也向永定门外土城杀来了。

明军永定门外土城大营守将是李瑞。他正在营中,探马来报,瓦剌大同王调兵遺将,准备攻城。急忙召集土城中参将、偏将商议迎敌之事。

众将到齐后,李瑞说道:“大同王来到永定门下,扎下大营已经七日了,并没有发兵城下,今日突然调集人马前来攻城,是因趁安定门正在大战,欲趁虚而入,从中渔利也。但我土城之众,要拒大同王三万之众,敌众我寡,无可匹敌,为今之计,趁其不备,先出奇兵,冲杀一阵,挫他锐气,虽不能大获全胜,但相比之下,待等兵临城下,将至壕边,有利多美!不知众将以为然否?”

参将胡献听了主将之言,启齿道:“将军所言颇善,坐守土城,敌众我寡,敌兵大至,将吾土城围住,无有取胜之理,兵卒伤亡很大。麾下之意,愿同黄亮将军,各引两千人马,先出土城,埋伏在城外大路左右林中,李将军可引五千人马,同大同王前部人马冲杀,杀他一阵之后,向城中败退,吾同黄将在路上,猛射他追兵,虽不能将瓦剌大同王射退,但可使瓦剌大兵,心颤胆寒,丧其志也。”

众明将一闻胡献之计,以为可行,李瑞下令,给二将拨了两千弓箭手。二将不敢怠慢,引兵出城,埋伏去了。

明军主将李瑞又查点了五千兵马,过了半个时辰,率兵出了土城,刚刚出了土城外二里左右,番将先锋元帅王保,率领一万五千铁骑呼号杀来。

明将李瑞本意率领明军,冲杀一阵,但见番兵来势迅猛,只好下令,列了阵势,用弓箭射住阵角。

番将先锋正率铁骑、杀奔土城而来,准备一举冲散明军,但见明军列好阵势,用强弩射住了阵角,王保下令,军马停步,摆开了战阵。

明将李瑞拍马入阵,高声道:“塞北番将和众儿郎听真,天朝兵马大元戎于谦统领天朝各路将校,守卫北京九门,九门各守将,皆是足智多谋之士,人人猛勇善战,士气高昂,连日来,塞北各路人马,在彰仪门、德胜门、西直门、广安门、右安门、安定门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了。诸番王死的死、逃的逃了,尔这一小旅兵马不自量力,胆敢前来攻取城池,岂不是自来送死乎!”

李瑞正向番将番兵喊话,瓦剌大同王先锋王保,已冲到了两军阵上。

瓦剌军统兵先锋王保到了阵上,连连怪叫数声,喝道:“明将休要在两军阵前,口出狂言,大下恫吓之词,尔永定门外,人马不过数千,战将不过几人,岂能凭几句恫吓之语,退我数万天兵和百员战将乎?尔若知事达务者,快快下马受缚,可饶尔一死。”

王保喊罢,纵马抡锤,杀向明将李瑞。李瑞提刀迎战,两人打在一处,打了三十余合,明将李瑞力怯,不敢恋战,勒转马头,往下败走。

瓦剌也先锋王保,一见明将李瑞败走,紧追不舍,李瑞在前,番将在后二马相接,明军不敢放箭,番将王保趁机挥动大旗,一万多瓦剌铁骑,一见大旗连连摆动,向明军大营呐喊杀来。

明军阵上只有五千人马,这五千人又是新募的壮士,未经战阵,哪里经得住番兵一万五千多铁骑冲杀,少时,瓦剌大兵,将明军五千人马冲得七零八落。

瓦剌先锋王保正引兵追杀,离土城二里左右,忽听一声炮响,炮声响过,明兵纷纷窜入路旁林中。

前部番将不知所措,禀报元帅王保。王保下令,不追杀逃卒,直逼永定门城下。

前部番兵并不追杀向林中逃奔明军,只顾领兵向城下冲杀出,刚刚杀出一箭之地,忽听一声炮响,炮声一这,两边林中火箭、火筒、箭弩齐向瓦剌先锋人马射来,箭如雨发。少时,瓦剌大军前部有一千多人马中箭,前队大乱,人马自相践踏,尸横血溅,勒马不前,大军被阻,不得前进。

番将先锋王保一见高声令道:“塞北儿郎们听了,明军在城外,只有数千人马,不必担惊,少要害怕,众儿郎可随本帅杀到城下,不得后退。少时大同王千岁,率中军人马即至,快快杀敌,有后退者斩。”

王保呼喊一阵,身先士卒,冒着箭雨,奋勇前冲,向永定门城下挺进。

瓦剌先锋王保率众闯过了明将胡献、黄亮两哨埋伏,直抵永定门下,这时明将李瑞,已率领三千多明兵入关了。

王保杀到了城下,一看城门紧闭,下令番将番兵架设云梯,准备攻城。

番兵刚刚搭好云梯,明将胡献、黄亮二人率领四千弓箭手,冲到城下,猛向城外众番将番兵发射箭支,射得番兵在城下四处乱窜,王保一见,急忙下令,放下云梯,叫铁骑回马,和明军厮杀,少时,两军搅在一起,大血战半个多时辰,明军四千人,死伤过半,力不能支,大同王率领三万多番将番兵,呐喊连天,杀到城下。

明军二千多人马,怎能抵得住数万番兵围杀,杀得明兵四散奔逃。胡献、黄亮二人,奋勇杀敌,双双死于军中。

二将阵亡之后,军中无主,明军纷纷逃离了城下,番将番兵将永定门外团团围住了。

少时,大同王率领中军到了城下,瓦剌大同王在先锋王保陪同下,看了城池。

大同王说道:“据安定门回来的探马飞报,取下安定门,主要是令儿郎们集中全力攻城,要架设五百云梯,令二万儿郎,同时抢登,方可夺下城门,”众番将番兵遵令。

番将番兵将五百多云梯架到了城下,云梯架好后,大同王下令:“登云梯,抢占永定门。”

几百名儿郎奋不顾身,向云梯登去,城上明兵,将强弩、硬弓纷纷射下,顿时,番兵中箭者千人之多。

大同王一见伤亡,下令在城外搭了髙台,高台搭好后,有两千多番兵向明军城头上对射,掩护城下番兵登城。

番王此计甚妙,双方对射了半个时辰,城上箭支渐渐稀少了,大同王一见心中大悦,下令千名番兵一架云梯,抢登城头。顿时,一万多番兵,手举盾牌,顺着云梯,向城上攀去。

五千多番兵,正礬到云梯半腰,突然城上滚木、巨石如天塌一般,向城下顷来。

这些巨木、擂石将番将番兵同云梯一道,打下城来。

大同王一看云梯和五千儿郎尽被巨木、大石打下城来,摔到了城下,非死即伤,心下大怒,亲自督战,下令重设了三百云梯,叫番将番兵,手持盾牌,继续抢登永定门。

又攻了两个时辰,三次抢登门,云梯被滚木、擂石打断,伤亡一万多儿郎,永定门攻取不下。

大同王焦急万状,正在这时,阿剌知院王、答儿不花王率领两万多人马从广渠门喊杀而来。

答儿不花王到了城下,同大同王见礼,问了备细,答儿不花王查点了一万敢死军,大同王也选了一万儿郎,大架云梯,抢攻永定门,一直到了三更天,经八次抢登,将永定门攻下来了。

此时明军城上,滚木、巨石、箭弩已经用光了,城上守军一看番兵众多,纷纷逃下城去。瓦剌大兵相继上城占据了城头之后,明军已经散光了。

大同王在城外,下令开了城门,番将番兵下了城头,将城门打开。番兵铁骑,一万多人马,一拥入城。

最先头人马,刚刚走了不到一箭之地,忽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响声一过,番兵番将觉得脚下一沉,一万多番将番兵,掉到了城门下大陷坑之中。

陷坑深二十余丈,长三十余丈,放下半坑水。原来明军一看番兵中了机关,拥入永定门城内,登到了板上,将绑着木板的绳索砍断。

登上木板上的数千番将番兵,顿时连人带马,全部掉入深坑之中。

永定门守将罗燕、刘德新一看众番将番兵落入水中,下令亲兵,鸣钟击鼓,城中兵卒百姓听了齐聚坑边,数千人每人背半袋白灰,向坑中倒去。

顷刻之间,坑中热水沸腾,烧得番将番兵焦头乱额,呼喊爷娘之声,不绝于耳。

大同王和答儿不花王的先锋勇将,大部被烧死在坑中,番兵番将,死伤不计其数。

阿剌知院王、大同王、答儿不花王和先锋元帅王保,也随军卒坠入坑里,但他们离城门口近,足踏番兵尸骸,逃出了城内,才幸免遇难。

明军守城主将罗燕和刘德新率领一万军民,初时在坑岸边,打杀欲逃的番将番兵,但少时坑中浓烟滚滚,热气腾腾,沸水涛涛,此时,不但城外三家番王,束手无策,就是城内明将,明军,也被热气熏得难睁二目,离开城门一里左右。

城外三家番王,离开城门二里左右,整顿了一下人马,只有三万多人了,三家番王,眼巴巴看着一万多儿郎,被活活煮死、淹死,吓得手足失措,泪如雨下。

大同王见此惨状,连声大叫道:“天亡我也,天亡我也,身为一国之王,在永定门一战中,中了敌人机关,死伤一万多儿郎,有何面目返回塞北髙原,见父老乎?”

大同王大恸不止,回身拔剑,答儿不花王一看大同王欲拔剑自刎,在身旁一把夺下大同王宝剑,十分严肃地说道:“王兄,你我于戎马之中,已经二十余载,兵家胜负,乃是常事也。何故以妇人之见。”

阿剌知院王在大同王身前,回转身来,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来日方长,御弟,要从长计较。”

瓦剌先锋王保,又劝慰一阵,大同王方止悲恸。

三家番王在永定门外,一里处,再看城门前,有的番兵正在坑里挣扎,也有些被城中明兵打捞上岸,成了俘虏,瓦剌先锋王保,怒不可遏,遥望城上,大骂不止。

三家番王,不忍目睹,忽听城上,一阵梆子响,响声一过,城上满布明军,向城下瓦剌大兵发射火箭、火筒、弓弩。

大同王一见气得暴跳如雷,下令还击,双方展开了对射,射了半个时辰。忽然蓝旗向大同王报道:“启禀王爷,护城河东三里远近,有两万左右明军,杀奔而来。”

大同王和番将元帅王保正在气头上,下令道塞北儿郎听了,我们要奋力杀退这彪明军,为城中死去的儿郎报仇,如有怯战者,杀无赦。”

番将先锋王保,传下将令,调集城下三万多瓦剌联军,摆好了阵势,准备厮杀。

原来这支明军乃是广渠门守将熊义,率兵杀来。因答儿不花王引兵走后,探马飞报广渠门中军大帐,向熊义禀道:“启禀主帅得知,囤扎在广渠门外的瓦剌王答儿不花人马两万多人,前往永定门外,协同大同王,夺取永定门去了,请将军定夺。”

广渠门守将熊义见报,心中大怒,要马上查点人马,前往永定门增援,偏将柳玉献计道启禀主帅,麾下之见,现在攻永定门,有六万多番兵,士气正旺,待他攻打永定门后,打了两个时辰,其军卒必有伤亡,敌人士气已丧,那时吾派兵前去助阵,可获全胜。”

明将熊义听了柳玉之言,沉思一下,以为有理,便没有马上发兵,令探马不时打探消息,得知永定门被番兵登上城后,明将熊义才率兵向永定门够奔。

明将熊义手使双锤,骁勇非常,到了永定门外,也不列阵,身先士卒,手抡双锤,杀入敌阵,两万明军喊杀连天,势不可挡。

少时,熊义杀到了中军,见了三家番王,髙声喊道:“大同王、答儿不花王、阿剌知院王,快快下马,束手就缚,可免尔三人不死。”

熊义喊罢,直奔三家番王杀来。这时王保到后军调兵去了,番王身边,已无良将了。惟有答儿不花王有两员亲兵大将,一个是成吉可汗,另一个是成吉永汗,在中军番王身边。

两员番将一看,明军骁勇非常,杀得番将番兵,纷纷四散,少时,竟直捣中军,二将见了不敢大意,双双拍马迎敌。

明将熊义同两员番将,大战四十多合。三人在大战之时,三家番王借机溜走了。

瓦剌大将成吉可汗一见,三家王爷业已脱身,不敢恋战,向番兵队伍中躲去。

明将熊义哪里肯舍,拍马抡锤,连连追赶,成吉可汗见熊义力大锤沉,心中慌乱,只顾奔走,熊义马快,刹时赶到了番将马后,一锤将成吉可汗打于马下。

成吉永汗,正往前逃奔,忽听身后,噗通一声,回身一看,自己兄长被明将打于马下,心中大惧,慌忙勒马,窜入番军之中。

明将熊义一见大怒,大喊大叫,追杀而来。成吉永汗一看明将打杀了兄长,又苦追自己不放,急中生智,趁明将熊义穷追、猛杀番兵之时,取出了弓箭,照定熊义一箭射去。

明将熊义正在奋勇拼杀番将番兵,追赶成吉永汗,没有理会有人暗算,正自催马前行,突然眼前一物,直奔自己面门打来,熊义将头一偏,躲闪迟缓,一支硬弓,射在了熊义右眼上了。

熊义右眼中箭,将牙一咬,用左手拔出了箭支,右眼珠也同时被带了出来。

顿时,满脸血红,痛得他满头是汗,但明将熊义忍着巨痛,连连大叫,闯入敌群之中,追赶番将成吉永汗。

番将成吉永汗一看明将满脸是血,浑身尽赤,追赶自己,他在敌群之中,向熊义连连射了三箭。

明将熊义将生死置之度外,三支雕翎,全部射在熊义胸前,但他不知痛疼,奋不顾身,只往前撞,番将成吉永汗一见熊义如同魔王一样,势不可挡,向他杀来,吓得惊呆了。

明将熊义,追到他的马后,他刚一怔神,大锤从空而下,熊义如雷鸣一般,大叫一声;“番奴休走,拿命来。”

熊义大锤,当头而下,成吉永汗忙中出错,手中只有一张弓箭,一看明将大锤打来,手拿弓箭,向上一迎,弓箭怎生挡得大锤,成吉永汗被一锤,连头加臂,打得粉碎,死尸滚于马下。

明将熊义看番将巳死,哈哈大笑,接着大叫三声,气绝身亡。

两万多明军正随主将熊义赶杀瓦剌军卒,突然主将中箭落后,军中无主,乱做一团。

大同王一看明将熊义身亡,心下大悦,又结聚了三万多番将番卒,到了城下,围杀明兵。

明军被杀得溃不成军,四处奔逃。三家番王正在永定门城下围杀明兵,忽听战鼓齐鸣,大炮振天,喊声由远至近。

番王阿剌知院王闻听杀喊之声,向护城河南岸一望,只见尘土飞扬,人喊马嘶,从四面八方,扑天盖地,杀来了数十万人马。

阿剌知院王惊问大同王道:“御弟,这是何处人马杀来了。”

“王兄,这彪人马不是自己人,也不象京中明廷人马。”大同王道。

答儿不花王急忙问道:“怎知不是自家人马,又不是京中明军?”

大同王答道:“这彪人马,少则有十五万,多则二十五万,是明廷勤王师到了。”

三家番王,下令退兵,但已迟了。少时,数十万大兵杀到了永定门城下,将三家番王,三万多人马,团团围住了。

只见两彪人马,中军大旗下,一边是辽东王翱,另一边大旗之下,是河南王来。各率勤王师十万大兵,到了城下。

河南统兵大帅王来一看将番王人马已经围在核心,髙喊道:“辽宁督都王翱,河南总兵官王来,奉京中兵马大元帅于爷之令,各统十万精兵,入京勤王,各路番王已陷入天朝军马重围之中,但于大元戎,有好生之德,无论哪一路番王,只要束手受擒,率众投降,并不杀害,请诸家番王三思。”

王来说了劝降词,等了一会,不见动静,下令围杀。

令如山倒,王来将令一发,二十几万明军象潮水一般,把三万多塞北儿郎,杀得尸如山积,血似长河。杀了半个时辰,瓦剌军溃散了,番将番兵,只是寻路逃生。

大将王翱率领将校,杀到了瓦剌中军,王翱亲兵将校,一看有三个番王,正在番将簇拥下,寻路遁走,急忙禀知主帅王翱,王翱一见,下令亲兵喊话:“辽东、河南二十万勤王师将尔等围在城下,水泄不通了,三路番王,如网中之鱼,快快下马投降,可饶诸王一命,倘若抗拒天兵,死到临头矣!”

要知三家番王是否投降,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