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作者:编号93915      更新:2019-10-05 05:04      字数:2319

“胡闹!你给我起来!好好的阳关大道不走,偏偏要选那旁门末流?你天赋并非上佳我也知晓,但考个举人是绰绰有余的,一朝考不得进士,便多考几次,做学问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需时间的磨砺。来,过去给靳老夫子行礼!”陆霄眉头紧皱。

“父亲!”陆晋抬头再次恳求道。

这时候坐在另外一边的靳老夫子说话了。

“陆公子你听老夫一言。想那孙刺史以前在我门下的时也不是其中天赋最高之人,且其又家境贫寒,但最后却是我门下成就最高的。其考中举人后第九年方考中进士,在翰林院中任直学士,后得圣上提拔,迁升至御史中丞。随后在彻查季明启一案中有功,继续升迁。接下来职位虽偶有谪降,但由于其既怀着至诚之心又有着游历官场所应该具备的圆滑,最终还是得以取得高位,坐到了上州刺史的位置。”

“从一个穷小子到掌管一州四万多户人家的刺史,其转变不可不谓之巨大,而这些都是归功于科举啊。你想还有什么其他行当比的上科举么?”

“再者前朝张校书有一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所谓的横渠四句。有学者称其为我们儒生的最高道德理想。我亦深以为然。为社会重塑精神,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多么浩大崇高的思想啊,除了儒学又有哪个思想派别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所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也是不无道理的,陆公子你在好好想想吧。”靳老夫子抚摸着长须语重心长地说道。

但陆晋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被说服。任凭老夫子说得天花乱坠也未曾有一丝动摇。儒学如此博大精深可以让陆晋有机会得以重返前世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门学说追根究底还是建立在不具备超现实的平民栖身安居的基础之上的,而陆晋所追求的是什么?是神通!是超现实的力量!

“多谢夫子的教诲。子曾曰过:‘朝闻道,夕可死矣。’我所追求的‘道’并不是儒道,而是天地造化之道。这是我十多年来唯一的一个恳求,望父亲成全!”

陆晋又是深深一拜,期望着父亲能答应自己的请求。

“逆子!靳老夫子婉言相劝,居然还不知悔改!正常的书香人家哪个人会去当道士的?只有那些贫苦人家万念俱灰之人才会去当道士,在道观中了却残生。你一个好好的读书郎去当什么道士?”

陆霄怒极起身指责道。

“父亲!”

“不要再说了,你回去之后给我关禁闭好好反思!阳源,靳老夫子,我教子无方让诸位看笑话了。靳老夫子,我改日再向你赔罪。不过今日不便再相陪,我就先行告退了。”

陆霄语罢就要叫妻子女儿起身。

陆晋听了父亲这话,心中顿时很是失落。父亲为什么就这么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呢?别人给安排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

“且慢,云集。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傅南叫住了欲要离去的陆霄。

陆霄见好友似乎有话要说,顿了一顿。

“无妨,阳源你直说无妨。”

傅南让陆霄先坐下,随后命旁边的仆人给他酒杯里续上茶水。

“云集,你可还记得你父亲陆承德。”傅南问道。

陆承德这个名字似乎触碰到了陆霄内心深藏之处,陆霄变了神色。

“自然是记得的。”陆霄近乎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你果然还是放不下啊,云集。”傅南见陆霄这个反应,不由叹息道。

“听新翰说你是患了心力衰竭之症,我心就暗想着你是不是还耿耿于怀。如今一问,果不其然。”

“阳源为何提起这事来。”陆霄按捺着记忆所勾起的不良情绪,问道。

“云集,先喝一杯。”傅南并不急着回答,反倒让陆霄先喝一杯,尽管陆霄喝的并是不酒。

不过似乎的确有些效果,茶水冲下喉咙,仿佛不快也随之冲散,陆霄的神情也稍有缓和。

“当年之事仍然历历在目。二十年前,朝政还未明朗。你考中举有三年了,正意气风发胸怀壮志雄心,但在要去京师赶考之时却被你父亲拦下。你父亲虽然精明,却不通儒术,更看不清时局,硬是要你继承家业行商。”

“你虽然不愿,但因你父亲时日无多,作为家中独子的你也不得不扛下担子来。于是就此绝了仕途。想那之后你连着找我喝了一个多月的酒,我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的。”

“前尘往事又何必再提呢。”

陆霄又喝完了酒杯中的茶水,一旁的仆人而后又给添上。

可能是两人的话题的太过沉重,旁人都没有插嘴。陆霄似乎也将之前陆晋所说的暂时抛到了脑后。

“云集莫要一个人喝闷酒,来我再敬你一杯。”

陆霄听得傅南如此说道,只是一笑,随后握起酒杯一饮而尽。这姿态让人仿佛觉得他杯中的不是茶水而是酒了。

“可如今此情此景却让我觉得像极了当年。现在云集你换到了父亲的位置,变成了又一个强行给自己儿子安排人生的父亲。作为你的至交好友,我这时候有责任劝你三思而后行。”

傅南的这番话让陆霄停住了动作,一时间想要反驳什么但又说不出什么话来。

宴席间一阵沉默。

“另外云集你不知李成道长的来路,所以才会认为修道是末流。若是真要寻其源头,李成道长怕应该是神仙一流的人物。我祖上曾与李道长一类的道士接触过,大致知道一些讯息。”傅南又解释道。

大吴朝境内的修道者大约分为八个大门派,而老道士李成则隶属于这八大门派中的广元宗。如果说一般人对于广元宗这个词眼还是很陌生的话,那换成另外一个名字——妫甫——应该就有很多人就知道了。

妫甫并不是广元宗之人,但他在神话传说之中却是仙人的代名词,是神话传说之中帮助天皇地皇以及后来的人皇战胜妖族的具有大神通的仙人。

“只不过仙人有别,这类道士很少出没于人间,所以出了官府的县志和一些大族之外,极少有人知晓他们的存在。如果令郎真的有天赋的话,跟随李道长去修道也不失为是一个上佳之选。”

话说完,傅南观察着陆霄此时的神色。不知陆霄会作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