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汝多日未与沈续两兄弟会面,这日已是冬去春来,一切景物都是春日盎然绿草茵茵花儿随意烂漫,少女的情愫完全融入这自然的怀抱。三人各骑一匹马,信步又走向龙门山的路上。申家汝又问起沈伯父为什么没有同来,心里还隐隐约约有一种失落感,嘴上说:“伯父不来还觉得遗憾呢,自那次相聚回去时不时想自己要有一位像伯父一样的父亲该多好呀。”沈续说:“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从没听你说起过,不然约一下两父亲一同来玩一次好吗?”沈远眯着双眼笑而不吱声,申家汝如有所思轻轻摇头。沈续见状说:“我的提议不好吗?”沈远说:“好是好,只不过不能实现,还是下次又约我们的父亲吧。”三人又走了一段路,突然沈续手指天空一只大雁在盘旋说:“你们看,那大雁飞的好自如。”沈远抬头望一会说:“天蓝的那么好,还有几朵白云点缀,雁子在留恋蓝天白云呢。”申家汝看了好久,然后心情深沉的说:“那雁儿在找寻他的父母亲,他的兄弟姐妹他的家呢,所以自己在飘呀飘的,落不下来。”申家汝话一落地,沈家两兄弟同时看着她,沈续说:“家汝弟今天好奇怪,好似有什么心事一样,不妨说出来我们帮你分担,不要一个人闷在心里呀。”沈远说:“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因为烦恼才活下去,如果没有烦恼也就没有问题也就不需要你这个人了,就是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申家汝说:“我不能认同你的说法,就眼前我们三个人来说,你们两人有什么烦恼,难道说就没有活的必要了吗?”接着又说:“应该说没有烦恼是幸福,说明生活的轻松愉悦顺利,这种生活让人羡慕,你知道吗?”沈远说:“我承认我的说法不对,立意站不住脚,但我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对生活认识这样深刻透彻,好似亲身经历了一样。”说完看着申家汝。而家汝双目直直的看着前方,嘴闭得紧紧的,脸像一块大理石,这时沈续说:“我对沈远生活烦恼的说法也认为太肤浅小孩子的说法,而沈远对家汝的看法我也有同感因为你比我们懂得多,看得远,所以想更进一步认识你这个人。”申家汝结束沉思说:“你们仗着两兄弟就联合起来攻击我一个人,说真的,我好羡慕你们两人,自从那天伯父来后我就想着你们是幸福的,有父有兄弟,朝朝暮暮都在一起多温馨呀。”两个弟兄同时问:“难道你没有吗?”一时把申家汝问住了。家汝伸手指着前方说:“上次我们遇见的那老人,不知现如今过得怎样了,真想去看看她。”沈续说:“不妨我们今天就去呀。”三人都同意,打马向龙门山的深处走去,半个时辰就到了下龙村,还有一个地方叫上龙村,路上走来一高高的男人,三人问他:“大哥问个路,去连山村往哪条路走啊?”那人说:“我就是连山村的人,由这去前面有个岔道,右边的那条道就是往连山村的,没有多远,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谢过以后三人就打马前行,不多一会就到了,村头有个小木牌上写着连山村三个字,停下马站在木牌下望一望,村子不大,约三十户左右,一色的草房子,村子外有条河,水还充足,有的妇女在河边洗衣服,用木棒捶打衣服发出阵阵响声,三人看得都惊奇了,洗衣人的下游一群鸭子在水边欢快的玩耍,一会把头扎向水里,一会又高高仰起头,一会又发出嘎嘎的叫声,和着洗衣的妇女发出的笑声连成一片,成了山乡河边音乐会,再往远看,这村庄被多座山包围着,一座山又一座山,左右是山,山的背后还是山,真是山山相连,这连山村的名字真是名符其实,三人又向村里走来,见家家户户都忙着做饭,有唤狗的,有喂猪的,也有母鸡刚生了鸡蛋正在咯哒咯哒的叫个不停,他们三人都觉得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又那么陌生,走走停停,见路上有石头泥巴和牲畜粪便,脚无法踩上去,只有向前走去,到了一户人家问那老人的住处,经人仔细告诉,顺利的来到了要找的人家。先是小孙女已长高一截,但马上认出了一年前的救命之人,马上跑进去告诉奶奶,家里一下子出来好几个人,儿子扶着老太太,见着面三个年轻人全都跪下了,老太太含着泪说:“恩人呀,我隔三差五就去那路上等你们,就盼望再见到你们啊,就想当面说声谢谢。”扶起老人后,沈续说:“我们就是来看看老人家过得好不好。”老太太连声说:“好,好,过得好,托你们的福啊!”把他们请进屋里坐下,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给上了茶。老太太说:“这是续弦的儿媳妇,这是我儿子。”媳妇不好意思的站在一旁,儿子催她说:“快去准备饭菜。”申家汝说:“不用忙了,我们自己带了干粮。”招手叫站在门外的侍从把马上的东西拿进来,但老太太及儿子执意阻拦,一定要吃一顿她家的饭,三人无法,家汝吩咐外边的人说:“你们自己吃吧,在附近玩一个时辰后来找我。”几个小伙子乐的玩的自在。
不多一会媳妇做好了一桌饭菜,有黄蘑菇炖鸡、鲜竹笋炒肉,还有新鲜韭菜烙蛋饼,一大盘绿油油的野山菜,还有自家做的咸鸭蛋,鲜红的蛋黄镶嵌在白色的蛋青中浸着油珠,最后是一大碗黄花木耳小白菜汤,汤中飘着绿的叶子,衬着未散开的长长的黄花,点缀着黑色的木耳片,很有艺术感,吃到中途又上了一盘自家做的豆腐,煎成两面泛黄,又润嫩又香脆。申家汝及沈家两兄弟都是头一次吃到这样的饭菜,一个个吃的饱饱的,老人看着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大家聊起来,儿子说:“我们这地方有山有水是个宝地,都喜欢着呢。”老太太接着说:“就连住在京城边儿的人来了都不回去了,在这住下了。”儿媳妇说:“妈说的是那姓孙的吧。”老太太又说:“那姓孙的,还神神秘秘的,来了好几年了。”沈续说:“他为什么神秘呢?”老人说:“好像是因为儿子的事。”儿子说:“听说他的媳妇生个男娃,被皇宫里的一个娘娘给抱走了,不许说出去,否则要杀全家,他偷着去看过媳妇和娃儿,这又过了好多年了,那娃现在怕有十七八岁了。”沈续在成王那里听说过此事,默默记在心里。三人谢过走出来。沈续想直接去找姓孙的那家又怕引起误会,忍一忍待回去给成王报告后再说。
陈二与蒋四分头去找奶娘的丈夫孙成富一家人,蒋四去雀儿山找,陈二去龙门山,一路走去,沿路逢人就问,晌午时分来到上龙村,自己坐在树下吃点干粮,然后又到河边用手捧着喝几口水,又回到树下坐着打了个盹,听见马蹄声睁眼一看,来了先后三个乘马的人,陈二忙站起来迎着来人,当走近时上前拱手问话:“请问里面还有什么村庄?”走在前面的是沈远,申家汝,沈续一贯是在家汝后面,当听前面有人问路时,便打马向前,一见问话的人是陈二,下了马走到陈二面前说:“已找到那家了,你可以不去了。”陈二告诉他蒋四到雀儿山方向找去了,两人说话时在马上的二位觉得奇怪,又见他们声音小,生怕别人听到的样子,沈远喊:“喂,还走不走哇?”沈续对陈二说:“回去你带办案人员直接到连山村,把你认得的面孔指给他们,你的事就算办完了。”陈二沿来路返回去了,家汝问沈续:“沈兄发生什么事了,见你与那人说那么久。”沈续说:“是朝廷的事,我要他不要去了。”家汝明显感到这位仁兄与以前不同了,多久没联系不说,见面也不像以前那样的热烈,反倒申家汝时时想到他,有时一人便从头至尾的回忆每一个见面时情景。想着想着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只是这个人的音容时时出现,一出现就想立马见到他,所以出现几次都是申家汝主动约他出来玩。而沈续自从在朝廷任职后,在成王爷的手下干了这么久,对朝廷内部有一些了解,知道关系既微妙又复杂,从而引申到社会的人,又想到认识的这个兄弟都觉是个迷,一会姓邹,一会又姓申,父亲是干什么的从来都不说,这些个人与事把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弄模糊了,自小在书香之家顺利成长的他,既单纯又善良、正直,诚恳是父亲常常教导他们兄弟俩为人做事的根本,所以沈续这个文武全才成天都在矛盾中苦恼着,对自己曾爱护的贤弟也持不认识的态度。这期间贤弟反而主动约他几次,自己也完全应约了,不过心情与以前不一样了。记得一次见贤弟与庙里的慧觉师父共同为一病人扎银针,师父口述什么穴位,贤弟的长长银针准准的扎下去,十几根针都扎在那人的背上,贤弟不停的用手捻动,而那人也不喊痛,却静静的任凭他们运用这些无生命的针,贤弟与慧觉的默契配合,是那样流畅,就像多年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母子,又有点像师徒之间的人,当沈续问贤弟说:“贤弟与慧觉认识很久了吗?”见他一怔后说:“没有呀,就是到庙里烧香才认识的。”沈续的疑团仍未解开,两人的友情也就这样不冷不热的保持了下来。
沈续手指着一片瓦房的地方问陈二:“你知道这村叫什么名字吗?”陈二回说是上龙村,沈续见此村比连山村的房舍要好得多,对陈二说:“这个村的人过的日子不错嘛,你看房子都一色高屋亮瓦。”陈二说:“我在宫里就听说过,今天见了果然不错。”沈续说:“你听到什么了?”陈二说:“丞相爷的十三姨娘家住上龙村。丞相出钱给全村人修的房子,从此每户都跟十三姨娘家姓李了。”沈续回头喊沈远和家汝说:“咱们进村去看一看怎样?”三人由陈二带路往上龙村走去,路修的平整了,两旁还植有高高的白杨树已成行,看来有十年八年之久了,有河水从村外流过,像一个龙头的岩石,高高扬起而后面的山绵延起伏高高低低真像一条龙有头有身子骨,据陈二讲丞相所以对十三姨这样看重,不是因她长的特别好看,也不是因她比丞相小三十多岁,主要是因为这个上龙村的上龙二字,丞相说这是风水宝地吉祥之地,所以让全村都姓李,是龙村人,沈远听后问:“陈二你怎么知道这样详细呢?”陈二说:“不瞒你们说,我姐姐就嫁到上龙村梦家的,就是因为要上龙村全都姓李,我姐姐不愿意改姓就被赶出上龙村了,同时被赶走的还有几户,他们也是不愿意改姓。”
又往前走见村头上立了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刻的有字,写着《龙卧宝地水生龙出》八个大字,每字都用红油漆涂的鲜红。沈续与沈远读的书是够多的,看后心里都不是滋味,家汝读的也不少,看后也觉得不对头,心想“龙卧宝地”父亲是当朝皇帝是真龙天子,怎么叫卧呢,站在石头前不动,眉头皱在一处都可以揪个疙瘩,嘴还嘟起,沈家兄弟看后都离去了,而家汝还站着没有走的意思,他们喊她也不走,沈续又回来拉她,家汝气得脸都变了,沈远看在眼里心想“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响啊,难道他与当朝有什么关联?”想到这里便拿话刺一刺他便说:“走吧,这又不是你写的,管他什么龙啊风水的,与我们无关,还是进村看一看吧。”家汝说:“一个国家的安宁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沈远和沈续互看一眼都没再说话。往村里去,见村中有高门大院,门口有两个石狮子张着大口,分立在门两旁,厚厚的大门上吊着铮亮的大铜环,门口还有两人斜歪在凳子上,门上方镶着两个大字“李府”,三人停下张望,那凳子上的人马上站起身问:“哪里的人站在门前,走开,这里不许停留。”三人相互看看都不出声的笑了,为不惹事生非,还是离开好,陈二告诉他们,庄园很大,房屋也很多,院子大的可以八匹马并排的跑半个时辰,又告诉他们三人,丞相是如何得到这十三姨娘的:“那是五年前的夏秋之际,丞相带家丁十多个人进山里打猎,路过这里,丞相要撒尿,轿子停下来后,有人将马桶提来,丞相不用,又换夜壶拿来,他还是不用,他要下轿,走到树林边沿处往下浇尿,下边便是一条宽宽的河,水哗哗流淌,丞相发现河水在阳光下闪着跳跃的光,河的那一面是一个村庄,正在这时一个长辫女子端着盆儿向河边走来,左右看看见无有一个人,这女子走到一棵树下,把盆一放,脱下上衣,露出鲜艳的红肚兜,雪白的两只胳膊像刚由水里挖出的莲藕,接着那女子又把裤子也脱下,两条腿又长又粗,看的丞相眼睛直了,谁也不敢动一动,那女子咚一声跳到水里,洗呀洗,先把辫子打开,长长的黑发漂在河水里,顺水流动,那女子把洗好的头发高高绾起。然后身子就在水中转动玩耍,好一阵才上岸穿衣。丞相命人过河去跟随看是哪一家的女子,了解情况,结果是这女子姓李名字叫李玉银,十六岁,家中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她排行老四,家里人都叫四子,性格活泼好动,爱干净,隔三差五就爱去河里玩,还没出嫁。丞相一听非常高兴。第二天就上门提亲,第三天就吹吹打打娶走了,这个十六岁的洗澡女,因丞相府中已有十多个夫人,这个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女子就叫十三姨娘吧。所以丞相觉得这十三姨会给他带来大运对她的娘家及整个村庄都如此用心。”大家听完陈二的故事,都若有所思,但申家汝却脱口骂了一句老色鬼。沈远说:“淫是淫了些,也有点奇缘。”而沈续却觉得太失体统,这个人在朝廷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竟然带领众家丁看村女洗澡近一个时辰,这样的人有辱圣人的教导,有辱朝廷,还配做君臣吗?想到这里心情沉重,向着天长长的出口气。这时那陈二又开始说起来:“去年十三姨回来省亲,丞相给全村每户按人头发了十两银子,叫大家做衣裳,全村都忙了好多天,欢天喜地的迎十三姨回来,那天一大早全村的人就在路两旁等候,大约巳时左右轿子才到来了,八个人抬的大轿,红呢绣花的轿帷子,轿顶上是一个闪亮的宝石在顶尖上发光,十三姨出轿的那一瞬间人们都惊呆了,十三姨从头上到脚下,那珠光宝气可真叫人羡煞死了,那丞相太有钱了,这次十三姨省亲带的家丁有二百人之多,光是厨房里的厨师及打下手的厨子就二十人之多,厨艺之精就不要说了,分工之细,我就说一样你们就知道了,有厨工专门是做鱼时用的调料葱,这个厨工就是专门切这种葱丝的事,你们说精细到什么地步了,可想做出的东西可能比皇宫的御厨还好吃吧。”
大家听后都无话可说,把个申家汝气的脸煞白,全身发抖,走到陈二面前颤声质问:“陈二你从哪里听来这些混账话,是不是你编的故事,从实说,否则我要告你诬陷朝廷命官罪,快说!”陈二见他瘦小的文弱书生突然发起这么大的气,而沈续见家汝气成这样一时心里好难受,也向前走一步对陈二讲:“对呀,你怎样知道的这样详细,不会是编的吧。”陈二也真吓怕了说:“小的哪敢瞎说呀,这些都是相府上的人说的,有一人是相爷的亲信姓伍,平时人称伍爷,他爱喝酒,喝醉了话多的多,有一次他们几人喝酒我碰上了,因为其中有一人是我同乡一起出来的喊我过去同桌,我不会喝酒,就给他们斟酒,伍爷见我机灵很满意,从此他们经常喊我一起吃东西,这些事都是伍爷讲的,当时听的人都大笑,觉得那李玉银四子真是好命,洗澡洗成千金之体了,有时私下里开玩笑都说“想改变命运就洗澡去呀”。”最后又冲家汝说:“公子可不要告了吧,如不信可找伍爷问呀。”家汝气的站都站不住,还是沈续上去扶住他,稍休息一会大家往回走去,一路三人各想心事,家汝气的父王最信得过的近臣竟是这等货色,觉得父皇被他骗了几十年,这样下去朝廷危在旦夕,所以很是害怕。而沈家两兄弟对陈二说的觉得具体,没想到丞相老贼竟然堕落到这样地步,生活享受超过皇上,此人不除将祸国殃民。但更觉反常的申家汝,平日里不过问这些事,今天见到石头上的字,又听陈二讲生活上的事奢侈及挥霍,他都非常生气,好像触犯了他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