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总…
作者:妙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46

第六十三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题解:

年轻的朋友们都渴望着成功,但都对于如何才能成功感到比较迷茫。

虽然说暂时的、阶段性的成功有一些捷径可走,比如说裸奔裸跑、神吹炒作、顺应潜规则陪酒陪睡等,但这毕竟属于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后遗症也很多,成功很快,失败也很快。

真正的成功一般都来自于走在正确道路上的艰苦努力,每一天的努力,每一个细节的努力。

如果说有捷径,经典就是捷径,就好比金庸小说中众多武林高手拼命抢夺的《葵花宝典》和《九阴真经》一样。

有一个人,叫汪中求,他学习了《道德经》这部宝贵的经典,特别是对本章感兴趣,于是就将“天下大事儿,必作于细”这一章加以细化,写出了一本名为《细节决定成败》的书,一炮打响,一举成名,成为了著名的管理大师、著名的作家和著名的培训师。这本书连续好几年位居全国图书排行榜的前几名。

2、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3、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做事才会有所作为,不要把这件事太当回事才能将他处理好,不贪图美味才能品出真正的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去化解仇怨。处理难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小事开始做起。这是做好工作和为人处事的规律。因此,得道的圣人由于一辈子都不贪功冒进,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就许下的诺言一定是很少能够兑现的,轻易发誓的人不可信;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由于准备不充分而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得道的圣人总是很看重困难,所以她就始终感觉不到困难了。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对待容易的事情,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周密思考,细心而为,才不会失败。

4、理解:

《荀子》一书中,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语句,和本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代的塔再高,比如说十三层吧,现代的摩天大楼再高,比如说当今世界第一828米高的迪拜塔(截止2011年3月)吧,都是由一粒一粒的沙子所组成的;狐狸皮的咯吱窝部分虽然只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但积累多了就能够做成一个裘皮大衣;长江黄河的防洪大堤虽然几千里长,但如果有一个白蚁窝没有被发现,当洪峰来临的时候,这个小小的白蚁窝被冲开了以后,缺口就会很快扩大,最后形成决堤的巨大灾害。

我国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张晓彤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工作,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准备工作失败了,就等于准备着失败的结果。

古语说:“功夫在诗外”,年轻的时候怎么也理解不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40多岁以后,自己有了亲身体验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含义。一个诗人能够写出好的诗篇,比如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吧,他们的诗歌艺术达到了世界第一第二的水平,但这并不是因为音律、平仄等诗歌技巧比其他诗人好多少,而是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和大自然的理解与体验更加深入,有感而发、发自内心,使诗人、诗歌和生活融为了一体,自然就“下笔如有神”,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我在从事管理工作20年之后,也明白了“管理在管理之外”的道理。

管理不是板起脸来照着规章制度批评人和处罚员工,而是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多给他们提供做好工作的各种条件,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心理和经验等相关方面的帮助,当他们出现小的工作失误的时候,加以关心式的批评和指导,才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否则的话,轻则员工出现逆反、消极怠工或者暗地里给公司搞破坏,重则离职损失人力资源,走了还得再招,再补充。

大家都熟悉《西游记》里面有一个“孙悟空与杨二郎斗法”的故事情节,孙悟空变了一座小庙,但是被杨二郎识破了。别的地方变得都没有问题,只是把尾巴变成的旗帜插错了地方,插在了庙宇的后边,没有注意到旗帜都是插在前面的一个生活细节。

很多年轻的朋友们在10岁左右的时候都萌生过学习武术的想法,但是真正练成功的连万分之一也达不到,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是学习武术还是什么其他的技能也好,都有很多的细小环节。有些环节需要练习很久,有的长达三年。例如在学习少林拳的时候,要想增加腿部的力量,使自己站得稳、腿踢出去有劲儿,就要练习石柱功三年。

练习的时候需要掌握的细节有:

1、大腿要平行于地面儿。

2、膝盖不能过脚尖儿。

3、腰部要垂直于地面。

4、舌头抵住上牙堂。

5、用鼻子呼吸。

6、呼吸时要细、匀、深、长、柔。

7、每天增加练习时间10秒钟。

但遗憾的是,有些朋友们不知道这些细节,有些知道了也不够重视,有些缺乏勤奋刻苦

的精神,有些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总之是难以成功。最后的练武失败都是因为这些细节中的一个或者是一部分细节没有做好所造成的。

美国人崇尚自由和随意,所以没有日本人细心,没有中国人责任心强,因此航天飞机出事的频率比较高。

有一次,美国的航天飞机又前功尽弃了。仔细一查原因是一节价值20美元的电池坏了,这个小细节就导致了几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在瞬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