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训看的眼热,本来他儿子不争气,怎么教都不学好,现在发现大商这边,对女子的教育也不放松,且贾元春就是现成例子放在眼前。
再说,他那小舅子儿女都上学的事,他也是知道的,虽然大清那边没有学校,可是他可以参照大商这边的学校,给女儿请先生啊。
没看见么,这大外甥女儿就因为在大商上了个学,几个皇子都对她青睐么?当然,他也知道,皇子看中的不止这点儿,可是这也表示,皇室更加看中受过教育的女子吧,回头,就让宝钗也跟着学吧。
他的女儿,可是也有和尚道人送金锁的呢,日后,只怕也是个有造化的。
看中贾元春的风度,薛训也动了好好教养薛宝钗的念头。
贾元春先还不明白几位皇子对她示好的原因,后来发现不对劲,自己心下一分析,也不禁冷笑了。
便以要中考为借口,慢慢减少了去医院探望的次数。
又以李纨月份大了为借口,让李纨也少去了。
贾珠看了元春的暗示,也就将双方关系保持在目前程度,多的他也不做承诺了,毕竟,他跟卫氏一族,也就过年时大家聚了聚,平时大家都有事,谁还会来关注他一个病人?
不过几位皇子对于在这儿能偶遇华胥荣亲王次子贾琏,或者偶尔顺路过来探望的卫玠、卫珏,他们已然觉得心满意足了,这几位,可都是这边的二代啊。
跟宫廷的关系都很近,尤其是三位皇子。
当初贾玫与贾赦将孩子留在大商读书,为的就是下一代做打算啊。
现在大清的几位皇子也不个就是想搭下顺风车而已。
不过大家有的是机会,比如,这宁国公贾敬添了幺女,大家不是都得上门祝贺么,还愁会没有机会。
而且紧接着江氏,便是韩氏,接着又是李纨。
三个产妇,三家人添丁。
这一次着实热闹,大家也都是心满意足,江氏总算是如自己期望的,生了个女儿。她看着黛玉眼馋了好久,现在自己终于也有个女儿抱了。
至于韩氏,生儿生女都无所谓,反正她早就儿女双全了。不过相对于调皮的儿子,她更喜欢女儿。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有点儿小失望的。
李纨就不用说了,她倒是也想儿女双全,可是没有贾敏的本事,只得了一个,那就只能要儿子了,不然以贾珠身体,未必还能有第二个,那她也就别想活了。好在老天如她的愿,给了她一个儿子。
代善也是欢喜,总算贾政这一脉,还留了点儿香火。
他是早就不指望那贾宝玉了,害他成笑柄的次数还不够么。
所以现在一见李纨生了重孙子,当真是喜出望外,马上就拍板,办,咱们大办而特办。
这什么洗三,满月,百日,这三家人加起来就要请九次客,而且他们日子都还挨的特别紧,这对于找机会融入大商社交群的几位大清皇子简直就是开了挂,特别容易混个脸熟啊。反正他们也不缺那几个钱,自然是送礼送的不亦乐乎。
同时为了适应大商的变化,大清的办事处,也来了几个生面孔。
代善对这些人本来不在意的,谁知道,人家偏偏还就寻上门来了。
那人斯斯文文的说,他叫秦业,是贾政在工部的同事兼好友,受贾政所托,给代善等人捎了些东西来。
既然人家如此说,代善自然也不能推脱,便将贾珠等人叫了回来,让他们拜见长辈。
秦业见了元春,得知元春在这里读书后,便吞吞吐吐的对代善道:“世伯,因是公务,小侄的妻小都跟了来,儿子尚幼,唯独有一女,已然到了入学的年纪,不知道能否请世伯帮忙,指点一二,让这丫头,也有个去处?”
代善也是愕然,“贤侄,这个不是我不帮忙,我想贵处对此应该有安排吧?”
秦业苦笑,“世伯,可怜天下父母心,小侄不过也就希望她能多条出路罢了。”
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触动了代善,问了问元春,知不知道那所小学教学水平好些?
元春想了想,她也不得不佩服贾赦,人家当初给自己荐的小学,确实是用了心的,不论教学设施,还是师资,都是一等一的好。
当下顺口便推了自己当初读的学校,只不过,那学校的要价,贾元春怀疑以秦业身家能否搞掂。
她是知道这个秦业的,是父亲的同事兼顶头上司,也算得是父亲的好友之一,在大清时两家常有往来的,他那个女儿人才也的确出众,只是此人的家境,确实堪忧啊。
贾珠也是知道这个人的,待秦业走后,便责备贾元春,“小妹,你何必给他推荐那所学校,这不戳人心么?”就秦家的家底,怎么也不可能送那女孩子去读这个学校的。
李纨惊道:“原来是为了那秦家小姐么?她也要在大商读书?”这一个个都想方设法读书,自己是不是也该去读书啊。
代善看了李纨一眼,“珠儿媳妇,你先把孩子看好吧。”
李纨瑟缩了一下,低声道:“是,老太爷。”
贾元春可不会好心去帮她,自然是低头假装看贾政带给他们的东西,忙着拆礼物去了。
贾珠叹了口气,“老太爷,我的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我想,等医院检查过后,老太爷能不能想办法也给我办个旁听证,我也想学一点儿东西,不然,以后想在大商生活,只怕困难。”到时候看能不能帮宫裁也弄一张。
现在的女大学生可不比十几年前了,现在的女大学生代表的就是高贵,知性,基本就是一个女孩子教养的代名词。
其实女孩子入学之所以能突然破冰,一下子180°大转弯,主要就是因为太子等皇室子弟的进驻。大商的国民一看,太子殿下都进学校了,那我女儿岂非是太子殿下的同学了,那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么。
皇帝陛下他们已经失了先机,在太子殿下身上,可不能再丢掉这个机会了。
于是,为了接近太子殿下,大商基本无人管那些什么三从四德了,都想自己的女儿能有机会飞上枝头变凤凰,大家纷纷开始送女入学校。
然后有一便有二,凭什么姐姐(妹妹)读书我却不读?大家都纷纷闹着要公平,而其他人也不想坐失良机,毕竟,男人大女人几岁,女人大男人几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于是,原先的阻力就变成了一道黄泥坝,被这想要攀龙附凤的欲望,冲的七零八落。
大家都做着读书顺带钓太子的心理,纷纷将自家的女儿送进了原先他们责骂有伤风化的学校。
贾元春不知道,秦业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只不过,出主意的,却是太子。这秦业的女儿,名义上是秦业自养生堂抱回的,实际上却是太子与青楼名妓春风一度的产物。随着几个皇子争夺储位越来越厉害,太子也被人监视的越来越紧,为了不让太子被人抓住把柄,是以那孩子一生下来就被送进了养生堂,至于她的母亲,就更是无人知道她的结局。
太子此次将秦业一家送来此处,一来想着这里油水多;二来这孩子的存在始终是个把柄;三么,就是看这女孩子越长越有乃母风范,太子使人暗中调、教,又将她送到大商,目标自然也跟其他人一样,想要借他这女儿的手,将大商的太子收入囊中。
在他心目中,这大商太子,只怕也如他一般,是个温柔多情应当有几个红(沉)颜(湎)知(女)己(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