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让我考秀才? 1
作者:孤道人      更新:2020-02-26 03:20      字数:3509

稻子熟了,一片诱人的金黄。

站在稻田边,稻浪此起彼伏,像是一副金色的画卷,微风吹过,沁人的稻香涌入口鼻,让人忘了疲惫,忘了辛劳,心里只有沉甸甸的喜悦。

这时代,粮食堪比黄金,可黄金是死的,稻子却是活的。一根根,一株株,在阳光里尽情摇曳,舒展它们饱满浑圆的线条。像是在向农人诉说,诉说它们成长的不易,又像是在和野花野草炫耀,炫耀它们的果实,炫耀它们的妖娆。

~~~~

临近收割,杨家人全家都在稻田边忙碌着,就连杨烁这个半吊子也不例外。

无他,杨家有一亩稻子长的实在是太恨人了。说鹤立鸡群都有点不应景儿,应该是鸡窝里住着一只金凤凰。

一亩的稻子看着比别人家三亩都厚实,枝头的穗都是沉甸甸的,颗颗饱满。无论哪家的庄户路过都是惊得张大了嘴,瞪大可眼。然后忿忿的走到一边,在背人的地方,红着眼骂娘。

杨烁也有点愁,这稻子简直长的招人恨了,多少老庄稼把式来看过了,各个都拍着胸脯说,最少一千斤。

明代一斤是十六两,怎么这种子穿越到明代反而增产了呢?

老话说,不怕贼偷怕贼惦记。杨老憨怕有坏心的,干脆连家都不回,就在田边搭个窝棚,日夜看着。

看得住稻子,看不住别人的嘴,杨家稻子能产一千斤的说法,风一样以杨家村为中心蔓延开来。甚至许多外乡人,连赶几天的路,就为了看看杨家的稻子。

亩产一千斤,多少辈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尤其是这其中还有个秘方的梗,更给杨家的稻子增了几分神秘。

也有眼热的,可如今的杨家却不是谁都敢招惹的,锦衣卫打着连连呢,一个主簿一个巡检都栽了,老百姓能惹起?

要瞅瞅着收稻子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往杨家跑的人是越来越多,大多都是攀关系,叙旧,认门的,为的还不是杨烁那随口编出来的秘方?要秘方,没人敢,现成的例子在前面呢,可你杨十三用秘方把我家稻子也给泡泡,这不算啥难事吧!

杨烁现在可是青田县的名人了,不光是稻子种得好。鸡养得也好,如今他家的鸡肠已经养了一千多只鸡,别人家的鸡两天一蛋都是勤快的,他家的鸡一天一个。

别人家的鸡蛋都是自己带到集市上换钱,他杨十三是在家等着,集上铺子专门派伙计去他家鸡场收。就算他家的肉鸡,卖的都比别家好,镇上好酒楼里的后厨,指定就要他家的鸡,说啥更肥更鲜。

养鸡也是有秘方的,人家杨十三能养一种专门给鸡吃的蛆。许多有心人心里就琢磨来了,这杨十三没说假话,八成真是啥大唐国师的后人呀,一身的本事。

杨家村的村民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他这么能耐,巴结还来不及呢,咋就把他得罪了呢。杨五哥家小虎子天天跟着他屁股后头转,打嗝都一股鸡蛋味,据说收了稻子,就要给杨五哥家泡种子。

而许多外村的大户人家,也把眼睛盯在了杨烁身上。这一身本事的,不是咱儿子还不能当咱们女婿?

这些纷扰杨烁一概不理,他现在是真忙。鸡场上小丫娘俩加五哥的老娘媳妇孩子,居然还忙不过来。院子里的红薯玉米土豆也都熟了,得抓紧做种。

一天从早起到睡觉,居然没有闲着时候,一个月下来饭量大了一圈,却是一点肉不长。唯一高兴的,小丫娘,李婉贞的脸上所有的凄苦都显然了。有的,满是新生活的喜悦和知足。

~~~

当得知小丫娘居然是李善长孙女的那一刻,杨烁着实吃惊不小。

即便他一点明朝历史都不知道,可他也知道李善长是谁?大明王朝开国功臣,太子的老师,因为谋反被朱元璋把一家八十几口都给咔嚓了。

说李善长谋反是扯淡呢,他都七十多的人了,还反什么?再说大明的骄兵悍将哪个听他的?

能记住李善长,也是因为他就是朱家皇帝的黑材料之一。杀功臣这事历代皇帝都在干,但干得像老朱家这么绝的,还真没有。

所以,后世只要是批判朱家皇帝,这些被杀的功臣就会被文人公知们翻出来,用以说明朱家的残暴。

和老百姓有一分钱关系吗?这是前世,每当杨烁在电视让,网络上看到那些专家摇头晃脑评说古今时,唯一的想法。

倒是在这个时代,小丫娘这个李家唯一的血脉,还真和他这个老百姓有关系。

李家谋反罪,有包庇者同罪!也就是说,如果有天小丫娘的身份曝光,杨烁就要上断头台。

可他没有犹豫,依然选择用拥抱来化解小丫娘心里的忐忑。

如果没记错,可能这洪武朝没几年了,然后就是朱棣造反,一辈子也就只用小心这几年。

而且,杨烁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李家全家处斩,她一个女孩是怎么逃出来的?他在等,等小丫娘彻底把谜底揭开的那一天。

~~~~~

杨烁娘对儿子的选择无可奈何,在她看来,好端端大姑娘不稀罕,偏要小寡妇,这说不通呀。

可是杨老憨却不太在乎,用他的话说,管她什么姑娘寡妇的,只要安心在杨家过日子,就是杨家的媳妇。

日子是儿子过,只有他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况且自家儿子把家底都透漏给人家了,院里的玉米红薯土豆,都是人家帮着收的,这几天还帮着留种呢。

一想到玉米,红薯,杨老憨心中就一阵发热,真是好东西呀!亩产千斤多真不是随便说说,有了这东西,无论世道怎么变,他老杨家以后就不会有再饿死的人。

幸好,外人不知道。

~~~~

午后的日头晒得人头晕,不用干活都一身汗水。

习惯了劳作的杨烁,已经变了模样。黑了,瘦了,壮实了,眼睛更加明亮了。

“得了,够数了。”杨烁把一筐鸡蛋放到牛车上,抬头抹下汗水。

他身旁是镇上杂货铺的伙计,十五六岁的小顺子,专门跑腿来他家收鸡蛋的。小孩干瘦,却透着一脸的精明。

“十三哥,我先回了,鸡蛋钱你月底柜上收?”

这是杨烁的策略,一个月一结,铺子没那么大的资金压力,更乐得从他这买不是。

“行!回去帮我给掌柜的带好儿。”杨烁拍拍手上的灰,“你路上也小心点,磕碰着了,可和我没关系啦!”

“得嘞,那我走了。”小伙计仰脸笑笑,跳上牛车,赶车的一甩鞭子,牛车缓缓滚动。

小丫娘从屋里出来,身上围着一个围裙,日子好了,脸色红扑扑的。

“十三,吃饭了。”

俩人虽然确立了关系,可还没办事,平时各在各家,只有白天时候杨烁才来她家,鸡场这边帮忙。

桌上摆好了饭菜,天热就得吃点清淡的,米粥,咸鸡蛋,辣椒炒鸡蛋,拌的西红柿。院子里菜早就成熟了,这些几百年后的蔬菜,也上了杨家的饭桌。

其中几颗玉米最引人,这是后世高产黏玉米,又甜又黏,小丫吃过一次就始终不忘,除了留种的之外,杨烁专门留了些给家人尝鲜。

“爹娘那边的都送了吧?”杨老憨夫妇一天都在地上看着,吃饭都是家里送。

“送了。”小丫娘给碗里乘粥,笑着说道,“你爹说这咸鸡蛋好吃,里面都是油。玉米娘爱吃,可就吃了一根,怕你爹说。”

不用想杨烁都知道杨老憨说的啥,无非就是好菜饭有的是,为啥一定要吃它,留着做种能多种好几垄呢。

杨烁甩了下筷子上的水,笑道,“别一口一个你爹,你娘的。以后不也是你爹你娘么,以后直接叫爹叫娘,省事儿。”

“你~~”小丫娘脸色通红,却笑了。

“丫头,吃饭了。”杨烁端起粥,喝了两口,冲房后喊道,“给你煮了玉米,你再不来我就都吃啦。”

“十三叔给我留点~~~”房后一阵清脆的童音,小丫一阵风跑了出来,身后跟着一条半大的黑狗。

日子好了,孩子也有孩子样了,脸洗的干净,身上是新衣,粉雕玉琢,甚是可爱。

身后的狗是杨五哥家送的,本想着用来看家的,谁知被小丫头看上了,能不能看家不知道,倒是越来越像宠物了。

“去,一边去,人吃饭,你来凑合什么?”杨烁冲着往饭桌上扑过来的黑狗,虚踢一脚。

“十三叔。”小丫委屈的拉着杨烁袖子,“奥巴黑今天帮我干活了,让它也吃点吧。”

这狗叫奥巴黑纯粹是杨烁的恶趣味,仿佛听懂了小丫的话,奥巴黑尾巴摇的飞快。

“帮你干啥活了。”杨烁赏了一块辣椒给奥巴黑,它闻了一下,后退几步,幽怨的看着杨烁这个无良主人。

“嗯嗯~~”小丫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帮我喂蛆了。”

扑~~杨烁差点喷了出来。

“哈哈,好,丫头说啥就是啥。”还喂蛆呢,它不祸害蛆房就万幸了,“你想让它吃就吃吧。”

“十三叔最好。”小丫美滋滋的拿起一根玉米,咔哧的啃了起来,啃下来却不吃嘴一努,机关枪一样,噗噗噗,一口气吐出好多玉米粒。

奥巴黑等的就是这一刻,摇着尾巴,把头埋在地上,一顿猛找,吃得吧唧吧唧的。

“你就糟蹋东西吧。!”小丫娘笑骂一句,转身进了厨房,还有肉菜没端出来呢。

“丫头。”杨烁往小丫碗里加了一筷子咸鸡蛋黄,“以后别叫我十三叔了。”

小丫仰着小脸,满是可爱,“那叫啥呀。”

杨烁一脸坏笑,“叫爹!”

小丫眼睛亮了亮,咯咯的笑了起来,带着些羞怯,脆生生的喊道,“爹!”

“哎,我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