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又是一年除夕 2
作者:子隐      更新:2020-04-24 11:41      字数:3394

狗子想找杨溥帮忙。

据我所知,杨溥只是太子的幕僚,并无实权,只因如今太子监国才稍稍提高了些地位,下西洋的事,他应该是做不了主的。不过,据说主持下西洋的是宫中内官监的太监郑和,官场人情,若是杨溥去说道说道,兴许又能办得成。

就看杨溥愿不愿意帮这个忙了。

“头次他表面说着不得徇私,但那个于大人那么帮咱们,你怕他不知道?所以啊,我觉得杨大人没有那么死板,这一次定然也会帮忙的。”

狗子这么说道,第二天就去请了杨大人。

杨溥的府上离长乐街也不远,从杭州回来后,我和狗子还曾去拜访过一次,当然,也送了一坛我们酒楼里最好的酒。我说那是行贿,但狗子说你见哪个人行贿行不足二十两银子的?而且,这一坛酒,比送再多的银子都靠谱。

是挺靠谱。

至少,杨大人欣然地接受了。

于是这一次,听说狗子又有一坛美酒,杨大人就再次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只是最近查腐查得严,为了避嫌,他说他在城外的小溪边钓鱼,叫我们去那儿。

还是一老俩小,以及一汪清水。

“嗯,是挺不错,比上次那一坛要醇那么一点点。”

杨大人品着酒,像极了山水之间垂渔的老汉,丝毫看不出是朝中大臣。

狗子看着我笑了笑。

“我上次去苏州的时候,酒坊的掌柜私下送给我的,说是他那酒坊酿的第一批次,存了二十年,就剩这一坛,没得卖的哦。”狗子对杨大人说。

“不,十九年。”杨大人忽然说。

“嗯?”我和狗子对视。

狗子随即不可思议地看向杨大人:“这您都能品得出来?”

“嗯,就差那么一点儿,如果这酒坛上没有印着洪武二十七年制,我就品不出来。”杨大人说着,让我俩愣了愣,紧接着一起笑出声来。他笑完之后看着我俩,忽然又说,“就像如果你俩不送我这坛酒,我就以为你们没事找我了。”

“……”

狗子渐渐止去笑容,看来,杨大人什么都知道。

“说吧,又是什么事?”杨大人正色道。

“呃……”狗子稍有愧色,只能直言,“朝廷下个月不是要出使西洋嘛,听说除了朝廷的人外,还会带上一些别的人,所以我想……”

“你想去西洋?”杨大人盯着狗子。

狗子点头。

杨大人沉思了一会儿:“男儿志在远方,想法是好的。”

狗子得到了肯定,顿时又笑起来:“嘿嘿,所以这不来找您帮忙嘛。我这儿又不认识什么人,没有路子,就想让您介绍介绍,让他们捎上我一程。”

我也看向杨大人,看他答复。

杨大人想了想:“这出使西洋的事宜,历来都是内官监的郑公公主事的,带什么人不带什么人,均由他全权决定。而我任太子洗马时虽在宫中,但与郑公公并无多少交集,甚至见都没见过面。这个忙,我怕是帮不上。”

“啊?”狗子有些失望。

我没说话。

我想的是,断了狗子的路子,更好不过。

但狗子仍不打算罢休,又问:“那就没什么朋友认识郑公公的吗?”

杨大人又想了想:“这个,如今太子殿下监国,我倒是与司礼监打了不少交道。司礼监在宫中地位不低,或许,那里的人会与郑公公有交情。”

狗子连连点头:“嗯嗯,就这个了。”

然而杨大人转头盯着狗子:“按大明律,外臣与内侍可是不能有私交的。”

狗子不说话了。

显然,杨大人一转眼又变成了一位正直的清官。

狗子:“不能通融?”

杨大人不说话。

狗子死缠烂打:“要不,您帮忙给引荐,我亲自去见那什么公公也行。”

杨大人拿狗子没办法:“你真想去?”

“想去。”狗子重重点头,并接着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去做一件事情。以前吧,不懂事,想闯荡江湖,但好像到了江湖后发现也就这样。你说就我现在手里的这些生意,小打小闹,或许一辈子也只能待在小小的京城里,数那点不值一提的银子。我想,应该还有更辽阔的世界在等着我,我必须去。”

杨大人没说话。

我也没说。

似乎我才明白,狗子这一次真的不是想一出是一出。他和守田一样,已经有了自己新的追求,而守田已经上路了,他也愈加的按捺不住。

他们,都看向了未来。

这一瞬间,我觉得我没必要阻挠狗子了。

杨大人不知是不是被狗子的这番话所感染,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决定抛弃一次原则。他说:“你既然是生意人,那我们做个交易。”

狗子:“交易?”

杨大人:“我帮你这个忙,你也帮我一个忙。”

狗子:“什么忙?”

我也向杨大人看过去。

我感觉得到,他要我们帮的忙,定然不是小忙。

……

杨溥确实遇到了麻烦。

或者说,朝廷遇到了麻烦。

他说这一年以来,江南受灾,瘟疫蔓延,朝廷用来赈灾的银两已经数以百万计;而皇帝下令筹备北征,抽调民夫,重赋加税,国库已然空了大半;再加上这次又要出使西洋,朝廷的财务已是不堪忍重,户部尚书的头发一夜更白了许多。可是皇帝要做,他们也不得不依,结果,这些重负,就落到了太子头上。

于是,身为太子幕僚的杨溥,也瞬间头疼起来。

“不是吧?又要加税?”

狗子很敏感,因为很明显,朝廷要补充国库,银子就是从他这样的纳税人手里榨出来的。自年初开始,各种税已经加了不少,再重,狗子也撑不下去了。

杨大人叹了口气。

“五月的时候已经加征过一次税了,而各个税种也在这个特殊时期上调了不少,太子担心如果再加,怕百姓不堪重负,激起民变便成了大祸。可是,如今全国上下都在看着太子殿下,殿下若不解决这个难题,恐怕……”

我看了杨大人一眼,感受到他的忧虑。

……他要说的是,恐怕,太子就换人了。

“那我能帮什么忙?”狗子说。

杨大人看了狗子一眼:“太子殿下决意,农税不能再加,普通百姓已经承受不起了,要加,只能加在殷富的大户头上,针对特殊的群体。”

“那就是要榨我们这些生意人呗?”

狗子听懂了,顿时差点哭出来,“不是,大人,我穷啊,真的,穷得都快当裤子了,刚才那一坛酒就花了我几个月的工钱,我再拿不出钱来了啊!”

杨大人看着狗子,不觉也学上了狗子的语气。

“那应该榨谁呢?”他问。

“那什么许家啊、陆家啊,都是做大生意的。对了,京城不还有个全国首富嘛,人家办一次酒席就是几万两银子了,要榨榨他们去呀!”

“嗯,有道理。”

“就是嘛。”

狗子这个锅甩得不错,倒似乎忘了他和人家撕破脸皮竞价的时候。

那时候,倒没见他哭穷。

杨大人继续看着狗子,也不说话,让狗子如坐针毡。

狗子脸色近乎苦成了瓜:“大人,不是真要我出钱吧?”

杨大人笑了笑,终于打算不再戏弄狗子了,说:“你那点家产,再乘以千倍万倍都不够的。我要你替我出出主意,如何才能让那些大户心甘情愿拿出钱来,你知道,这些大户根基甚深,如今的太子殿下,不能轻易得罪他们。”

“这样啊。”狗子松口气。

杨大人说的没错。

朝廷要加税很容易,但之后的事情就不容易了。如今的皇太子,不过监国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皇帝。假如他胡乱征税得罪了那些大户,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保不住他太子的位子。这并非危言耸听,就比如,谁能想到,区区一个做地产生意的陆本忠,往后一层关系一层关系地找,会找到太子的对头,汉王呢?

如果不是经历那些事,我也想不到。

我看着狗子。

出乎意料的是,狗子在钱的问题上,似乎总能有些独到的见解。

“这简单啊。”他说,“你让朝廷向他们借就行了。”

“借?”杨大人看着狗子。

“借。”狗子肯定地说,看起来,对这里面的道道也是心知肚明,“但要记住了,是朝廷借,不是太子借。随便立个名目,国债什么的,让他们出钱来,最好再给他们立块功德碑什么的,生意人,都好这个。假如将来太子登了基,那谁记他们的情?太子。而假如……我说假如啊,假如出了变故,那也没说他们借钱给太子了啊,是借给朝廷的不是吗?我想,太子忌惮的那个人,也不会拿这个说事吧?太子都不敢轻易得罪,也不见得那个人敢。”

杨大人凝着眉,倒没有在意狗子这大逆不道的话。

“那,还不还呢?”他问。

“还不还嘛……看情况咯,他们总不至于上朝廷去要债吧?”

“那他们要是不愿意借呢?”

“那就要看朝廷开出的利息怎么样了。”狗子颇有深意地说道,随即一下笑起来,“如果利息合适,杨大人,我开个头,我先借出……一百两。”

“哈哈!”

杨大人笑了起来。

我没说话。

看得出,杨大人未必会按狗子说的去做,但至少,他已经有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