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居东南一隅,人们都说这里是文化沙漠。当我说起要到这边求学时,友人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惊讶:学文而置身文化沙漠之中,确非明智之举。可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偏见,放眼近现代文坛,有很多文化名人都出自八闽大地,人们为何对此熟视无睹呢,我带着一种迷惑来到了福州这座文化名城。
可能是我过于理想化了吧,其实应该早就预料到在商业沙尘暴的摧残下,文化这根幼苗作徒劳的抵抗多少显得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哀,三个月的经历的确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文化沙漠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
浮躁占据了我的内心,内心的宁静业已落荒而逃,嘈杂之音声声入耳,信念之坚节节败退。当你不习惯找一个安静,有氛围自习室的困难,当你不习惯自习室里手机中旁若无人的谈笑风生,当你不习惯时尚前沿、花枝招展的女孩们在心中引起的骚动……这不能不说是百年师大的一种尴尬,或多或少也是对我的一种打击。
我是抱着改变旧有生活方式,提升自我的目的重回象牙塔的,我深知机会的难得,因此倍加珍惜,可浮躁的力量太强大,它总会抓住一切稍纵即逝的机会叩响你宁静的心扉,在你耳边温柔的呼唤,让本就脆弱的防线愈发的不堪一击。它鄙夷、不屑的对你说:“花花世界,灯红酒绿、舞榭歌台、香车美女……何必做一个看不到结果的苦行僧呢?看看别人,谁不是花前月下、成双成对、甜甜蜜蜜。再看看你,七老八十了还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家寡人。想开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
面对这种诱惑与嘲讽,很难不动摇,我试图放纵自己,终日沉浸在网络中,整天去寻觅追求的对象,我感到了幸福了吗?换来了只是每天起床时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得到什么”。更加的痛苦,更加的无助,更加的绝望充斥着我头脑。我深深体味到:其实放纵有时也是一种痛苦。
老天为何如此不公,为什么有人放纵终日笑逐颜开,而我放纵却整天愁眉不展?
也许应验了一句俗话: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正如有的人在放纵中找到了幸福,我却只能在于连的不择手段的追求中,在拉斯蒂涅的逐渐沉沦中,在保尔的无私奉献中,在卡列宁娜的女性尊严中……找到快乐。可能我会毫无建树,可能我会一事无成,可能我会百年孤独,但我找到了幸福之源,我有足够的理由无怨无悔。
生活中有的事是命中注定的,我们不能强求。就像你只能是你,我只能是我一样。抛开一切烦恼,让生活轻松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