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一位不速之客
作者:秦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156

李副区长给陈明远带来了李副区长给陈明远带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的到来,让陈明远特别感到意外。

李副区长走进陈明远办公室时,满脸带笑。他的后面跟着一个人,更是满脸堆着笑。那人身材不高,皮肤很黑,典型地脑袋大脖子粗,胖乎乎的圆脸上,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叽里骨碌转动着,特别像一个卡通人物。身穿黑色的貂皮短大衣,一个黑色拉链小包夹在腋下,手上带着镶嵌着一颗硕大玉石的戒指。

没等李副区长介绍,那个就如同是见到了一个久违的老朋友似的,热情地伸出手去。

“陈区长,你好啊!”那股真诚劲让他表演得有些过。

陈区长礼节性地伸出手去,任他热烈地摇晃。

李副区长赶紧向陈明远介绍。“陈区长,这位就是赵昆,原来区防爆电器厂的赵厂长。”

陈区长把自己的手从赵昆的手里抽了出来,示意他们坐下。赵昆这个名字他是听说过很多次了,自己也多次吩咐李区长想办法跟他联系上,因为在处理防爆电器厂上访事件上,没有这个赵昆,那是根本解决不了的。

“赵厂长,找你可真难啊,不知道现在在哪发财呢?你厂子原来的工人可是很想你啊。”陈明远不由自主地话里就带出了揶揄味道来。

“早就听李区长说,咱们北凤区来了位特别有领导能力特别有工作水平的区长,早就应该来拜访啊。”赵昆即忽悠了陈明远,又在刻意替李副区长说着好话,可谓一石二鸟,“这两年,一直在外东奔西跑,也没有机会回家来。我昨天一回来,安排下急着要办的事后,我马上就来拜访一下陈区长。”

陈明远几次跟李副区长谈到过防爆电器厂下岗职工的事,但李副区长大多是语焉不详,说到关键环节总是闪闪躲躲。但一个问题陈明远听得出来,防爆电器厂问题的产生,起因是因为当时的区领导为了营造政绩工程,急功近利,在没有经过全体职工同意的情况下,由区贸局跟当时的厂长赵昆签订了协议,在决策过程中,温伟国的意见起了主导性的作用,李副区长也是重要的参与者或是见证人。当时的经贸局局长早就退休,现在能说清楚这事的只有温伟国和李副区长两个人了。

但说得清又有什么用呢?虽然陈明远几次指示李副区长,让他们跟防爆电器厂的代表们说,区政府可以帮助走法律途径解决,但这话说过几次了,李副区长总是说这些工人不想通过这种途径解决,因为是区经贸局没有经过他们同意签订的协议,出了问题就找你区政府。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是通过法院解决,审来审去,最后区政府也要承担相当的责任。闹不好,区里赔钱不说,再牵扯上温伟国,这事就不好收场了。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找到这个赵昆。

“我可是一直在找你啊。”陈明远冷冷地笑了笑,“因为你们防爆电器厂的工人们总来找我。”

“是啊,是啊,”赵昆脸上极力表现出歉意的味道来。“有些事我都听说了,因为我经营不善,厂子倒闭了,给陈区长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实在是不好意思,所以我今天就是当面向陈区长赔罪来了。”

陈明远摆了摆手。“你跟我赔罪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工人,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是啊,陈区长说得对,”李副区长马上附和,“你小子既然回来了,就要说个痛快话。不然,我们就要通过法律法律途径来解决了。”

听了李副区长的话,赵昆冷冷地一笑。“如果非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我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反正现在就剩下那么个破厂房,能值几个钱。”

“听上访职工说,你把厂里一些值钱的设备都卖了?”陈明远直视着赵昆。

“陈区长,这可是冤枉我啊?”赵昆一脸的委屈状。

“冤枉你了?”陈区长觉得挺好笑,“你们厂子的职工反映的情况,难道还是假的不成。”

“陈区长,事是有,但是跟我真的没有直接关系。”赵昆赶紧辩白。

“跟你没关系?那跟谁有关系?”李副区长追问。

“李区长,你还不知道我的情况吗?”赵昆把脸转向李副区长,“这两年我一直没在家,家里的事,厂子里的事,都是由我堂弟在管理,这小子背着我把一些值钱的设备给卖了,我听说后也十分气愤,我为这事骂了他好几次,几乎都翻脸了。”

“噢,是这样啊。”李副区长晃然在悟的样子。他感觉到自己穿针引线的作用发挥得差不多了,他转向陈明远。“陈区长,我有点事先出去一下,过会就回来。”他又对赵昆和善地说,“老赵啊,你先跟陈区长汇报一下你的想法。”

李副区长走了出去,陈明远忽然觉得李副区长表面上是站在区政府的立场上说话,而实际上像是跟这个赵昆唱着双簧。显然李副区长一直能够联系到赵昆,这一点陈明远早有预感。赵昆的到来,也许能帮助陈明远打开许多的问号。

“赵厂长,当时你要卖下这个厂子,你没有预想到市场前景的问题吗?”

“也想过。说实话,我当时并不想签这个协议,是温书记和李副区长几次找我谈,希望我能把这个厂子买下来,并且代表区里表示会全力支持我办这个厂子。当时好象有一个什么转制的现场会要在咱们区里召开,全区只是我们这一个厂没有转制了,所以温书记他们比较急,在他们的劝说下,由区经贸局代表一方与我签订了协议。”

赵昆的话进一步验证了陈明远的判断。

“可后来受市场的影响,产品没有销路了,我再找温书记时,他却一推六二五,说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经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事,可以跟政府方面谈。可前任区长本来就不同意这样做,人家根本就不管这个事,李区长倒是很热心,态度也好,然而他什么事也做不了主。”

“那你也不能一跑了之啊?”陈明远放缓了语气。“你把这么多乱事全都留给了区里,你们厂的职工三天两头地往区里跑。”

“我也不想跑,虽然这几年在外面挣了点钱,但是这种背井离乡的滋味真是不好受。”赵昆叹了口气,把头低在了胸前。“可我心里不能理解的是,我和区经贸委签订的协议,也可是说是跟区政府签订的协议,出现问题了把责任都推给我一个人,让我一个人面对,我能面对得了吗?我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你是无法面对你们厂子的工人吧?”

“不仅无法面对,而且我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赵昆怕陈明远不相信似的,“我家的玻璃让工人们给砸了无数次,就连我的车也让他们给砸得零碎了。”说到这,赵昆忍不住一阵心酸。

“你今天找我有什么想法?”陈明远不想再听赵昆的历史故事了,今天赵昆所以能来找他,一定会有想法。

“陈区长,我听市里的朋友说,你是一个干事的人,我也想回来干点事,希望得到区里得到你的支持。”赵昆表情很诚恳。

“这几年,我走南闯北的,钱虽然没挣太多,但是我却发现了不少好项目,我准备在今年下半年,重上一个项目,还用防爆电器厂的厂房,还用我们厂子原来的工人,只要他们愿意来。”

“你能安排多少工人?”

“一开始用不了太多,几十个吧,如果经营得好,就是把原来厂里的工人全用上还不够呢。”赵昆自信地笑了。

听了赵昆的话,陈明远对赵昆刚进来时的坏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在心里很认同赵昆的话,与其在旧有的问题上纠缠个没完,不如盘活这个企业,从根本上解决防爆电器厂的问题。

“你希望我能帮上什么忙呢?”

“陈区长,不怕你笑话。现在工人们把我都恨透了,我现在说什么他们也不会信,就像我再也没会相信有些领导的话一样。”赵昆话里的有些领导显然是有所指,“听说,工人们要拆厂房,如果是那样的话,损失可就太大了,我回来办厂的基础条件就没有了,我希望陈区长能够代表区里跟我们厂子工人代表谈谈,帮助我做一下劝说和解释工作。”

“你说的话可准?”陈区长虽然觉得赵昆的可信度提高了些,但是他在心里还是有些怀疑,但如果赵昆没有诚意,那他又何必来找自己呢,他还可以继续地躲下去,甚至从此不回北凤区。

“陈区长,请你相信我,我也不发誓赌咒的,如果我不回来做好这件事,我的心里会留下一生的遗憾,就是我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也饶不了我。这几年,他们在心里承受了太多。”赵昆说得很动情。

“你的这些想法跟温书记和李区长他们沟通过吗?”

“没有,他们未必能信得着我,而我也根本不再相信他们。”赵昆很坚定地说。

“这样吧,老赵,如果你真能这样做,我首先表态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你,我也会努力和区里有关方面做好与你们厂工人的沟通劝说工作,我也希望你能尽快地回来办厂。”

,他的到来,让陈明远特别感到意外。

李副区长走进陈明远办公室时,满脸带笑。他的后面跟着一个人,更是满脸堆着笑。那人身材不高,皮肤很黑,典型地脑袋大脖子粗,胖乎乎的圆脸上,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叽里骨碌转动着,特别像一个卡通人物。身穿黑色的貂皮短大衣,一个黑色拉链小包夹在腋下,手上带着镶嵌着一颗硕大玉石的戒指。

没等李副区长介绍,那个就如同是见到了一个久违的老朋友似的,热情地伸出手去。

“陈区长,你好啊!”那股真诚劲让他表演得有些过。

陈区长礼节性地伸出手去,任他热烈地摇晃。

李副区长赶紧向陈明远介绍。“陈区长,这位就是赵昆,原来区防爆电器厂的赵厂长。”

陈区长把自己的手从赵昆的手里抽了出来,示意他们坐下。赵昆这个名字他是听说过很多次了,自己也多次吩咐李区长想办法跟他联系上,因为在处理防爆电器厂上访事件上,没有这个赵昆,那是根本解决不了的。

“赵厂长,找你可真难啊,不知道现在在哪发财呢?你厂子原来的工人可是很想你啊。”陈明远不由自主地话里就带出了揶揄味道来。

“早就听李区长说,咱们北凤区来了位特别有领导能力特别有工作水平的区长,早就应该来拜访啊。”赵昆即忽悠了陈明远,又在刻意替李副区长说着好话,可谓一石二鸟,“这两年,一直在外东奔西跑,也没有机会回家来。我昨天一回来,安排下急着要办的事后,我马上就来拜访一下陈区长。”

陈明远几次跟李副区长谈到过防爆电器厂下岗职工的事,但李副区长大多是语焉不详,说到关键环节总是闪闪躲躲。但一个问题陈明远听得出来,防爆电器厂问题的产生,起因是因为当时的区领导为了营造政绩工程,急功近利,在没有经过全体职工同意的情况下,由区贸局跟当时的厂长赵昆签订了协议,在决策过程中,温伟国的意见起了主导性的作用,李副区长也是重要的参与者或是见证人。当时的经贸局局长早就退休,现在能说清楚这事的只有温伟国和李副区长两个人了。

但说得清又有什么用呢?虽然陈明远几次指示李副区长,让他们跟防爆电器厂的代表们说,区政府可以帮助走法律途径解决,但这话说过几次了,李副区长总是说这些工人不想通过这种途径解决,因为是区经贸局没有经过他们同意签订的协议,出了问题就找你区政府。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是通过法院解决,审来审去,最后区政府也要承担相当的责任。闹不好,区里赔钱不说,再牵扯上温伟国,这事就不好收场了。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找到这个赵昆。

“我可是一直在找你啊。”陈明远冷冷地笑了笑,“因为你们防爆电器厂的工人们总来找我。”

“是啊,是啊,”赵昆脸上极力表现出歉意的味道来。“有些事我都听说了,因为我经营不善,厂子倒闭了,给陈区长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实在是不好意思,所以我今天就是当面向陈区长赔罪来了。”

陈明远摆了摆手。“你跟我赔罪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工人,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是啊,陈区长说得对,”李副区长马上附和,“你小子既然回来了,就要说个痛快话。不然,我们就要通过法律法律途径来解决了。”

听了李副区长的话,赵昆冷冷地一笑。“如果非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我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反正现在就剩下那么个破厂房,能值几个钱。”

“听上访职工说,你把厂里一些值钱的设备都卖了?”陈明远直视着赵昆。

“陈区长,这可是冤枉我啊?”赵昆一脸的委屈状。

“冤枉你了?”陈区长觉得挺好笑,“你们厂子的职工反映的情况,难道还是假的不成。”

“陈区长,事是有,但是跟我真的没有直接关系。”赵昆赶紧辩白。

“跟你没关系?那跟谁有关系?”李副区长追问。

“李区长,你还不知道我的情况吗?”赵昆把脸转向李副区长,“这两年我一直没在家,家里的事,厂子里的事,都是由我堂弟在管理,这小子背着我把一些值钱的设备给卖了,我听说后也十分气愤,我为这事骂了他好几次,几乎都翻脸了。”

“噢,是这样啊。”李副区长晃然在悟的样子。他感觉到自己穿针引线的作用发挥得差不多了,他转向陈明远。“陈区长,我有点事先出去一下,过会就回来。”他又对赵昆和善地说,“老赵啊,你先跟陈区长汇报一下你的想法。”

李副区长走了出去,陈明远忽然觉得李副区长表面上是站在区政府的立场上说话,而实际上像是跟这个赵昆唱着双簧。显然李副区长一直能够联系到赵昆,这一点陈明远早有预感。赵昆的到来,也许能帮助陈明远打开许多的问号。

“赵厂长,当时你要卖下这个厂子,你没有预想到市场前景的问题吗?”

“也想过。说实话,我当时并不想签这个协议,是温书记和李副区长几次找我谈,希望我能把这个厂子买下来,并且代表区里表示会全力支持我办这个厂子。当时好象有一个什么转制的现场会要在咱们区里召开,全区只是我们这一个厂没有转制了,所以温书记他们比较急,在他们的劝说下,由区经贸局代表一方与我签订了协议。”

赵昆的话进一步验证了陈明远的判断。

“可后来受市场的影响,产品没有销路了,我再找温书记时,他却一推六二五,说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经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事,可以跟政府方面谈。可前任区长本来就不同意这样做,人家根本就不管这个事,李区长倒是很热心,态度也好,然而他什么事也做不了主。”

“那你也不能一跑了之啊?”陈明远放缓了语气。“你把这么多乱事全都留给了区里,你们厂的职工三天两头地往区里跑。”

“我也不想跑,虽然这几年在外面挣了点钱,但是这种背井离乡的滋味真是不好受。”赵昆叹了口气,把头低在了胸前。“可我心里不能理解的是,我和区经贸委签订的协议,也可是说是跟区政府签订的协议,出现问题了把责任都推给我一个人,让我一个人面对,我能面对得了吗?我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你是无法面对你们厂子的工人吧?”

“不仅无法面对,而且我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赵昆怕陈明远不相信似的,“我家的玻璃让工人们给砸了无数次,就连我的车也让他们给砸得零碎了。”说到这,赵昆忍不住一阵心酸。

“你今天找我有什么想法?”陈明远不想再听赵昆的历史故事了,今天赵昆所以能来找他,一定会有想法。

“陈区长,我听市里的朋友说,你是一个干事的人,我也想回来干点事,希望得到区里得到你的支持。”赵昆表情很诚恳。

“这几年,我走南闯北的,钱虽然没挣太多,但是我却发现了不少好项目,我准备在今年下半年,重上一个项目,还用防爆电器厂的厂房,还用我们厂子原来的工人,只要他们愿意来。”

“你能安排多少工人?”

“一开始用不了太多,几十个吧,如果经营得好,就是把原来厂里的工人全用上还不够呢。”赵昆自信地笑了。

听了赵昆的话,陈明远对赵昆刚进来时的坏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在心里很认同赵昆的话,与其在旧有的问题上纠缠个没完,不如盘活这个企业,从根本上解决防爆电器厂的问题。

“你希望我能帮上什么忙呢?”

“陈区长,不怕你笑话。现在工人们把我都恨透了,我现在说什么他们也不会信,就像我再也没会相信有些领导的话一样。”赵昆话里的有些领导显然是有所指,“听说,工人们要拆厂房,如果是那样的话,损失可就太大了,我回来办厂的基础条件就没有了,我希望陈区长能够代表区里跟我们厂子工人代表谈谈,帮助我做一下劝说和解释工作。”

“你说的话可准?”陈区长虽然觉得赵昆的可信度提高了些,但是他在心里还是有些怀疑,但如果赵昆没有诚意,那他又何必来找自己呢,他还可以继续地躲下去,甚至从此不回北凤区。

“陈区长,请你相信我,我也不发誓赌咒的,如果我不回来做好这件事,我的心里会留下一生的遗憾,就是我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也饶不了我。这几年,他们在心里承受了太多。”赵昆说得很动情。

“你的这些想法跟温书记和李区长他们沟通过吗?”

“没有,他们未必能信得着我,而我也根本不再相信他们。”赵昆很坚定地说。

“这样吧,老赵,如果你真能这样做,我首先表态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你,我也会努力和区里有关方面做好与你们厂工人的沟通劝说工作,我也希望你能尽快地回来办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