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黑马突然杀出
作者:秦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18

从方案贴出到报名截止日,来组织部的干部就像走马灯似的。这个走了,那个来了,这个还没走呢,而那个已经来了。凡是想当正职和副职的干部都到组织部门填报了自己申报的部门。一些人来报名时,总是要东拉西扯一阵,打听打听这个报了哪个部门打听打听那个报了哪个位置,相当漫长的犹豫不决后,才在最后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然而才把自己想要报的职位说出来。

来组织的人是挺热,但所报的职位没有孙松涛预先想的那样热,对于区里的重要部门,孙松涛以为可能报名参与的人很多,竞争会很热。然而,区委办、政府办、民政局、兴南办事处、华云办事处等大多数部门正职,只有原来的正职一个人报名,没有第二个人报名。不是不想报,是不能报,报了你没有任何竞争力,没有任何当上的可能。大家报名在很大程度上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特长而是可能性有多大。有些位置对有些人来说,考虑都不用考虑,那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个热闹是白凑的。虽然郑波他们一再说,他们的位置欢迎大家来竞争。

焦点之争主要是那几个正职在这次机构改革中退休了的部门,比如卫生局、人事局等。因为原来的正职退了,报这样的部门可能性会大些。就是报这样有可能性的部门,每一个报名者也都得再三思量,第一费思量的就是要避开强硬的对手。虽然有几个部门位置很好,但如果有对手比较强硬。如果人家跟温伟国关系近,或是跟哪个市里领导有关系,那就必须避开这样的对手,而退而求其次。抢不上好位置,能由副科变成正职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策略。

然而谁能准确地知道谁更有可能问鼎一个心仪的位置呢?就说跟温伟国的关系或者是据说有后台的人,有多少是自己故意放出话来,意在吓退对手的呢,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各类小道小自己铺天盖地,一时间让区里沸沸扬扬。比如说,大家都在传说,卫生局副局长李明龙肯定接任卫生局长,原因就是李明龙有亲属在市里哪个局当局长,据说此局长与温伟国交往甚密,温伟国早就答应过人家了。然而却也有偏不信邪之人,比如城北办事处书记黄一萍,坚决要求从办事处回到区里当卫生局长,黄一萍在报名时就人偷偷地告诉孙松涛,她所以敢报卫生局长这个位置,那是温伟国默许的。而报这个位置的还是区委办副主任科员郭敏。郭敏平时不多言不多语,她报卫生局长的位置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就连郑波本人事先也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郑波也跟孙松涛说过,人家郭敏说了,她自己不能报区委办主任的位置,自己写不了材料,而且还是个女同志,所以要报卫生局长这个职位,自己也知道没有什么希望,主要是参与一下,她心甘情愿地当回绿叶。为此郑波断言,这个位置也就是李明龙与黄一萍之争。而且,郑主任还受黄一萍之托,希望孙松涛能帮助黄一萍。

市容局局长的位置有两个人,一个是现任局长林福,一个是现任副局长孟凡达。他们二人在暗地里较劲之后,终于走上了真正竞争的舞台。显然孟凡达的背后推手是薛副区长,而林福背后的推手是温伟国。自从上告信的问题出现后,林福处处被动,孟凡达赢得了先手。虽然现在温伟国还没有让孙松涛他们去调查,但林福已处于竞争和民意的劣势。这几天风传林福可能会到人大任办公室主任,而孟凡达肯定要取代林福任局长了。

财政局宋局长这次机构改革中也在退休之列,在区里工作二十多年,一直没有赢得什么好的口碑。他是温伟国当书记时提拔到财政局长局长的,一直惟温伟国之命是从,眼见自己临近退休提拔副处无望,宋局长就与温伟国的关系就不如从前紧密了。然而就在他即将退休之际,他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成为一个让区里干部人人称道的楷模。

一个原因就是他协助陈明远上下奔走,多方筹措,把拖欠的工资全都给补上了,他也得到了陈明远大会小会上的多次表扬他,因而腰板比以往直了不少。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临近退休,他在很多场合多次宣扬财政局副局长史新如何如何人品好、有能力,是接替他的最合适人选。据说,他还跟温伟国、陈明远多次力荐史新。而在一次向区委汇报全年财政情况的汇报会上,他硬是以身体不好为由,经陈区长同意,由史新代替他汇报。史新汇报得非常好,得到了陈区长的好评。

宋局长的举动和其他退休的正职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些退休的正职,临退休之前,把该花的钱都花掉,没有把不该花的花掉的就算是好的了,至于谁能接替他们,那不是他们操心的事。也正因为如此,史新成为了所在副职们羡慕的人,更深为自己没有遇到像宋局长这样的好领导而遗憾。

所以,史新顺理成章地选报了财政局局长的职位。他没有像别的干部那样躲躲闪闪,而是大大方方地填报。更让他感觉到高兴的是,原来年前传说兴南办事处主任于华顺想要当财政局长的,可到年后这个传说却由于于华顺在第二天就选择了兴南办事处书记一职而不攻自己破。原来一路顺风的史新,他的名字在第三天的上午还是财政局长唯一的申报人。而这个坚持了两天半的唯一,却因一个人的到来,让他有了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孙松涛到区里来以后,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就是在区里的现任干部名单上也找不到名字的人。当他满脸笑意走近孙松涛的办公室时,孙松涛还以为是找他来办事的人呢。

“你好,孙部长。”他热情地打着招呼,热情地伸出手。

孙松涛从椅上站起来,礼节性地与他握手。“你是?”

“我是咱们区信用社的主任,我叫杨猛。”他泰然自若地介绍着自己,“我也兼任咱们区经贸局的副局长。”

“那我怎么没见过你呢?”孙松涛不自觉地笑出了声,他确实觉得有意思,自己是组织部长,对一个局的副局长别说见过,就是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这还不好笑吗。

“孙部长,情况是这样的。”杨猛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我原来在一家区属企业当厂长,后来,企业改制,我就被调到区经贸局帮忙。四年前,我被区委派到区信用社当主任,同时还任命我为经贸局副局长。”他怕孙松涛不相信似的,“这个组织部应该是有文的。”杨猛说的文指的是区委组织部下发的任命文。

孙松涛这才仔细地打量眼前这个杨猛。杨猛四十三四岁的样子,看上去却是十分老成持重。个子不是很高,有些发福的身体,坐在沙发里,都看到他的肚子往前鼓起很多。一件带竖条的黑色西装,显得十分有层次。

杨猛从小黑手包里拿出一盒“软中华”来,恭敬地给孙松涛递上一支。孙松涛示意不会,他就自己用黄色响铜的火机“啪”地一声点着了。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孙松涛突然觉得这样的时候他到组织部来,难道是要报经贸局长的位置吗?现在经贸局长一职报名的只有原局长高洪河一人。

“孙部长,是这样的。”杨猛缓缓道来,“这几年我一直在信用社工作,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信用社的工作越来越好。信用社办得再好,也不能直接为区里做贡献,所以我想回到区里来工作。这段时间,区里干部调整,我和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领导也很支持。”

孙松涛不能确定他所说的领导是哪个领导,人家没说,自己也不方便问,但要是说几年前就任命为经贸局副局长职务了,显然这位领导应该是温伟国。

“那你想报哪个职位?”孙松涛在等待着杨猛的回答验证自己的揣测。

“我报财政局长这个职务。”杨猛的声音很轻,但很从容。

听到财政局长这四个字,孙松涛的心猛地一沉,他原来以为这个史新有老局长的力荐,有陈区长的首肯,加之他本来就是副局长,这接局长的位置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而且是来者不善,看来史新碰上对手了。

如果真如杨猛所说是“领导”同意了的话,那么他太有可能成为新任财政局长了。如果是这样,小道消息怕是要失灵一次了。谁也不会想得到温伟国在这个时候能打出这样一张让全区都意想不到的牌来。就是他报经贸局长都会出乎大家的意料,更何况是这个炙手可热的财政局长呢?

突然出现这样的一个对手,史新会怎么想?

突然出现这样的一个人选,陈明远会怎么想?

孙松涛的脑袋突然出现了短暂的空白,他不知道温伟国手里还有多少他想不到的事,想不到的人。

哎,领导的心思最好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