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行刺
作者:茶西饼      更新:2019-07-22 21:41      字数:3060

“殿下,城外退兵了。”睢阳太守站在床前,连日里透支着身体,便是再精壮的人也承受不住,他这时候已经没了人形,缠绵病榻上的人更是瘦的脱了相。

“太守先回去吧,外面还有那么多事要处理,王爷这边有我。”沈无方端着一碗药,面色沉重。

“也好。”睢阳太守沉声说道,末了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有说。

师莲华的情况并不好,甚至说……如今还能活下来,已经是奇迹。

等屋子里没了人,沈无方将手上药碗搁在一旁,先取出银针来为他针灸,手上全是银针留下的痕迹,看着触目惊心,他轻拈银针,听着师莲华呼吸渐渐平稳,才起身过去拿药。

师莲华已经昏迷两天了,他有时候甚至疑心他就会以这样一种姿态永远沉睡下去。

别看这人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爱享受爱挥霍,可当初他在师莲华病榻前与阎王挣命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想,如果什么时候他的身体再次衰败下去,便是他师父亲自出手,也捞不回来。

那日城楼之上说的话无外乎就是宽心,锦堂虽然有很多所谓的灵丹妙药,但毕竟都只是药,效用再好,也不是仙丹,如果他侥幸能撑到那个时候,或许靠着这些灵丹妙药还能再熬上三五个月,但是现在一切都变成了未知。

他不该来,却又不得不来,当初在定州的时候沈无方隐隐约约就觉得有些不好,那时候他说不上是什么原因,只是看着他那样劳心费力,除了让他多吃些药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如今人在睢阳,再怎么说也是苦寒之地,战时又最是熬人,他在,军心可稳,他倒下,军心立刻就散。

道理谁都明白,所以师莲华一直在强撑,撑到后来,倒下实在是不得已。

好在城外敌方退兵了,那时候他们被围城也有数日,后方援军迟迟不来,像是特地挑着时候。

病榻上的人终于睁开了眼睛,看到沈无方,嗫嚅着唇,微弱的发不出声音。

“退兵了。”沈无方干巴巴的说。

“十三呢?”那只是一个口型,但是沈无方听懂了。

“战死了。”他这样答的时候就仿佛那只是一个不相干的人,但在最初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只觉得满眼都是凉的血,骆十三甚至没有留下一具全尸。

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和池万年那小丫头说出那句话,但都已经不重要了。

师莲华的眼里有痛,然后他闭上眼,没了呼吸。

他生前听到的最后一个消息,是骆十三的死。

他离去的如此猝不及防,可在那之前,一切都已成定数。

此时离去也好,不用再受折磨,不用拼尽全力与天挣命,沈无方目光呆滞的看着他,忽然想起当初在扬州,他请他去武陵春听柳如烟鼓瑟。

那时……此时……

沈无方抬手抹了下眼角,想,他为他掉了滴眼泪,很够意思了。

“他到底也还是死了啊……”师沅得到消息的时候是在三日之后,他在清点军士,准备拟战表,班师回朝。

十七郎有些沉默,在刚刚得知消息的时候他眼里全是震惊。

这位皇叔……他其实也还有些印象,虽然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了边关,可在那之前,他似乎很喜欢和小皇叔待在一起。

小皇叔没比他大几岁,都是最调皮捣蛋的时候,虽然外人面前规规矩矩,私下里比谁都皮,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皇叔就病了,再然后就没怎么出过门,听说一直在府上静养,就连家宴都不怎么去,那时候他总缠着父亲要去找小皇叔,父亲被他烦的要命,干脆把人送去了军营,再后来就去了边关。

如今骤然听到小皇叔没了,他一直秉着呼吸,等到终于秉不住的时候才深深吸了一口气。

“八哥……”十七郎张了张口,声音发紧。

师沅闭了眼睛,又缓缓睁开,目中神色平静,他看向十七郎,慢慢地道:“你……先出去。”

十七郎神色复杂,但没说什么,兀自起身离去。

师沅坐在桌案旁边,手背上的筋鼓起来,然后他忽然咧开嘴角,他想笑,却又觉得心里发苦,有一滴泪砸下来,他想,即便是他赶去及时,小皇叔也还是不能活命,毕竟他的身体,他早就是知道的。

前世两辈子,他都是这么死的,哪怕他上一世是立即派兵出发,也还是来不及。

这是他的宿命,师莲华的宿命。

韶安坐在太后身旁,太后表现得格外喜欢她,时不时命人将她觉得好的菜放到韶安近前。

但韶安什么都吃不下,却仍要道谢,眼睛盯着庭间歌舞,只等着什么时候有人破剑而出。

临安县主她们并不在这边,她们被安排到屏风后,隔着屏风只看见影影绰绰的身影,雁宴上的主角们都坐在身边,放眼望过去,每个人的眼里都带着期许。

韶安总是想不起当初她参加雁宴时候的场景,是不是也曾隔着屏风偷偷往郎君们的那一席看,是不是也曾属意过谁,她甚至想不起自己第一次见到师沅的时候。

那就像是一场梦。

庭间歌舞换了一茬,像是有感应一般,韶安注意到最末一名舞姬,虽然伸臂的动作与旁人无二,但袖间闪过一点光。

舞姬的阵型渐渐变了,最末那一名舞姬换到了最前,距离就在帝后所在的台阶之下,她与太后坐在左首,太后在内侧,她在外侧,她这时候端着酒盏,这是宫中御酒,酒色微红,带着一点果子的香。

舞姬跃上来的时候谁都没有反应过来,所以当那一点寒光亮起,目标直奔皇帝,韶安还没来的做出反应,太后就动了。

“皇儿小心!”太后几乎是扑出去的。

“母后——”帝后齐齐惊呼,皇后紧跟着站起身挡在最前。

韶安忽然明白了太后要让她做的事。

原来是这样,她想。

那名舞姬攻过来的速度极快,即便韶安有些伸手,此刻也来不及将人擒住,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扑出去,以自己的身躯挡住那泛着冷光的刃。

锋刃没进她的身体,起先有些微微的寒凉,疼痛是在最后,在血顺着创口流出来的时候,热的血淌了满身,迟来的护卫将舞姬拿下,还没等有所动作,就见那舞姬嘴角渗出浓黑的血,人已经死去多时。

周边乱哄哄的,有人惊呼,有人爆喝,韶安只觉得自己忽冷忽热,冷的时候像置身冰窟,热的时候又像是六月的天里身边放慢了炭盆。

恍惚中听见皇帝命人去传林奉御,听见太后说,“这孩子……千万不能出事。”

听见皇后在宽慰皇帝与太后,说林奉御是杏林圣手,伤不在要害,血出的也不多,不会有事的。

但韶安心中清楚,不会那么简单的。

太后既然有心让她做这件事,定然有她自己的道理,太后不会允许她活着,刺客只是个引子,即便皇帝亲自下令彻查,最后也一定会不了了之。

她已经不想再去想太后究竟想要做什么了,十二娘应该也只是一个幌子,太后也许真的是想夺权,十年之隔又能如何?她手下的人,不也还是在依着她的懿旨做事?

这时候忽然想起当初白马寺的那一段,想到那群人说,他们的主人想要见汝南王。

也许太后在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下手,目标之一就是师沅。

那时候她没有除掉师沅,于是她打算借着战乱,要了师沅的命。

那是最师出有名的理由,战场上刀剑无眼,战况惨烈之下谁送命都有可能,要怪……就只能怪师沅忽然开始露了锋芒。

至于她……她不过是被殃及到的那一个。

无论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谁,到最后大概都会落到她如今的这个下场。

林奉御气喘吁吁的赶来的时候,韶安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

伤其实不重,不在要害,血流的也不多,皇后的宽慰其实也是有凭有据,但是那把短剑上淬了毒。

解药难配,而唯一知情的人又已经自尽,皇帝紧皱着眉,沉声问:“若是配制解药,需要多久?”

林奉御躬身答道:“下官不知,但若是全力一试应该也有三分的把握。”

皇帝点了点头,说:“如此……你便尽力试。”

雁宴上的这场不幸中的大幸让在场众人感到心惊,同时又暗暗在心中佩服汝南王妃,说她胆识过人。

韶安又被带回了长乐宫,每日里汤药不断,没过几天又传来消息,说汝南王要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