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出师之名
作者:等待爱飞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72

郭贤齐笑嘻嘻地走了过来,随便扯出一张凳子坐下,问道:“叫来我有什么事情,难不成想到什么好主意了?”

蒋穿林做了一个鄙视他眼神:“你这个家伙太不称职了,一遇到困难问题就要我自己解决,还算的上什么智囊?”

郭贤齐嘿嘿笑道:“这不是在考验你吗?做老大的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能让弟兄们心服?不说这个了,说说你的奇思妙想吧!”

蒋穿林嘿了一声,不再和他废话,转身走到墙壁上挂着的海图前,郭贤齐也立刻跟了上去。

“这里,这里,你看怎么样?”蒋穿林指了指地图上两个标志着北苦夷和南苦夷的岛屿说道:“我已经派人跟水手们打听过了,那里不属于任何人的势力范围,只有一些毛人居住,但不会使用铁器,所以人数不会超过十万。”

“这里?”郭贤齐用手指眨了一下,惊叫道:“我的天,你也真会异想天开的,这里离咱们十万八千里的,出了事情怎么办?”

蒋穿林摇头道:“不会出事,蒙古人连战船都没有,更何况像样的水军?届时咱们只需派上一个中队的炮舰,保证没有人敢踏入大海一步。”

郭贤齐嘿嘿笑了两声,用手指了指杭州和广州。

蒋穿林笑道:“老盛的火炮舰队已经建成快半年了,是该立功的时候了。”

“这么自信?”

“就这么自信!不光是我,老盛更加自信。距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你看到了没有,将来咱们登陆至少要从山东登陆才行,苦夷离山东不比琉球远多少。你再看,这里也是蒙古人的地盘,届时如果咱们在这里放一路人马,绝对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苦夷气候可能会冷了一点,但非常适合养马放马,正是训练骑兵的好地方。咱们的人开始可能不大适应那里的气候,但不要紧,咱们的棉衣会准备的十分充足,绝对不会让士兵冻着。”

郭贤齐用手指在地图上来回磨梭了半天,最后说道:“说是这样说,恐怕到时候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蒋穿林呵呵笑道:“有困难就有困难呗!抗蒙大业更加困难,难不成咱们就该放弃不成?多花个几百万两,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

郭贤齐缓缓点头,表示同意,打掉海沙帮和陆家庄的海上势力,财政上可是要增加一大笔收入,做什么都够用了。

“移民呢?你有什么计划?”

“继续移民,琉球满了就接着往麻逸移。”

郭贤齐道:“这可不大容易。往琉球移民还容易说,毕竟这里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繁华的地方已经逐渐可以跟临安相比,但麻逸是什么地方?蛮荒之地,谁愿意到哪里去?”

“为什么不愿意过去?当年咱们来琉球的时候,这里不也是蛮荒之地?”

“时日不同了,有好的地方谁愿意到那不毛之地去?”

蒋穿林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他并不是认为那些百姓宁愿饿死也不愿到麻逸去,而是如果永远使用这种政府强制的动作,将来的领土扩张将会十分缓慢。是不是该将奴隶管制放宽一些?工商业的逐渐发达,使得农业生产的人力成本逐渐上升,在不愿提高粮食价格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的增加逐渐变得缓慢起来,甚至某些地方出现了土地抛荒的情况,粮食储备的增加越来越缓慢,根据财政处和农业处传来的报告,如果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两年后粮食储备将会出现负增长!

与此同时、由于刘正风允许使用奴隶种地的缘故,琼州的粮食成本变得十分之低,熟知经济学的蒋穿林当然知道,长此以往必然造成琼州的廉价粮食大量涌入琉球,甚至可能彻底击垮本地的农业,使得琉球在粮食上彻底依赖刘正风。在这个时代,粮食供应上的完全依赖等于栓了一个绳子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交给了别人,蒋穿林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允许发生这种事情的。

“那就允许女奴隶种地吧,”蒋穿林无奈地说道,“这样一来农民就变成了地主,种地也跟着成为一项体面的行当,还能赚到许多钱,届时肯定有很多人愿意到麻逸去。”

郭贤齐瞑目想了片刻,说道:“那敢情好,只是这样一来,奴隶会不会不够使用?”

蒋穿林笑道:“这你就放心好了,南海小岛小国多得去了,哪里不能抓到土人?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去捕捉奴隶拿来卖钱。走,今天约了老王谈出兵的事情,你个家伙最近老是偷懒,什么事情都往我身上推,我都不知该说你才好。” 蒋穿林面对面的时候一直都称呼王文统为王先生,背后却喜欢管他叫老王,就像管盛世才叫老盛,管郭贤齐叫小郭一般,所以王文统知道后也并不着恼。

郭贤齐嘿嘿笑了两声,“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你的工作,以前一直往我身上推,现下你终于清闲了,自然是该还给你的时候了。”

蒋穿林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自从岛上来了那一大堆数学家之后,蒋穿林的确轻松了许多,以前每七天经常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教导学生,前后还要花上一段时间备课,真是辛苦的要命,现在少了一项这么繁重的工作,时间一下子就空了出来,虽然早就没有人说什么闲话了,但郭贤齐仍是希望把主要的工作都交换给蒋穿林。

但蒋穿林自己显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认为解决难题是各处处长、顾问团等技术人员的职责,而大总管却是一个代表,代表自己或者一个团体,监督手下人的所作所为是否附和自己的利益,能力是否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当然,连蒋穿林自己也觉得这种理念有些混乱,即不符合任何主义,在他知道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无论如何,将所有难题或者大事全部交给他绝对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或许,每个部长都应该学会写计划书?

“借口我也懒得找了,帮会火并只为利益,哪里需要找什么借口?”蒋穿林手指轻轻在桌子上敲了两下,“真正令人为难的是如何善后的问题。岳海把海沙帮的老巢扎在内地,虽然不能象咱们一样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也多了一层保护伞,一旦战事不利,岳海就可以船队藏在海港中,届时咱们也拿他没有办法,毕竟咱们还要和大宋打交道,不可能将舰队开进大宋的港口攻击。炮舰的价格太高,一艘至少要六万多两,每年维护也要一万二三千两的,短期内价格很难降下来的,所以不可能建造的很多,两个中队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了,对于内地的广阔海岸线来说,想要长时间封锁根本不大可能,到时候咱们很可能要面对海沙帮永无休止的偷袭。”

王文统微微一笑,说道:“大总管过滤了,海沙帮再厉害也不过是个江湖帮派罢了,尤其是上次老巢被袭,除了元气大伤之外,内部也变得不太稳定,如果他们遭受一次重大的挫折,比如说主力舰队被人打残,很可能会爆发内乱。而且丐帮也一直在一旁虎视眈眈,届时肯定会趁势而起,抢占巨鲸帮的陆上地盘,岳海就是大罗神仙也难逃此劫。组建帮会本就只为钱财,到时候咱们只要再拿出一小部分利润分给丐帮,比如说分给丐帮一点香料销售权,大家自然能够相安无事。”

蒋穿林和郭贤齐互望了一眼,都觉得这个主意蛮不错的,再用此法对付陆家庄,内地很快就会成为丐帮一家独大的局面,洪七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不过借口倒是蛮重要的,古人说的好,师出有名,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借口,军队的士气就会更加高涨,反之士气可能会有些低落。更重要的是赵宋朝廷那边,咱们应该给他们一个交代才好。老夫分析了以前咱们发展的过程,觉得咱们以前之所以发展这么顺利,很大原因上是因为咱们所有的举动表面上都是为了钱财,没有什么政治上的野心,尤其是军事上面,如今琉球已经有了近百万百姓,却只有一万稍微多一点的军队,而且经常轮流到四面的小岛上掳掠人口充当奴隶,看上去也只是为了赚钱而已,从来没有同内地的帮派发生过任何大的军事行动。”

“当然了,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瞒着皇帝一个人而已。前任左丞相史嵩之肯定看出来了,但当时咱们已经有了一定气候,想要吞掉咱们肯定要大动干戈才行,而咱们完完全全是在他当政的时期发展起来的,一旦公开对付咱们,少不得有人拿这件事攻击他的政绩,他的地位本来就不太稳当,当然不愿为此冒险。现任的杜范当然也看出来了,但时间已经太晚了,咱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内地的经济状况形成巨大的影响,他根本不敢公开对付咱们。而且理学派不是他一个人的,下面很多人都吃咱们的拿咱们的,不敢也不愿意对付咱们。”

“所以这次的行动咱们一定得找到一个像样点的借口,事后也得给出一个不太嚣张的说法,尽量不惹人注意。一旦民间传的沸沸扬扬,理学派再厉害也不可能继续瞒住皇帝,届时皇帝立刻便会感觉到咱们的威胁,追加水军的军费,同时也会想方设法在经济上和咱们作对。增加水军军费,相应的陆军军费肯定就会减少,届时北方战线就会更加辛苦,蒙古人也会更加嚣张,对咱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而且经济上无缘无故的损失一堆,也委实太过冤枉。”

蒋穿林和郭贤齐二人连连点头。王文统才来了不到一年就对琉球有如此深厚的理解,能够在战略高度上提出如此中肯的建议,委实是个难得的好人才。若是在四年前蒋穿林当然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提出这么一番论断,但现在却已经不太可能了,每天他都有许多各方个面的问题要处理,注意力早就被分散的不能再分散,很多时候已经无法提出全局上的建议。

“怎么才能找出一个好一点的出兵借口?”一般情况下,一个应用题给出的条件越多,解答的难度也就越大。实践中也是如此,提出的要求越多,方案也就越难制定。所以蒋穿林感觉事情难度不小。

“大总管尽管放心,”王文统微微一笑,“这件事就包在老夫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