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天下无巧不成书。此事发生后没过几天,吉开他们正在上课,忽然,有几位身穿警察衣服的人出现在教室门口。吉开大惊失色,扭头看看坐在后头的吴日旦和刘庆华,刘庆华似乎很镇定,但是日旦也是脸色苍白,摇摇晃晃,似乎快支撑不住了。上课的老师一次次喊了学生出去协助警察办案,但没有喊吉开三人。同学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后来,事情弄清楚了,原来是邻近学校的学生打架闹事,打得很凶,伤了几个人,有师专的学生知情或参与,所以警察才来讯问的。吉开暗呼好险,与吴日旦面面相觑。刘庆华后来跟他们说:“当时我也是手脚冰凉的,以为这下完了。”
自此之后,这种营当也就划上了休止符。
贫困是一种危险,往往一步走错,就会造成终身遗憾。
多年后的2004年,中国发生了震憾性的云南大学在校学生马加爵残忍地杀害四位同学的事件。马加爵也是一个如吉开和吴日旦一样苦命的大学生,马加爵上大学的5000元学费,是他从家里到学校借了一路借来的;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经给马加爵一二块钱,让他替自己洗衣服,他为了那一二块钱也就洗了;马加爵在监狱中穿的囚服是他这一生中穿过的最好的衣服;马加爵因为没有鞋子穿,在助学贷款没发的几天里光着脚,只好逃课;寒冷的冬天为了节省洗热水澡的几块钱,他坚持洗冷水澡,冷的直打哆嗦,还微笑着对同学说我们年轻人需要锻炼身体;为读大学马加爵已经负债1万元,生活费全靠打零工来补贴;马加爵的母亲曾给人做过熨衣服的活,其母亲丢了100元钱(熨200件衣服的钱),马加爵把自己的100元丢在过道里让母亲捡到!马加爵的这些往事曾让在场看押他的警察都落泪。
但马加爵这样一个贫困的也是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毁灭的关键原因是他不能正确地对待贫困这个社会问题,也没有正确面对贫困现象的心态:说是为了搞好同学关系,其实还是爱慕虚荣在作祟,于是他也跟着其他同学一起玩电脑游戏,还买了台旧电脑;在其他同学的怂恿下,他向暗恋的女孩子写情书;与其他同学一道打牌赌博、抽烟……但最后的结果呢,同学们还是歧视他,甚至侮辱他,矛盾冲突激烈时竟然恶语伤人,蹂躏他的人格,还揭露了他以前的许多伤疤,一个同学甚至在马加爵的被子上撒尿,于是他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这样,在情绪极度冲动之下,他竟然连杀四位同窗学友,走上了这条害人害己的不归路。
这是贫困学生在奋斗过程中走上歧路的血淋淋的教训,吉开为此还惋惜了好几天。)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也在这时候,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出版了,在大学校园里产生很大的震荡,吉开所在的文学社还主办了《白鹿原》研讨会,还出一期《白鹿原》研讨专刊。在《白鹿原》热的带动了,大学校园悄然兴起了一股小说热,另一本奋斗励志小说——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也再一次大受大学生的热捧。学校图书馆的这套书吉开守着借了半个多月,都是失望而归,自己买就确实舍不得那二三十块钱,幸好班上有个同学买了一套盗版的,价格便宜得很,但文字很小很小的,该是现在的电脑五号或六号字了。
吉开早就向书主人打好了招呼,几天后,书终于到手了,吉开如饥似渴地钻进书海中。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它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物为代表详细地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吉开被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那种平凡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尤其是在看第一部第一二章时,看到孙少平艰难的求学之路,他感同身受,不禁热泪盈腔,以至潸然泪下。他在日记中写道:
“……《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路遥先生在教会我们要具有忘我精神,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小家子气,小家子气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碌碌无为,看风使舵,均是无用的表现。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
文章告诉我们每个人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体现生命价值的漂亮事业。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然后他又感慨万端地写道:“人啊,就是需要孙少平这类平凡人物的那种奋斗精神。我要以孙少平为榜样,以孙少平为路标,踏平坎坷,奋勇向前,不惮任何困难和险阻,实现人生的精彩和辉煌。”
从这开始后,学校的田径场上,每天清晨就多了一个默默跑步的年轻人,并且吉开的这种跑步习惯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当然期间也不免被多次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