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32

-白长老舍身换君位,欧阳克三打杨家将-

一灯大师南海**时,白云长老与一灯大师已成水火不容之式。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年一灯大师在第三次出山时,白云长老是功不可没。宋太祖布的局是让世子华山长老接位,花大帅为顾命大臣,花大帅当时为白虎堂主薄,握有兵权。白云长老在太祖时期便为朝廷中枢七臣之一,掌管大宋钱饷。对这个非正式的世子接权很是不服气,只是当时朝廷有四大金刚乱政。先是与顾命大臣花大帅一道,铲除了四大金刚。等四大金刚一失势,也就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花大帅是手握兵权,平日里也没怎么把自己放眼里,白云长老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这时,一灯大师看到朝中大患已被清除,于是产生了下山摘桃的想法。白云长老在华山长老与花大帅手里也很压抑,这便与一灯大师是一拍既合,加上鲁大班是白云长老的学生,穿的是一条裤子,那一头的裘千丈也来入伙。一灯大师在朝廷内多年经营,暗桩林立,军中人脉远比花大帅广的多。花大帅先前风流倜傥,据说有不少艳事,一灯大师专门搞了一个辟谣处,说是为花大帅辟谣澄清,风流之事哪能澄清?只会越?越黑,这也一个损招,花帅之名,便是出自这里,最后是让搞的身败名裂。随后便是发动对大理国的自卫反击战,一来拉拢花旗国的外援,二来直接架空花大帅,三来借调兵遣将之机迅速卡占军中要位。

等玩走花大帅,推倒华山长老后,一灯大师回过头来就涮了一把白云长老和鲁大班。这两人都是朝中大佬,都反对一灯大师的变法,不买他的帐。一灯大师一心要搞变法,只有用技术手段骗退了白云长老和鲁大班,悄悄地换上了嫡系国光先生和王重阳。等到白云长老和鲁大班发觉上当后,一切都迟了。一灯大师已经完全控制了军队,也只有打掉牙往肚里咽了。以后只有拼命地绊国光先生的腿,直至成功地离间了一灯大师与国光先生的关系,才出了一口恶气。等王重阳从相位归正后,白云长老与鲁大班一合计,将柯镇恶补了上来,这也就在改良派的天下里打下了几根实桩。南门事变时,面对共同的敌人-王重阳,他们又走到一起去了。待到王重阳失势后,白云长老再出计谋,又将欧阳克送了进来。到这时,白云长老完全是回过头来重新取得了朝廷中控制权。绕了一大圈,朝廷的实权又回到了白云长老的手里。只是一灯大师死死把住军权,要不然连他一起都让送回老家去了。正是白云长老与一灯大师之间有了这么一层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才使得即将到来的第十四次华山论剑充满了不可测的变数。

眼下,一灯大师南海**的矛头明显是对着自己的。南海**威力巨大,让保守势力一下子失去了锐气。欧阳克与柯镇恶都瘫了,白云长老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再抗争下去,将一灯大师逼急了,很有可能用军队把保守势力全部消灭。要是那样,那就亏大了。白云长老也在为自己后路作打算,正想到这里,欧阳克与覃宏书生来了。这些天,覃宏书生好像也看出了白云长老的心思。于是覃宏书生就挑明了说:白长老,你看现在杨家将势力甚大,有一灯大师看着不敢怎么样。一灯大师年纪这么大了,一旦哪天归了西,杨家将本来就看不惯我们,到那时如果拉王重阳重出江湖,我们这些人的脑袋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放呀。白云长老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也在担心这事。覃宏书生便问道:白长老,那以您之高见该如何是好?白云长老喝了口茶,并没有急于回答,倒在躺那里闭起目养起神来了。欧阳克刚想说话,覃宏书生赶紧向他使了个眼色,欧阳克只好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还是覃宏书生打破了僵局,说道:我和欧阳兄之所以有今天,全耐白长老之赏识与栽培。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忘记白长老对我们的知遇之恩。这时,白云长老睁开双眼,瞄了一眼欧阳克,对欧阳克说:这次华山论剑,一灯大师一定会换下你,你看如何是好?欧阳克脸色大变,朝覃宏书生看了看,看覃宏书生没什么反应,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欧阳克虽然在一灯大师那里说了软话,但只是权宜之计。我心里只有白长老,并无其它之人。我欧阳克以后能否在江湖行走,全靠白长老指路。欧阳克的话一说完白云长老不由地大笑起来,覃宏书生也跟着哄然大笑。只有欧阳克呆坐在那里。笑过后,覃宏书生对欧阳克说道: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能紧紧地跟在白长老的后面,那我们将是必死无疑。说完赶紧拉起欧阳克,对白云长老说:白长老,你以后便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请受我们一拜。白云长老赶紧拉起他们,连连说道:不可不可,快快坐下。要将你们换下,老夫也不同意。老夫老了,江湖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也累了。看来,我只能以我的退出,才能换取你们的大位不变。白云长老还没说完,他俩又要行大礼了。

白云长老也有所虑,如果欧阳克与柯镇恶都让换掉,打击最大还是他。也正是在这般情况下,白云长老向一灯大师妥协了,对一灯大师的变法不再提出任何异议了。白云长老的易帜,也是整个保守势力的投降,虽然还有零星的抵抗,但那也是秋后的蚂蚱。从此,再也没有人提出反对一灯大师的变法,一灯大师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站在一灯大师的角度,他不希望朝廷中完全是哪一派人马执掌,这样对大宋江山不利。让全真派执掌天下,怕的是为南门事变翻案。让江南七怪执掌天下,最怕的还是他们用那一套僵化的套路将大宋玩死。只有保持双方的平衡,才是最安全的。一灯大师最终还是没有将欧阳克与柯镇恶换下,原因就在这里。当然,保守势力的集体招安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一灯大师有两个底线不能碰,一个是反对变法,还有一个就是为南门事变翻案。

不久,白云长老便在淞江府出现,公开露面,作了对一灯大师变法赞赏的言论。至此,欧阳克安全了,柯镇恶也安全了,但是覃宏书生并没有轻松,他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小步的胜利,更大的威胁接踵而至。那就是目中无人的杨家将,杨六郎经常挖苦欧阳克,说欧阳克连火器都不敢碰,碰了火器腿都发软。现在的大位是保下来了,如果一灯大师归西后,手握重兵的杨家将该如何以对,一旦让杨家将架空,说不定哪天就让掀翻锅。覃宏书生跟欧阳克一提起这些,欧阳克就浑身体哆嗦。眼看华山论剑还有不到半年时间,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不知不觉中,一张更大的网在覃宏书生的手中撒开了。

杨家将在南门事变后,军中的权力是得到极快地膨胀,对这一点,有许多老军头开始说话了。这样的声音也通过各种渠道传进了一灯大师的耳朵里,也引起了一灯大师的警惕。一灯大师不由地想起了宋太祖当年在清除猫金刀势力后,令三虎在军中的权力也是迅速膨胀,到最后是直接威胁到宋太祖的安全。宋太祖先下手为强,将羽翼已丰的令三虎逼得狗急跳墙,最终摔死在蒙古大漠。而今天的情景和当年有那么几分相似。这一切都没有逃得过覃宏书生的眼睛,覃宏书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派人在临安城里散布谣言,说杨家将有意要让一灯大师退出江湖,想要拉王重阳重回朝廷,还要为南门事变翻案,这一招正好击中了一灯大师的软肋。保守势力已经投降,杨家将的使命已经完成,可杨六郎一介武夫,哪知道功成身退的明哲保身之道,功高震主还全然不知。当杨六郎在盘算如何在十四次华山论剑上更进一步时,一灯大师已经开始考虑杨家将的去留了。覃宏书生放出的第一招已经起到了效果,已经开始动摇一灯大师的思想了。

接着便是第二招出手,一灯大师是大宋军第二野战兵出生,杨家将,三清道长都是他的老部下。白虎堂基本上都是二野出生的军头。自从一灯大师掌控兵权后,一野系,三野系,四野系的自然会受到排挤,会引起这此人的不满。杨六郎为白虎堂主薄,在军中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杨家将平日里又高调进出,不爱检点。受排挤的众将自然不满,只有将不满的情绪转嫁到杨家将的帐上。其中的耳贫长老是欧阳克养父早年的上司,有了这么一层关系,顺利地联手了对杨家将不满的众将,暗中支持发动“倒杨”行动。而这一力量在“倒杨”的行动中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覃宏书生及时抓住这次机会,成功地利用军中的派系矛盾。这也是正是覃宏书生看到欧阳克在军毫无背景,可利用这些不满的情绪来孤立杨家将,从而离间杨家将与一灯大师的关系。

第三招出手可是至命的,在华山论前,掌握军队人事调配权的杨七郎开出了军中百名将领名单,最后交由名义上的兵部尚书欧阳克审核。这百人大名单中列举的基本都是杨家将的亲信,覃宏书生感到这绝对是个好机会,于是让欧阳克扣留了下来。尔后,采取多方位进攻方式,一来到处收集杨家将的黑材料,这也是覃宏书生最得意的手法,屡试不爽。二来一灯大师晚年很少出门,平日里对外界的了解也多经过子女之口。首先,覃宏书生经人引见,结识了一灯大师大衙内――铁拐李,并在铁拐李面前反复强调欧阳克是有能力的,忠心于一灯大师的,只是让杨家将架空,无法施展。说杨家将的野心太大,要在军队里彻底调换一灯大师的人马,顺便亮出百人名单,这就是证据。还有和王重阳暗中有往来,要是这样的话,局事就会失控,一灯大师必然会遭到清算。并拿出之前收集来黑材料,铁拐李一并拿走交给了一灯大师。

覃宏书生感觉火候还是不够,紧接着又暗中鼓动扩散百人名单事件的影响,加大了散布谣言的力度。又找来军内外对杨家将不满的人频频向一灯大师告状,说杨家将在军中势力太大,有篡权的野心,与全真派是说不清道不明。多方面渠道传来的消息陆续进了一灯大师的耳朵里,加之本来就在内心的隐忧,终于承受不住了,一灯大师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在一连串欧阳客表示效忠下,再加上白云长老和裘千丈暗中发力相助,一灯大师下定决心要换掉杨家将了。于是一灯大师自己列举了一个白虎堂成员的名单,以书信的方式传于欧阳克,这时的杨六郎还全然不知。欧阳克看到名单后,想到了当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往事,现在变成了片纸释兵权,兴奋得是一夜都没睡好觉。只是覃宏书生倒是很冷静,覃宏书生想的是一灯大师在华山论剑上终究是会如何布局?对于欧阳克来讲,他的大位最大的一个威胁已经解除,只是他还不知道一灯大师已经布了一个更大的局,那就是华山论剑的席位。欧阳克虽然是多次表示赞成变法,但是一灯大师根本还是不放心,于是,在欧阳克的周围布了许多的明桩暗枪,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一灯大师隔代钦点的小寿王。要知一灯大师这个局是如何布的,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