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皇帝来我家吃饭啦
作者:楽戈      更新:2019-08-04 18:40      字数:2306

御书房。

“你怎么看?”宣宗将手中的一封奏折放在桌上,问道。

宋子渊上前,从桌上拿起奏折,只见奏折落款处赫赫然写着胡定虏三个字。看完,将奏折放回原位,回道,“儿臣以为,太尉此言实诚。”

“他本来啊,就是个实诚性子,不喜欢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招数,你说说,朕....是否要准奏?”宣宗拿起桌上的奏折,神色晦暗不明,左手不住地摩挲着奏折的边沿。

宋子渊一时拿捏不准宣宗的心思,并不敢妄言此事。

“你随便说说”,宣宗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左右思量一番,宋子渊才继续回道,“儿臣以为,去年辽使来晋,却有傲恭之态,若是胡太尉能去镇守北疆,定然能够威慑辽国,灭了他们不安之心。”

“你只想了这一条么?”宣宗抬头看向宋子渊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既然牧歌和永平姑姑在长安,便不必....”宋子渊口中未说之话,便是宣宗心中的疑虑。

“真的……不用吗?”宣宗将手中的奏折再一次放在桌面上,转着大拇指上的扳指,喃喃道。

自古以来,国家动荡之时,兵权威望都集中在领军将领身上。英宗时代,国家边界动乱四起,胡定虏连番征战,平定战乱,在军中拥有无上的威望。及至宣宗初期,国家逐渐安定,虽将兵符收归宣宗手中已逾十五年,可军中若是提及西风大将军,胡定虏的余威仍在。

许多普通百姓愿意投身军队,莫不是都敬仰西风大将军的风姿。英宗时代,英宗需要仪仗胡定虏的军事才能和号召力,平定四海战乱,可是到了宣宗太平时代,胡定虏在军队中的号召力,变成了一种莫大的威胁。

用人,时也,势也。

是以宣宗即位,皇权地位渐稳,第一件事情便是消除胡定虏在军中的威望。如今局势,朝局刚刚进行了一番清洗,一番反腐行动大刀阔斧的便除去了几百名大大小小的官吏,长安中央朝纲正值恢复之际,地方用人还处于困难之中,这样的现状,确实会让外敌蠢蠢欲动。

北有大辽一直对晋虎视眈眈,东有倭寇时时挑衅。倭寇自有沐家军加上重镇海兵压阵,可是北部却缺少能够镇住大辽的将领,若是依了胡定虏的奏折,将胡定虏派遣自北部驻守,定然能够威慑大辽,已解北境之急。

可是,这也有一个大患。

若是胡定虏有了不臣之心,和大辽勾结,那便是大晋的末日,这是宣宗最大的疑虑。

宋子渊当然知道宣宗心中纠结的原因是什么。可是在他看来,他所认识的胡定虏,大晋的西风大将军,定然不会背君叛国。

这封密旨,是直接送达父皇,想必胡牧歌和永平姑姑都不知晓,宋子渊并未下断言,也是想若是牧歌和永平姑姑不愿意,也总还有回旋的余地。

军中并非没有不可替代胡定虏去北疆镇守之人,这几****和东宫谋士多番商量,也已经决议出了不少人选,虽都有些问题,可也并非不可用。

“父皇,此事尚不着急,胡太尉毕竟是永平姑姑的夫君,若是胡太尉去驻守北疆,总该是要听听永平姑姑的意见。”宋子渊道,“这件事情,是国事,却也是家事。”

这最后一句话说到了宣宗心坎上,宣宗凝眉,久久才道了句,“传口谕去太尉府,明晚朕去太尉府用家宴,注意,别惊动太多人。”

“是,儿臣这就去安排。”宋子渊拱手后退,开始着手安排这一次在太尉府的家宴。

是夜,一马车停在太尉府门前。

一经通报,胡定虏和永平便立刻率府中上下人等出门相迎。

“臣胡定虏恭迎陛下”,胡定虏跪地叩首请安道。

“起来吧,今日是家宴,不必如此大礼。”宣宗下了车,回首看了看太尉府门前的柱石,方才回首道。

“定虏,是昨日回长安的吗?”宣宗和胡定虏两人行在前边,永平、胡牧歌、宋子渊跟在其后,其余一干人等纷纷空了些距离。

“回陛下,臣昨晚回的府中。”胡定虏恭敬道,昨晚回府之后,便得知宣宗今晚要来府中用家宴,胡定虏还大吃一惊,他原本以为不出三日,陛下定会召他入宫,可没想,不出三日,竟是陛下出宫来了太尉府。

“朕倒是许久不曾来你府上了,上次来,还是你们大婚?”宣宗回忆道,上次来这里,还都年轻,这次来,都已经鬓发花白。

“皇兄政务繁忙,前朝后宫诸多事情,都要皇兄决断,自然没时间来妹妹这里吃饭了。”永平回道。

“你看看,这是在怪我,不来看看她了。”宣宗指着永平笑道。

身后众人纷纷随着笑了起来。

“陛下,到了。”

胡定虏指引宣宗入了上席,等宣宗落座,其他人才慢慢落座。

菜这才慢慢入席,因是分桌而食,每人桌上的菜品皆是有所不同。

“朕记得你家的这个春笋汤是不错的”,宣宗看了看桌上的菜肴,竟然真的就有春笋汤,惊讶道,“哦?竟然还真的就有这道菜。”

“现在也正值春笋茂盛的季节,此前定虏在山中清修,每日还会去山中采写春笋送到府中,这笋,就是他遣人送回来的。”永平道。

胡牧歌此前并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这些食物都是统一采购回来,没想到这春笋竟然是父亲一铲一铲亲自挖掘的。

“永平爱吃春笋,定虏也是费心了,看到你们夫妻这么多年,还这般恩爱,朕心甚慰啊!”

胡牧歌这才知道这些日子家中每天都有笋吃的原因,他以为是厨房这几日采购了春笋过多导致,没想竟然还有这层原因,看来,他对父亲母亲的了解还是知之甚少。

此时,穿着便衣的福总管轻轻招手,将试菜太监唤了过来,等到试菜太监将桌上的每一道菜都尝了一遍,确认无碍,宣宗才开口道,“大家,用膳吧。”

众人纷纷动筷而食。

“朕记得当年和定虏山中狩猎,一时迷路,还是靠着这竹笋的朝向辨别的方向。”宣宗夹起碗中的竹笋,回忆道。

“陛下好记性”,胡定虏回道。

“哦?这竹笋为何还能辨别方向?”宋子渊问道。

“回太子,这竹笋喜阴凉,所以都是顺着背光之地所长,只要反着推算,便可大概得知东西方向。”胡定虏回道。